奇闻趣事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奇闻趣事

9月大男婴臀部肿瘤大如足球 母亲出走不管

举报/反馈
2014-06-30 10:35:49

  据《泉州晚报》报道,一出生就带着怪病,9个月大的男婴臀部长出足球般大的肿瘤。母亲在他出生后出走。为了给孩子治病,男婴的爷爷奶奶已花光所有积蓄。日前,他们致电本社24小时热线96339求助,通过多方联系,前天,男婴被送入泉州市儿童医院进行观察救治,医生初步诊断为骶尾部先天性巨大畸胎瘤,目前仍需进行全面检查后方可做手术。尽管如此,男婴的医疗费和生活费,依然让其爷爷奶奶一筹莫展。

  出生带出肿瘤 每天越长越大

  在石狮市打工的尤银和袁大平夫妇没想到,刚当上爷爷奶奶的他们,还来不及感受孙子来到世上的喜悦,就陷入了无尽的悲伤和无奈中。

  两年前,尤银夫妇带着儿子从老家贵州晴隆县来到石狮打工。不久,他们的儿子和在晋江打工的女孩林小姐相识相恋。去年9月份,林小姐在晋江安海医院产下一个男婴。见到孙子出生,一家人喜笑颜开,但是还没开心几分钟,爷爷袁大平就发现孙子的臀部上有一个拳头大小的肿块。

  “医生说是从胎中带出来的肿瘤。肿瘤生长的位置会影响婴儿排便。”袁爷爷说,出生三天后,男婴就被转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手术。“手术后,婴儿虽能排便,但情况还是不见好转,肿瘤随着孩子长大也变得越来越大。”袁爷爷红着眼眶说,婴儿现在九个月大,臀部上的肿瘤已经有一个小足球那么大了。

  母亲丢下不管 爷爷奶奶不弃

  “他母亲在得知孩子患了这种怪病后,就抛下他不管了。”尤奶奶眼里噙着泪水告诉记者,婴儿出生三天做完手术后,还未吃到一口母乳,他妈妈就出走不见了。他们决定担负起抚养孩子的责任。夫妇俩辗转各医院,均被告知婴儿的肿瘤太大,医院能力有限,无法为其手术,建议他们到大医院进行手术。“肿瘤一天天变大,医生说如果继续恶化下去,如果擦伤、擦破,就会有生命危险。”袁爷爷说。

  尤奶奶为了照看孩子,辞去了工作。袁爷爷和儿子在石狮一家建筑工地打工,每月收入加起来不足5000元。“孩子每个月的医疗费和奶粉钱、尿布加起来近4000元。现在只能靠他爸爸一人打工的收入勉强度日。”尤奶奶说,九个月的治疗花费,已经让他们入不敷出了。因为花销巨大,他们已经没钱给孙儿买奶粉,“只能喝2元一盒的旺仔牛奶、用30元钱一包的劣质纸尿裤将就应付。”

  医院同意接收 费用成了难题

  尤银夫妇俩到处奔波为孙儿筹措手术费。“能借的就借,先为孩子做手术最重要。”袁爷爷说,为了多凑点手术费,他甚至想到了卖肾。不过身边的亲戚朋友极力劝阻,他才放弃了这个想法。“孙儿的治疗费已经用完了我们身上的积蓄。”袁爷爷说,他找工地上的雇主借了几千块钱,维持着给孩子看病的费用。

  经过多方联系,前天,泉州市儿童医院表示愿意尝试为男婴检查救治。前天中午,经泉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儿外科主任王祖耀博士诊断后,确诊男婴患有骶尾部先天性巨大畸胎瘤。王博士表示将尽力医治。目前,男婴住在泉州市儿童医院儿外科17病区29病床,做进一步观察。

  医院愿意为其孙子提供救治,让尤银夫妇俩稍微松了口气,但面对医疗费和孩子的生活费,他们感到压力非常大。

  他叫定康,妈妈为他取这名儿,他才刚出生3天,因屁股上长了个拳头大的肉瘤,医生就在他的腰部做了个造瘘口排便。妈妈希望他“一定要健康”,但还是离开了,留下襁褓中的他和在泉打工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如今,8个月过去了,定康屁股上的肉瘤越长越大,将近足球的大小,躺在病床上,就像是背了个重重的壳。为了给定康治病,定康的爸爸和爷爷每天在工地上做最苦最累的活,只盼着能攒到足够的钱,给定康做手术,帮他脱掉重重的壳,让他健健康康成长。

  带着“小尾巴”出生 取名“定康”盼健康

  “没有一家医院愿意收治他……”27日下午,定康的爷爷袁大平和奶奶,抱着定康从石狮辗转到了南安、泉州市区的几家医院,最终出现在本社96339热线中心。

  “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袁大平才刚开口,眼泪就哗啦掉了下来。今年才47岁的袁大平,去年刚当上爷爷,“他妈妈8个月产检B超时,医生发现胎儿有个小尾巴,但那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定康出生的第3天,在福医大附属二院接受造瘘手术。

  奶奶说,就在孙子接受手术那天,他妈妈取名“定康”,希望他“一定要健康”。

  孩子做完造瘘手术后 母亲离家出走

  定康手术后约一个礼拜,妈妈就离开了他。

  “是我们对不起她,我们不怪她。”说起连老家都不知道在哪儿的媳妇,袁大平夫妇没有一丝责备,反而充满歉疚,“她和我儿子在一起那么久,还给我们生了孙子,作为公公婆婆,我们却从未给她买过一份礼物……”

  袁大平说,家里穷,为了生计,他和妻子三年前从贵州来泉州,在泉港一家工厂打工。不久后,儿子袁闯也从老家来到晋江安海打工,“虽然一家三口都在打工,但日子也还过得去”。

  直到去年8月,袁大平夫妇突然接到儿子电话,希望他们辞职来安海,“我处了个女朋友,马上就要生孩子了,我希望你们过来帮忙带小孩”。袁大平虽然很生气,但念及血肉亲情,他们辞职来到了安海。

  一个月后,孙子出生了。

  袁大平记得那天他在晋江深沪上班,儿子抱着刚出院的孙子出现,边流泪边说,他和孩子母亲分手了,希望老两口帮忙照顾,他要去广东打工赚钱给孩子治病。

  为给孩子治病 父子到工地干重活

  “孩子身体很健康,就是长了个肉瘤。”袁大平抱着定康,眼神温柔而慈爱。儿子离开后,定康一直跟着爷爷奶奶。

  为了照顾定康,奶奶再次辞工专职带孩子。“他在长大,屁股上的瘤子也在长……”

  “奶粉一罐要200多元,纸尿布一包要100多元,一次性造瘘袋一个就要40元”,奶奶掐着手指头算,定康一个人每天的花费就要过百,凭袁大平一个人一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根本没法过,更别提治病了。为此,袁大平辞去工作,叫回在广东打工的儿子,两人到最苦最累的建筑工地上打工,每天早上5点起床,一干就是10小时,只为了攒钱给孙子治病,“我跟老板说,不要押我们工资,我们实在是太需要钱了”。

  上月起,奶奶就买不起奶粉了,只能给定康买2元钱一盒的旺仔牛奶,纸尿布也只能买最便宜的。“他很能吃,也不挑食……”看着爱笑的定康,奶奶泪眼婆娑。

  早报记者牵线

  儿童医院王祖耀问诊

  定康真的很喜欢笑,见到谁都会咧开嘴“咯咯”地笑,露出两颗小牙齿。“他很乖,喜欢我抱他上街逛。”袁大平说,每天在工地干完重活回租房,只要看到定康的笑,就觉得值得。

  “医生说再不治,就要危及生命了!”袁大平说,一个月前,定康屁股上的肉瘤就已经长到了足球般大小,他们带着他四处求医,却没有一家医院能够收治。

  27日晚,早报记者将定康的病情反馈给泉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儿外科主任王祖耀博士。28日,经王祖耀、张光磊医生初步诊断,定康确诊为骶尾部先天性巨大畸胎瘤,且病情比较复杂。

  王祖耀表示,将竭尽全力帮助定康。当天,定康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入住儿童医院儿外科第29床。接下来,他将接受相关检查,并择日接受手术。

  微信求助

  一天募集2200元

  “我捐1000元”,“500元,希望一切变好”,“捐500元”……28日晚,早报记者将定康的病情通过微信发出求助信息,就有不少爱心人士留言表达捐款、捐物的意愿。曾接受早报和社会各界帮助的安溪小阳鑫父母,也捐出200元爱心款,祝愿定康早日康复。

  昨日上午,爱心公益协会办公室主任王婷凤和义工,及早报记者来到儿童医院儿外科,给定康送来一批奶粉、纸尿布及婴幼儿用品。截至昨日截稿时,袁大平共收到爱心款2200元。

  据医院介绍,定康需要的治疗费用约3万元。

  如果您想要帮助这个贫困的家庭,请拨打我们的24小时热线96339。

  户名:袁大平

  账号:6228 4806

  8298 7014 615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福建省泉州市金穗分理处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