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慢性病管理大会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第五届慢性病管理大会

顶层设计加政策保障 实现分级诊疗可期

举报/反馈
2014-06-27 18:44:5039健康网

  整合医疗 顶层设计加制度保障推动诊疗分级

  疾病进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对疾病的管理也应当是持续的,从诊断结果到治疗方案再到维持治疗和康复,应该全程实施监控,并及时给予患者帮助,这个过程靠某一家医疗机构是无法完成的。

  因此,闫勇副院长认为,慢病分级诊疗比较理想的模式是,维护和管理在社区中心,当疾病变化时,可进入就近区域的二级医院治疗,疾病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需要更高的医疗技术来解决时,则进入三级医院,出院后康复仍旧回到社区中心。

  然而现状是,患者任意选择医院就医,基本处于盲目、无序的状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等医疗机构间没有紧密联系,相对无序,各自为政。

  闫勇认为,目前各家医院正在实践的医疗联盟(医联体)这种整合型医疗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无序就医问题。

  整合医疗包括横向整合,即三级医院互相弥补医疗水平和专科力量上的强弱不均;纵向整合,即将三级、二级、社区整合在一个体系,对患者,特别是慢病患者进行连续的关联,形成分级诊疗。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曾做过医联体尝试,但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医疗整合体系过于松散,没有经过卫生行政机构的顶层设计,在隶属关系上没有紧密的结合,而是靠医院机构自发结合,一旦利益和服务有冲突时,就会影响医疗体系的健康发展。

  因此,整合医疗这种有效模式也需要合理的顶层设计。通过对区域中的医疗资源进行科学分析、科学配置、科学规划,设计相对完善的服务体系。

  有了顶层设计,还需要有制度保障,这其中包括体系内部的行政管理机制、转诊体系的标准……等一系列内容,只有把一整套的制度完善后,才能有更理想的发展。

  闫勇说,目前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分别成立了医疗联盟和医疗联合体,希望通过探索整合型医疗,为促进分级诊疗的形成提供更有益的经验。

  社区服务 以人才队伍建设带动诊疗水平提升

  张向东副主任首先介绍了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目前北京市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592个,医务工作者3.2万人,全科医生近6000人,专科医生1.1万多人。

  去年的统计数字显示,社区卫生机构完成基本医疗任务已达5200多万人次,2012年为4500多万,2011年是3900多万。这说明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医保、药品政策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325个中心的高级职称仅6%,中级职称仅27%,本科学历人数不到一半,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全科医生占比超过50%,加之医保政策的支持,这些国家都实现了首诊在社区。

  张向东认为,受限于人才队伍等局限,目前我国实现首诊在社区的条件还不成熟,社区医疗服务主要还是以常住人口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主,但为了实现分级诊疗,社区中心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

  他介绍,平谷区共有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7个建立了放射诊疗中心,7个建立了检验中心,通过信息化、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这也是分级诊疗的有益尝试。

  此外,慢病防治工作也是社区医疗机构有别于大医院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医院专科医生诊疗任务重,与患者也不熟悉。而社区医生对辖区内的患者很熟悉,诊疗对象固定,在慢病防治这方面,社区医疗机构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技术支持 助力分级诊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作为医疗技术服务提供商,卢朝霞董事长认为,虽然国家将“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作为医改的工作重心,而北上广的经济较发达地区在这几年确实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在边远地区,形势不容乐观。

  她介绍,在海南省的2000多个村中,不少村医是70多岁的老人家,很多村医不是医学科班出身,甚至高中都没毕业。在这样的条件下,基层医疗机构如何承担“把好第一关”的大任?

  通过科技手段,或能在暂时无法彻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缓解严峻形势。卢朝霞介绍,海南省在东软熙康的技术支持下,实施了“健康海南计划”,使落后的村子也实施慢病管理成为可能。

  具体做法是,在村中建立健康小屋,利用多功能一体机,定期搜集村民的血压血糖、心电、血液指标等十几项健康数据,再通过乡镇或县级卫生院进行统一处理,帮助村医对村民实施健康管理。

  如果说健康小屋的建立使分级诊疗在偏远地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那么远程医疗中心则进一步优化了分级诊疗体系。

  通过在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实现了顶级专家资源向甘肃、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的辐射,大大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她认为,在政策扶持的前提下,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医疗……等先进科技手段完全可以帮助偏远地区实现分级诊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2/2下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