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食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黑食品

专家称塑料桶装食用油或为塑化剂最大摄入源

举报/反馈
2013-03-15 07:55:10人民网

  在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转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中,虽明确规定“仅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但标准在现实中几乎变成了“一纸空文”。

  “不能接触油脂食品,但企业却不说明。很多超市也在滥用。”董金狮说。

  “虽然禁止使用,但是在塑料产品的检测中,并没有关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对于厂家是否添加过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无法知晓的。”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秘书长马占峰表示。

  “有规定没监管。”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就我所了解的,塑料制品厂家很多使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做原料,因为使用食品级的塑料原料,成本是废旧塑料的差不多8倍。先从回收的塑料瓶中挑出好的,剩余的瓶粉碎熔化重新按模型注塑,生产过程中加入抗老化、增塑剂、着色剂等各种化学物质,根本不会区分废旧塑料的来源,甚至农药、化学制剂、医学及化学品的包装也会回收并用来加工新的包装产品”。

  “2008年之前,我国纳入管理范围的食品包装添加剂是65种,到了2008年增加到959种,与国际上基本接轨,但还是少。”董金狮说,“但是这959种里,90%监测不了。我们标准比人家慢、范围比人家小、有些产品界限不清楚,更主要的是监管手段不足,把标准引进来了,但没有检测手段,检测人员、检测设备都没有。”

  在台湾地区发生“塑化剂风波”时,长沙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就目前长沙的检测设备而言,还无法对DEHP进行检测,只有国家相关检测机构把它作为科研项目研究才能检测出来。

  而在2010年11月11日新增9家检测机构之后,全国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市场准入检验机构的总数才仅为33家。这33家检测机构还有着不同分工,例如沈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就只负责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的检测。

  这些检验机构被要求严格遵守以下规定:“在指定的承检范围内开展检验工作,不得超范围检验”。

  正确认识塑化剂

  塑化剂,现代工业生产中的一种不可或缺之物。公开资料显示,全球塑化剂的使用量每年超过了800万吨。中国,是全球塑化剂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塑料种类繁多,常用的有140多种,并非每一种都要使用塑化剂。塑化剂则有上百种,也并非每一种都会损害人体健康。至今所发生的一系列塑化剂影响食品安全的事件,实际上指的都是塑化剂中的一类——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更深入一些,公众目光所围绕的主角,其实是DEHP(中文名: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它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中的一种。

  “塑化剂DEHP的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在台湾地区发生的塑化剂事件中,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的这句话曾被广泛引用,这也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引起全面关注、“塑化剂”从此成为食品安全焦点词汇之一的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并不会带来急性中毒反应。被归类为疑似“环境荷尔蒙”的此类物质,其生物毒性主要属于雌激素与抗雄激素活性,会造成内分泌失调,损害生物体生殖机能,包括生殖率降低、流产、天生缺陷、异常的精子数、睾丸损害,并可能引发恶性肿瘤、造成畸形儿。

  尽管不是每一种增塑剂都会带来健康威胁,但国内用量最大的仍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主要是现在还没有找到一种可以代替二辛酯的东西,所以大家还得继续再用。”石万聪说,“更新换代跟不上。之所以没有替换,一是因为原料资源,二是因为技术程度,三是因为成本问题。”

  塑料原料有“食品级”,塑化剂也有“食品级”。

  “通用型塑化剂的价格每吨在1万到1.5万不等,专门用来做食品包装的塑化剂价格要2万左右。”山东济南一位韩姓塑化剂代理商说:“有一些做食品包装的厂商也会买通用型塑化剂。”

  “由于国内没有分级标准,所以究竟客户最终用在了什么地方,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是无法追查的。”山东齐鲁增塑剂股份有限公司质检部部长李燕说,“政府也没有相关的监管要求。”

  李燕是GB/T11406《工业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产品标准制定的参与者。她所供职的这家总资产8亿元的公司,具备40万吨/年的塑化剂生产能力,实际产销规模达到全国生产量的三分之一。

  “公司的产能是从德国巴斯夫引入的。”李燕介绍说,根据紫外线吸收值、酸值、色号等指标的不同,塑化剂分为通用级、电气级、医用级、食品级——这种分级方法是德国巴斯夫的,国内并没有细分的标准。

  国内每年的塑化剂产量大约是120万吨,但这些塑化剂的具体流向,几乎没人能说清。总资产8亿元的企业在生产,注册资金50万元的公司也在生产,当产品从生产企业流到众多代理商或商贸公司手中后,下一步的去向就散乱成迷。

2/2下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