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权威发布

国务院: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

举报/反馈
2013-02-21 15:21:58孔令敏

  落实基层机构用人自主权

  五个渠道建立稳定补偿机制

  针对一些地区基层综合改革只是简单地给予补助,人事分配等改革不到位,造成吃“大锅饭”等问题,《意见》要求,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法人主体地位,落实用人自主权。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定编定岗不固定人员,变固定用人为合同用人,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将服务质量数量、患者满意度、任务完成情况和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等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考核内容,与绩效工资总量、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等挂钩。(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意见》提出,通过5个渠道建立起基层稳定长效的补偿机制:一、落实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补助经费。二、完善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的补助政策,在政府投入责任上,将各级财政的责任明确和固定下来,中央财政已建立经常性补助机制并纳入财政预算,各省要落实对基层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加大对困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三、各级财政要及时足额下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挤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先预拨后考核结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由财政按照服务成本核定补助。四、各地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标准,原则上10元左右。五、发挥医保支付的补偿作用。

  《意见》明确,政府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十二五”期间,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投入,重点支持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建设,到2015年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95%以上。地方政府是化解债务的主体,省级、市(地)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财政困难县(市、区)化解债务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

  提高卫生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

  发挥新农合对村卫生室补偿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待遇,《意见》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的收支结余中可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奖励基金。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在平稳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上,结合医务人员工作特点,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严禁将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挂钩。对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对口支援医务人员,地方政府给予周转房等生活保障,在职称晋升、社会荣誉等方面予以倾斜;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医务人员,按规定落实津补贴政策。

  为稳定和优化村医队伍,《意见》规定,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助等方式,支持村卫生室房屋建设和设备购置,对村卫生室主要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建立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定期免费培训制度,鼓励采取本地人员定向培养等方式充实、优化乡村医生队伍,新进乡村医生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或以上资格,力争到2020年乡村医生总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或以上资格。

  全面落实乡村医生补偿政策。原则上将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各地要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合理制定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并确定新农合支付标准和办法,充分发挥新农合对村卫生室的补偿作用。中央财政已建立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机制,地方各级财政要采取定额补助的方式给予专项补助,财政补助总体水平与当地村干部的补助标准相衔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多种方式适当提高乡村医生的养老待遇。鼓励地方进一步提高对在偏远、艰苦地区执业的乡村医生补助水平。地方政府可以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妥善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的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具体办法由地方政府制定。

2/2下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