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六旬男子拒绝手术签字 一小时“死”六次(图)

六旬男子拒绝手术签字 一小时“死”六次(图)
 

  经过手术后,他的病情已逐渐稳定。老蔡今年61岁,是台湾人。7日上午,因为剧烈胸痛被送到中山医院的。到达医院后,医院马上为他下了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但老蔡在一个小时内先后6次拒绝在自己的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跳也曾停了6次,险些丧命。

  直到心内科主任王焱对老蔡下了 “最后通牒”。老蔡才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手术,老蔡终于脱险。

  昨日,记者和老蔡进行了简短的沟通,当被问及为什么会多次拒绝手术的时候,老蔡回答说,自己是出于经济原因考虑。

  中山医院心内科叶涛医生告诉记者,去年8月份,老蔡就在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查出了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医生为他开了降压、降血脂的药物,老蔡在3个月前就自行停药了。3个月前,他又被查出了“血糖高”,可他也没在意,依旧断断续续地服药。叶涛医生还告诉记者,老蔡有40年的吸烟史,平均每天抽20支烟。

  回放

  6次拒绝签字 医生发最后通牒

  7日上午10点多,老蔡被送到中山医院心脏中心冠心病监护室,在此之前,老蔡已经剧烈胸痛了2个小时。医院很快就对老蔡确诊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情况非常危急,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做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病人拒绝手术

  谁知病床上的老蔡以平时身体好、不愿手术为由,拒绝手术。没过一会儿,老蔡没了意识,血压也测不出了,心电监护提示,出现心室颤动,老蔡心跳没了!医生马上给他做了电除颤,老蔡经历了第一次“死而复生”。

  “如果不做手术,死亡的可能性很大!”医生再次劝说老蔡接受手术,老蔡依旧斩钉截铁地拒绝。

  儿子劝说无效

  医生立即通过老蔡单位的员工联系到了老蔡的大儿子小蔡。小蔡了解了爸爸的病情后,表示同意爸爸接受手术。父子通过电话进行了简短的沟通:“为什么不开刀?”“我不要开刀,我不要住院。”老蔡依然很顽固,小蔡没辙了。心电监护仪提示心室颤动又出现了,老蔡的心跳又没了。医生们再次对他进行电除颤。

  老蔡的心跳就这样停了又有了,有了又停了,反复了6次,每次恢复意识的时候,都有医生上前劝说他接受手术。

  医生发最后通牒

  第6次电除颤之后,已是到了11点多。心内科主任王焱对老蔡下了“最后通牒”:“你的生命现在就掌握在你的手上了,如果你再不同意接受手术,我们就救不了你了。”老蔡终于意识到如果再不接受手术自己就要“一命呜呼”了,签字同意手术。所有手术准备都早已做好,11点40分左右,老蔡被推进了手术室。

  手术时,医生发现,老蔡右冠状动脉一个分岔的地方已经完全堵塞,用球囊扩张后,医生们在他的血管内放入了支架。在手术的过程中,老蔡又发生了3次心室颤动,用九死一生来形容整个抢救过程,一点也不夸张。员工急得掉泪

  老蔡是厦门一家台资企业的老板。事发当天早上,是老蔡公司的员工王小姐和老蔡的一位朋友一起送他到医院来的。现在回忆起当时送老板来医院的情景,王小姐还会不时地抹眼泪。

  “我们那么多人围着劝他,他就是不肯做手术,急死我们了,当时我就急哭了。”王小姐告诉记者,因为公司不大,员工不多,大家感情都很好,所以很替老板担心。她自己的心脏也换过瓣,知道心脏手术争分夺秒,所以当时特别揪心。

  声音

  希望病人信赖医生

  对此,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叶涛博士表示,医生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心脏病的抢救,时间很关键,特别是一些家属不在身边的病人,经常需要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决定。在这种情况下,病人的一个选择往往就是一次生死抉择。

  由于病人对医疗知识的理解有限,很多情况下,病人的选择和医疗常规往往是相违背的。尽管医生可以反复告知病人手术的重要性,但还是不能最终取代病人做出决定。手术都存在着风险,但在明显的获益比风险高的情况下,希望病人们能够对医生多一些信赖,不要自己放弃了生存的机会。

(责任编辑:龙彩霞)

2008-01-09 09:45:00浏览6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