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北京“18条”将民营医疗机构床位纳入规划

  此前的2011年7月19日,北京市卫生局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通知》。最近发布的这份文件明确了开放民间资本办医院的具体政策。

  “征求意见稿”指出,“允许社会资本在本市举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逐步提高社会办医疗机构的比重。本市需要新建医疗机构时,优先安排社会资本进入,凡是社会资本能办的,政府不再举办;当出现多个社会主体同时申请时,可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确定举办主体。”

  同时,该文件规定,“对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本市功能拓展区、发展新区和远郊区县举办医疗机构,举办康护理中医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医院等,政策将进行鼓励。”

  此,“征求意见稿”还表示,“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本市公立医院改制重组”,优先选择并支持具有办医经验、社会信誉好的社会资本通过合作、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本市公立医院改制重组。

  长期以来,民办医疗机构常常遇到不公正待遇。对此,“征求意见稿”也特别指出,将保障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合理用地需求,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给予建设资金等支持。

  同时,对民营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北京将实行一视同仁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可由政府向民营医院采购。同时“落实社会办医价格政策,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其平等医学学术地位”等。

  2010年12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曾就《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下发通知,被视作民资办医院开闸起步。

  医疗服务供求矛盾尖锐的北京,是较早回应中央政策的地方政府。

  早在2010年3月,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毛羽就表示,社会资本办医院,已纳入北京市区域卫生规划。今后,如果民营医院办成“非营利性综合性医院”,民营医院有望定为区域医疗中,服务当地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据了解,北京市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细则有望年出台。内容包括,将民营医院发展纳入区域卫生规划,为民营医院发展预留空间;对民营医院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或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或减免税收的方式给予鼓励。

  通州、朝阳、昌平等区县卫生部门透露的区域卫生规划,已明确在新兴城区和居民聚居区,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特别鼓励社会资本与公立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结合,举办大型非营利性综合医院,并有望成为这里的区域医疗中心。

  毛羽介绍,除北大、清华两所大学筹集社会资本,已分别在上地、天通苑两个社区筹备综合性大医院外,目前,还有大集团计划在郊区县投资建设拥有1000至1500张床位的大医院。

  毛羽说,希望社会资本在投资办医时,更有针对性,比如选址公立医院还没覆盖到的新城区;比如在诊疗项目的设置上,根据居民比较突出的医疗需求,突出有技术强项的特色专,和目前的公立医疗资源形成配合、补充。

  对于有特色专科优势的民营医院,北京市卫生局将提供比较宽松、优厚的条件;对医院的监管,与公立医院一视同仁。

(责任编辑:姚青)

2012-04-17 15:43:00浏览5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