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不是企业不明白,而是政策变化太快。”
“抗菌药物管理办法的立意是好的,但出台的方法和细则有待优化和改进。”
“创新不仅是2011年医药企业年度发展特征,更是以前、现在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发展永恒不变的核心。但不能将创新仅仅误认为是原研药,而是要综合看创新行为和举措,并包括企业在各个方面的二次创新。”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作为39健康网2011中国健康行业年度总评榜的特邀专家评委,在接受39健康网编辑采访时如是说。
健康行业发展喜忧参半
据于明德会长介绍,截止到2011年11月,中国医药健康行业工业销售总量较去年增长了29%,利润增长了20.5%,出口增长了17%;这些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其中工业销售总量比去年增长额多了1%左右,但利润增长较去年的36%,降低了15%左右,销量增长与利润增长不同步,反映出虽然今年由于政府投入增大,导致市场容量增大了,但利润将降低了不少,医药企业日子并不好过。整个行业算是喜中有忧,企业们产出增加了不少,但利润却没有相应增加那么多。
而且相对应的,今年的政策环境可谓是动荡起伏,这种情况致使医药企业对未来普遍感到不安。拿医改大环境来说,自从2009年提出5项主要工作的目标以来,截止到现在前四项的“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可谓是完成的比较理想。但第五项公立医院改革至少到现在依然看不到改革的突破,挂号难、患者看病路径等难点到今天依然还在讲、还在说,看不到起色。究其原因,无非是体制和机制的障碍过大,无法绕过,但不进行根本的体制和机制改革,医改就无法深入。虽然整个行业中有一些亮点和尝试,但大环境依然,这种情况也导致了整个行业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和迷茫。
总体来说,2011年医药健康行业就是整体在向前推进,但是前进的有些迷茫,所以看起来好像有点犹犹豫豫的,不是大踏步的迈进。
对于这样的行业背景,企业们应该切实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对应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做来年的规划。毕竟现在的情况可以用一句话来概述:“不是企业不明白,而是政策变化太快”。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没有正式实施才是好事
在谈及近期以来一直是行业热点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的时候,于明德直言:“在该事件上,有关部门如果能丢掉自己的行政权力大于一切的错误观念,那么这部立意甚好的规范意见就可以达到预计的防滥用目的。”
于明德指出,抗菌药物管理办法最大的问题在于立法思想,将计划经济、行政权力、生硬规范套用到一份为国为民的好政策、好办法上,那么最后产生的结果一定是非常不理想的,甚至会出现与当初立意截然相反的反效果。所以经过半年的公示和意见征集后,到现在该条例依然没有出台反而是件好事,这也反映出相关部门在对待这种对行业影响较深的法规条文的重视。虽然企业会因为政策的不确定性而感觉到迷茫,但也总比不完善的政策导致企业绝望的好。
另外于明德还指出,当前医疗环境下,被滥用的不仅仅只有抗生素类药品,大多数药品都存在被滥用的情况。解决之道除了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合理的政策进行规范外,他认为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解决药品滥用:
1、教育方面,这里说的教育不仅仅是对患者进行药品科普教育,还需要对医生、特别是三甲及三甲以上医院的医生进行教育。因为这些医生实在是太忙了,每天要看那么多的病人,平常根本没有时间去更新、学习与更新换代很快的医药知识。对很多新药根本不了解,这样就导致不敢开、不会开的现象,只能不断尝试前人的做法,这样就会导致滥用。所以教育是一个方面。
2、技术方面,这里说的是技术是指技术管理措施要落实,其实也就是药物敏感实验,毕竟不同的患者有着不同的体制,现在的要求是30%的患者在就诊时要进行药物敏感实验。但为了杜绝药物滥用,应该做到100%的患者都要进行实验,这样医生才可以做到真正的对症下药,不再凭借经验开药去进行尝试性重复治疗。这样也可以降低滥用。
3、体制方面,这个方面有点老生常谈了,其实还是钱惹得麻烦,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格局,医生继续给他很低的报酬,通过药品来补贴收入的话,那么人的趋利性就不会完全杜绝药品滥用。所以这个是根本。
介绍完上述三个方面后,于明德会长半开玩笑的说:“我这也算是给主管部门出一些创新性的意见了。其实这个《办法》主管部门的立意是很好的,但有些过高的看待行政权力的作用了,而且规定的太具体,什么病什么药什么用量等等,这些规定已经和《执业医师法》有着极大的冲突了,什么都规定了,那么还给职业医生处方权干什么?而且医师直接面对患者,规定得那么死板,患者出现问题谁来担责?所以我建议主管部门在这个方面要相对科学的进行管理,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而不要过多的干涉具体工作内容。”
2011年健康行业创新形式一片大好
在就行业创新问题进行交流时,于明德表示2011年健康行业的创新速度是历年来最快的,不仅有技术、产品的创新,还有产业和战略的创新。整个行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产品创新方面有多个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原研药产品获批,如军事医学科学院、天士力等企业都有原研药产品发布;制剂方面的创新有超过30家企业通过了国外最高标准的制剂认证,这代表了中国制剂企业通过创新在我国质量保障体系中出现了重大跨越,达到国际顶级水平。这种创新发展的成绩不亚于原创药的诞生,因为这种现象带动的是整个产业的高速发展。而产业和战略方面的创新则有代替一部分化学反应的生物转化、酶法制药工艺蓬勃发展,很多企业开始尝试用酶法进行原料药和中间体的生产并获取了成功。这种重大技术创新由于是向着节能减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前进的,同时有着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可谓是意义非常重大。
除此之外,2011年度的企业再创新也比较多,其实再创新对企业和行业的影响力更大,因为可能一次历时不长、投入不大的再创新就可以盘活一个企业、挽救一次危机。在创新这个领域中,于明德不建议大家都把创新理解成开发出原研药、制造出全新的产品或技术。而是要广义的理解创新的意义,只要是对企业的现有状态有改进的行为和举措,那其实就应该被视为创新。
于明德还表示,如果按照这种创新理念,那么创新就不仅仅符合了2011年健康行业发展特点,还符合整个行业以前和以后的发展,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推动产业不断发展前行的核心。中国若想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转变,就必须坚持广义的创新理念,不断地通过种种创新举措进行产业升级和发展。
在采访的最后,作为39健康网“2011中国健康行业年度总评榜”特邀评委,于明德会长向所有入围和获奖的单位及个人表示了祝贺,并期望“来年和以后还可以听到他们持续创新的事例以及继续获得39健康网及行业认可的消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晏霏霏)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中医全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副主任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全科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吉林省长春市仙台大街126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武威市新河街1号
三级 综合医院 民营
沭城镇迎宾大道9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重庆市南岸区仁济路24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乌鲁木齐市阿勒泰路393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湖北路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