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名人堂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医药名人堂

吴宝明:“心脏手机”为你保驾护航

举报/反馈
2011-11-14 18:12:0039健康网

  香港著名喜剧演员许冠英近日疑因心脏病病发失救,猝死于九龙塘的家中,在65岁这一年结束了他的生命。许冠英的逝世,在使众多喜爱他的观众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使突发心脏病猝死这一可怕的后果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心脏病患者最担忧的便是突然发病却又不能得到及时救治。由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吴宝明教授发明的“心脏手机”为患者解决了这项后顾之忧。什么是“心脏手机”?“心脏手机”能为心脏病患者及医生提供哪些数据?带着这些问题,39健康网采访了吴宝明教授。


  心脏手机 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吴教授介绍说,“心脏手机”是一种特殊的手机,它除了手机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当患者感觉不舒服时,只需要按下“心脏手机”上的报警按钮,远在千里之外的专家,就能看到患者的实时心电图。同时,监控中心一旦发现患者有危险情况,就会发送短信或拨打电话,通知病人家属、当地医院,作相应的处理,包括该吃什么药、该做哪些救护等,从而在最短时间让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拯救患者的生命,让患者能转危为安。

  心脏手机外观

  吴教授说,“心脏手机”的使用对象不仅仅是心脏病患者,还包括老年人以及亚健康者等心脑血管疾病易发人群。

  “心脏手机”为医务人员随时了解患者心脏状况、发现病情、实施救援等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段,同时也将极大地便利患者,免去小城市的市民到大城市大医院看病车马劳顿、费用高,还可能贻误病情等问题。

  十年磨一剑 心血管健康远程监护网络覆盖300多个基层医疗机构

  “心脏手机”实际上是心血管健康远程监护网络系统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是吴宝明教授带领其团队经过十年的潜心研究、开发所建成的国首个心血管健康远程监护网络系统。

  据吴教授介绍,心血管健康远程监护网络系统是在前期国家863计划、重庆市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等课题支持下,历时多年研发成功的。在最早移动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基础上,近年来又进一步开发出了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动态血压检查、远程多参数监护和远程医疗咨询会诊等系列产品,构建起了较完整的心血管健康监护服务网络体系。

  吴教授介绍说,这套网络系统目前已在重庆、四川、江苏、广东、湖北、云南、贵州等多个地区获得应用,在重庆市建立了连接大坪医院总中心、40个区县医院分中心和300多家基层乡镇(社区)卫生机构监测站的三级网络系统。

  与普通心电图机、动态心电检测仪、电话传输心电监测仪产品比较,“心脏手机”最大特点是实现了移动环境条件下,人体心脏功能的随时随地监测,从而有望很好解决心脏病“特发性强、危险高、救治困难的难题”,进而全面促进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的提高。前期有关技术已经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4项。

  吴教授说:“下一步我们将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不断完善,重点开发穿戴式、低负荷、具有连续长期监测、情景融合能力的智能检测设备,并增强系统的救治服务能力,实现和120急救系统等联网”。相信“心脏手机”将会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创新研发 为基层医疗的发展提供助力

  在谈到技术创新对医疗事业发展有什么影响时,吴教授说,当前我国正全力进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努力将传统的单纯病人治疗医疗模式转变为综合疾病预防、诊治、康复的医疗健康新模式。但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医疗健康资源(设备、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向基层、家庭辐射,推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问题,无法通过简单的行政命令和资源再分配加以解决,而必须借助技术创新才能解决。远程医疗健康管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医疗健康管理技术已日趋成熟。通过结合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一些新型的远程医疗健康服务已获得成功开展,如远程检查诊断、远程会诊、远程预约看病、远程探视、远程看病、健康咨询、远程日常监测、远程连续监护、远程家庭护理等,催生出了新兴的远程医疗健康服务产业。可以深信,技术创新必将给医疗健康行业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专家简介

  吴宝明,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五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IEEE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世界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全军医学工程与卫生装备专委会委员,重庆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医学信号检测处理、医学仪器与卫生装备方面研究。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军队科研基金等各类课题2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重庆市计算机推广应用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5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2篇、被SCI、EI收录19篇。

“2011年度最佳创新医药产品奖”投票火热进行中,请为吴明宝教授投上一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小楠)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