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卫生部网站刊文表示:生乳菌落指标比旧标准更严

  生乳的菌落总数指标主要反映什么状况,是不是太松了?蛋白质含量指标是根据什么制定的,水平低不低?

  对于这两个引发争论的指标,卫生部网站日前刊登了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乳品安全标准工作专家组成员、教授级高工孟瑾等专家的解读。

  孟瑾强调,生乳作为原料乳,消费者不会直接用,生产企业使用其生产产品时要经过杀菌等工艺,达到乳制品产品国家标准规定方可上市销售。

  1986年,农业部门制定的《生鲜乳收购标准》将生乳中菌落总数分为四个等级,Ⅰ级低于50万CFU(菌落形成单位)/毫升,Ⅱ级低于100万CFU/毫升,Ⅲ级低于200万CFU/毫升,Ⅳ级低于400万CFU/毫升,按照该标准,菌落总数小于等于400万CFU/毫升的生乳都符合收购要求。2010年新公布的生乳标准总结该收购标准实施多年经验的基础上,将生乳中菌落总数指标从400万CFU/毫升调整为200万CFU/毫升,提高了生乳收购门槛,应该说要求更加严格了。

  孟瑾表示,生乳标准中蛋白质指标是反映原料乳的质量指标,不是供消费者食用的乳制品终产品指标。生乳国标中蛋白质含量指标是生乳收购的最低要求,乳品企业根据优质优价的原则收购牛乳。为推进生乳收购“按质论价”的进程,农业部正在着手制订生乳分级标准,引导乳品加工企业合理使用不同等级的生乳生产差异化乳品。

(责任编辑:何颖)

2011-06-30 10:47:00浏览8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