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下岗的廉价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被下岗的廉价药

好些廉价药 纷纷没了影

举报/反馈
2010-08-19 23:49:00

  “原来几毛钱的药买不到了,药店推荐的药虽然成分相同,可价格贵了好多。”近日,不少市民在买药时发现这样的问题。记者从2009年10月新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随机选取15种常用药(见附表)进行了调查,在走访省城多家药店及社区服务机构后发现,这些药没有一家药店和社区医院准备齐全,部分廉价药踪迹难寻,取而代之的是成分相同、规格相同但价格更贵的药物。

  A 市民反映:成分规格相同药价却差7倍

  8月10日,市民高女士向本报反映,前几天自己发烧,想买盒阿司匹林片,可去了多家药店都没买到,无奈,只好花4.3元买了一盒导购员推荐的阿司匹林泡腾片。“原来的阿司匹林不到1元钱,换个包装就贵了好几倍。”高女士说。

  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高女士想买的阿司匹林片位列其中,规格为500毫克,10片装的最高限价0.61元。随后,记者走访省城多家药店发现,这种规格的片剂几乎绝迹,在益源、万民等多家药房内,导购员都向记者推荐“阿司匹林泡腾片”。在双塔寺街的益源大药房,记者注意到,这种“泡腾片”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上的“阿司匹林片剂”成分规格一样,都是500毫克10片装,价格却比目录中的指导限价高了7倍多,为4.3元。

  在远东大药房、山西双鹤药业、省医药公司双东店等药店,规格、成分相同的阿司匹林泡腾片价格也不尽相同,有的4.5元,有的5元,还有的6元。当记者询问为何同种药价格却有如此大的差别时,一名导购员给出的解释是:进货渠道不同,厂家也不同,价格当然有区别。

  B 记者调查:廉价药大多有价无药

  到底有多少种廉价药消失?记者从国家发改委去年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随机选取了15种常用药(见列表),药品最贵的不到7元,最便宜的仅0.61元。

  8月10日上午,记者带着打印的这15种药名,来到药店比较集中的双塔寺街,沿路走访了7家药店,结果没有一家药店药品齐全,最多的有13种,最少的仅有7种。“有7种。”在益源大药房,导购员看完名单后说,但记者仔细核对该药店的药品后发现,只有复方甘草片的规格和国家基本药物名录中的一致。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双塔街社区、杏花岭社区和白龙庙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情况和药店基本一样。调查中记者了解到,麻黄碱滴鼻剂、水杨酸软膏剂、十滴水酊剂、护肝胶囊剂这几种药品,大多数药店都没有,而诺氟沙星胶囊甲硝唑片剂、布洛芬片剂、头孢氨苄片剂、感冒清热颗粒剂、阿莫西林胶囊等药品虽然药店有售,但和名录中相同的“廉价药”很少,大多是规格、成分相同,但厂家不同,价格悬殊也很大。

  C 业内人士:利润太低是主因

  采访中,有些药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阿莫西林胶囊、阿司匹林片剂等国家限价药品虽然受患者欢迎,但由于利润很低,药店通常会推荐同样效果、价格较高的药品。另一方面,由于有些药品利润很低,企业没有兴趣生产。“医师都有‘习惯用药’,对于有些药,医师是不建议患者使用的,所以就不进货了。”在白龙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师分析认为,虽然卫生局也规定了基本用药目录,但医院不一定会一一购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廉价药并非彻底“死亡”,而是改头换面变成“新药”重新流入市场,虽然只是改个剂型、换个包装、变个规格,或改变一下给药途径,价格却可能会翻几倍甚至几十倍。“刚给某种颗粒剂定了价,马上出来咀嚼片;水针刚有了价,立即有了粉针;还有糖浆变成了混悬液,蜜丸变成了水丸,水丸又变成了滴丸,类似例子不胜枚举。”省卫生厅一位工作人员认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供、销各方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只有各环节加强监管,严格审批,才能杜绝旧药的“高价复出”。

(实习编辑:廖志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