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心理百态

留守儿童暑期更孤单盼父母相伴

举报/反馈
2010-07-28 07:21:00

  暑假到了,面对近两个月的暑期长假,作为社会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的留守儿童,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幼小心灵里有何期待?社会各界能为这些孤独的孩子们做些什么?记者近日走到这群孩子当中,倾听孩子们的呼声,和专家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所见所闻令人忧虑,也引人思考。

留守儿童暑期更孤单盼父母相伴


  现状

  “暑假,我更想爸妈”

  暑假还没到来,很多孩子就开始盘算怎样度过假期,或上培训班或随同家人旅游,可,这些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而言,似乎遥不可及。

  很多学生都巴望着暑假早点到来,可荆州区纪南镇鲁档村十二组的张曼妮却对暑假有点畏惧。暑假对她来说,意味着是段没有人一起陪伴玩耍的日子,显得格外漫长,小小的心灵里承载的是更多的思念。的确,还在她3 岁左右的时候,父亲病逝,后来母亲改嫁,外出广州打工,留下她随同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这份特殊的成长经历让她在同龄的孩子中间显得格外的懂事。

  “放假了,我更加想妈妈,很想看看她,奶奶说车费很贵,家里没钱,妈妈挣钱也不容易,说要把钱留给我读书。我就在家里玩,还可帮奶奶干点活。”张曼妮的话道出了农村孩子们的心声,他们一方面在思念着远方的父母,渴望着与他们团聚,另一方面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为团聚买单。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太多的想念和对父母亲情的那份渴求。张曼妮的奶奶告诉记者,“她在家里很听话也蛮懂事,经常帮我们做事,像洗碗、扫地等都是她做,有时候也跟我们一起到地里锄草。但是,她妈妈一回来,她就只缠着她妈。她妈再走的时候都是偷偷走的,她要是知道了就要跟着,一跟跟很远。”在农村,大多数都是这样的孩子,他们在懂事的同时又有些任性,有时候,他们可以很开心,到处玩,但因对亲人有深深地思念而备感孤单。

  松滋市刘家场镇油榨口村,全村两千八百余人,却有近百名留守儿童。每次春节过后,全村三分之一的青壮年劳动力就会前往深圳、广东、福建务工,留下的都是一些体弱多病的老人在家守着几亩薄田,照顾孙儿。

  周荣灿(化名),便是那百名留守儿童中的一员。年仅5 岁的他,只在妈妈身边待到两岁,便跟随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在周荣灿的家中,我们没有见到这个5 岁的孩童,只见着了周荣灿的奶奶。周奶奶告诉我们,周荣灿上个星期去他妈妈那了。放暑假了,孩子在家呆着不听话,只有他妈妈才管得住。孩子也很想他妈妈,就送他去见妈妈。

  前几年的暑假,周荣灿一直是呆在奶奶身边,每天只能和周围的小伙伴一起玩耍,时间久了也就有点“野”了,周荣灿的妈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让他在自己工作的地方读书。

  对于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来说,暑假里最重要的事是等待,等待远方的父母,等待寂寞的童年慢慢逝去。在这个暑假,这些留守儿童中有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外出与父母团聚的愿望,只能留守在家乡,独守“空巢”,思亲心切。而周荣灿是幸福的,这个暑假他能与父母团聚,享受亲情的呵护。但这个过程又是艰辛的,周奶奶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原来家中无人,年近古稀的周奶奶已经没有能力送孙子去东莞他父母那了,只好花了几百块钱把小孙子托付给长途客车的司机带着去东莞。一路上两边的亲人都是提心吊胆,生怕孩子发生什么意外。

  把脉

  本该快乐的假期何以让人忧

  在大多数孩童时的记忆中,放假了意味着可以轻松愉快、开心玩耍了,不用早起赶上课,不用晚睡赶作业,不用担心老师的批评,不用顾及父母的唠叨,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可是如今这些孩子们为什么会对假期产生忧虑和恐惧心理呢?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