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黑新闻:保健食品冒充药品比制售假药更隐蔽

  日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放了一起武汉市药监与公安部门通过网站发布的虚假广告破获一起制造假药案件,让人吃惊的是,很多购卖假药的消费者感觉这种“药”吃了有效果,有的甚至还认为即使是大厂家的药见效也没这么快。

  其实,假药在短期内见效并不奇怪,关键是消费者不知道这种效果的奥秘,为了让更多的人上当,造假者一般会在假药里添加激素或廉价、副作用大、能很快感觉到治疗效果的西药成分。因此,如果不是有国家正式批准文号的药品,有治病效果比没有效果更加可怕。

  这起假药事件让笔者联想到当前国内各大媒体频繁播出的“神药”广告,前几天,笔者无聊之际打开电视,在锁定当地两个省级频道短短十几分钟,就看到频繁播出的××血能达、××脑动力、××脂压双降等“神药”广告。这些“神药”广告的宣传套路如出一辙:明星代言、无数专家和科研工作者历经多年创造的国家甚至世界级重大发明、无效退款、各大医药连锁有售。笔者通过画面仔细辨认包装,发现这些“神药”全是不能治病的保健品。

  虽然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了一些对保健食品宣传治疗功效的打击措施,但由于受各方面的利益牵动,致使很多地方的监管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

  笔者认为,保健食品冒充“神药”比制售假药更可怕,因为制售假药只能通过非法网站、街头小报等非主流渠道做宣传,这些宣传途径可信度较差,消费者获知信息的面比较窄,上当受骗者的数量受到很大限制。而在主流大众媒体上做“神药”广告的保健食品则不同,由于主流媒体可信度高,传播速度快,有时还会有主持人为之推波助澜,配合有影响力的明星代言,通过明星的口舌,把不能治病的保健品吹捧成“神药”,会使更多的消费者上当受骗。笔者观察某省电视台的法制频道,里面的广告几乎全是这些不能致病的“神药”,试想,一个以传播国家政策法规、普及法律常识为己任的电视频道为“神药”广告充当开路先锋,消费者上当受骗的可能性就大增。

  另外,由于很多医药连锁店以利益为重,广告产品成为他们的首选,即使是虚假广告,因为在大众媒体频繁播出,消费者乐意购买,这些“神药”自然成了各大连锁追捧的香饽饽。

  不能治病的保健食品冒充药品通过大众媒体广为传播,不但严重损害了我国制药企业的形象,还会影响我国制药企业的发展,因为很多国家对药品广告的发布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在我国药品至今还很难取得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认证的情况下,在向大众媒体发布广告的过程中树立和维护我国制药企业的形象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其实,无论是假药还是冒充“神药”的保健食品,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能治病。保健食品冒充药品在大众媒体做宣传,就其危害百姓健康的后果来看,比制售假药更加隐蔽可怕。

(实习编辑:岑颖欣)

2010-07-26 08:07:00浏览11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