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药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黑药品

黑新闻:药价形成机制“病得不轻”

举报/反馈
2010-06-22 09:48:00

  就在各地纷纷开始新一轮的药品招标采购期间,记者发现,一些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开始悄然涨价......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物价部门能够真正掌握企业的成本并严格监督企业涨价行为,药价问题将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物价部门如何能够真正了解企业的真实成本,真正核实众多药品的价格信息,将会是不小的难题。

  难怪,这些年来,无论是确定“医保目录”还是“药品招标”,这药价之所以一直居高不下,却原来,目前的药价形成机制“病得不轻”。

  之所以出现“多种药品在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公布前后悄然涨价”现象, 大致是“企业填表列明涨价原因——当地物价部门备案——当地物价部门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认可”。原来,药价的上涨,并不是根据真实的成本价来确定的,而是根据“企业自报——地方物价部门上报”来确定的。如此一来,很有可能出现“两放松”,一是企业放松对成本价的自我约束,本来一瓶药成本价为10元,但自报20元;二是地方物价部门对地方药企业的药价放松监管,考虑到税收等因素,往往会“就高不就低”。

  现行的药价形成机制非改革不可!如何改?可唱“三步曲”。

  第一步,“成本必晒”。原料、人工成本、能源、制造费用等等,进入药品目录的企业推出一种药品,不仅有这些基本的成本,当然还要有薄利。相关部门定药价,“根本的根本”,就应该是这个“成本价+适当利润”。对此,在当下网络时代,国家发改委应该下达一道“通令”——凡想进入药品目录的药企业,必须事先在各自厂方的网站上挂出进入药品目录药品的各项成本,标明“原料、人工成本、能源、制造费用”分别各是什么价格,以便社会监督——这是说生产环节。

  第二步,凡药都标“出厂价”。一个药品,流通环节有没有“一而再,再而三”地哄抬价格,因为没有“出厂价”作参照,消费者见不到底细。如果每一个药都在其包装盒上标明“出厂价”,接下来,中间商适当地赚取一定的劳务费,消费者是能够接受的,也花钱买药治病花得明白——这是说流通环节。

  第三步,举报重奖。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你药品生产企业标挂出的“成本价”、“出厂价”,这些价格有没有水分,知情者心里最清楚。国家发改委可以设这样一个大奖,“谁举报企业成本价某一环节超出实际价格20%的,奖励举报者10万元”;再将虚报成本价的药企踢进“黑名单”。看起来,虽重奖要发奖金,但得益的是亿万药品消费者。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山西疫苗责任人无罚反送旅游配好车

世界杯球员伤病大盘点

熬战世界杯健康饮食指南

夏天女性热裤易穿出妇科病

不要迷恋阿胶 阿胶只是下角料

(责任编辑:岑颖欣)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