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背景: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的严重表现,5年死亡率高达25%。适当的免疫抑制治疗可改善LN的预后,但多达30%的患者可能进展为肾功能衰竭。实现诱导治疗的临床反应对于保持长期肾脏健康至关重要,但所需的大剂量免疫抑制方案可能会有有害的副作用,能够识别应答者的预测指标可能使更积极的治疗能够针对那些不太可能有反应的人。肾活检是评估LN严重程度的金标准。然而,进行重复活检来跟踪疾病进展是不可行的,因为它们存在一些风险。现有的临床和实验室参数不能可靠地预测肾脏的组织病理学或结果。因此,仍有必要开发新的生物标志物来监测LN的治疗情况。LN患者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可能取决于保护性生长因子和促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作为一种趋化因子促进白细胞迁移到肾脏。
在LN中,已经观察到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然而,关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预测治疗反应方面的作用仍有相互矛盾的数据。由于LN的异质性,使用单一的生物标志物可能不具有令人满意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的联合应用可能增加其预测价值。来自肾病患者的信使RNA图谱研究证实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一种与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相关的肽生长因子。在啮齿动物中,肾脏损伤被证明降低了表皮生长因子。慢性肾脏疾病与尿EGF降低有关,尿EGF水平降低预示着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对类固醇治疗的反应。EGF1和MCP-1在确定狼疮肾炎的疾病活动性和治疗反应方面可能具有相反的作用。EGF/MCP-1比率可预测肾功能不良或肾组织病理学的严重程度。EGF/MCP-1比值在预测IgA肾病的预后方面可能优于EGF或MCP-1。目前,表皮生长因子MCP1-1比值在预测狼疮性肾炎肾脏病理或治疗反应方面的作用尚不清楚。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表皮生长因子均反映局部产生,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表现背景下,可能有助于监测肾脏损害。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调查了EGF、MCP-1或它们的比例与LN的临床病理参数相关的假设,并预测了LN的治疗反应。
目的:本研究评估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皮生长因子及其比值作为狼疮性肾炎组织病理学和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的作用。
方法:采用横断面观察性研究。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对照组(共101例)的基础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并与临床病理结果和随后的治疗反应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活动期LN组(n=69)MCP-1水平高于其他SLE组和对照组,而EGF水平无明显差异。MCP-1与疾病活动(蛋白尿、肾脏SLEDAI、III/IV/V级和高活动指数)相关。EGF与EGFR呈正相关,与蛋白尿、活动指数、III/IV/V分级无关。MCP-1在高慢性化指数中较高,EGF在高慢性化指数中较低。EGF/MCP-1随临床病理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降低。在完成6个月诱导治疗的增生性LN亚组(n=41)中,无应答者的EGF水平低于应答者,而MCP1相似。通过多变量分析,基线EGF与随后的治疗反应独立相关。EGF预测疗效的曲线下面积为0.80(0.66~0.95)。表皮生长因子 65.6 ng/mgCR65.6 ng/mgCR65.6 ng/mgcr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71%。与单独使用EGF相比,EGF/MCP-1并不能改善对疗效的预测。
结论:MCP-1随疾病活动性增加而升高,而EGF则随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降低,并伴有慢性损害。尿EGF可能是预测狼疮肾炎疗效的一个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EGF/MCP-1不能改善反应的预测。
原文出处:Ngamjanyaporn P, Worawichawong S, Pisitkun P, et al.Predicting treatment response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indings in lupus nephritis with urin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or their ratios.PLoS One 2022;17(3)
作者:从医路漫漫
三级甲等 门诊部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同德围同德横滘二马路29号
二级 专科医院 公立
中国上海市成都北路369号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一街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江西省鹰潭市胜利东路东湖桥头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陇川县团结路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一路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