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JAAD:银屑病停用全身性类固醇后的红斑和反弹现象研究

有些研究认为银屑病患者应避免使用全身性类固醇,因为可能会出现反弹性脓疱性红斑。然而,一项研究表明,3%的银屑病患者使用过全身类固醇治疗。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评估了银屑病患者在逐渐减少/停止全身类固醇激素期间出现皮肤红斑的比例。

使用数据库MEDLINE、EMBASE、Scopus、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Trials(CENTAL)和LILACS从2021年7月11日开始进行检索,并按照PRISMA指南进行报告。

包括随机研究、病例对照、横断面和队列研究,报告全身类固醇(口服、静脉、皮下、肌肉内和关节内)后的皮肤结果。数据由两位作者独立筛选和提取,并由第三位作者解决。

第一项研究包括接受全身类固醇治疗的前瞻性队列和回顾性队列,并在逐渐减少/停止治疗后进行纵向随访。第二个病例系列分析了银屑病红斑的触发因素,包括全身类固醇。

第一组包括9项研究(其中2项专门针对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共853名患者,其中114/703例报告了皮损在逐渐减少/停止全身类固醇后恶化。1例患者有银屑病红皮病发作,但由于类固醇用于加重皮疹,其病因性质尚不确定。没有记录有重症监护住院或可归因于全身类固醇逐渐减少/停止的死亡。

第二组包括16项研究(11项不包括GPP),报告了897名患者的银屑病红斑。临床医生将红斑归因于全身性类固醇的比例从0到44%,GPP患者的合并比例为16.0%(95%CI7.1-25.0),银屑病患者(不限于亚型)的合并比例为10.8%(95%CI4.6-17.0)。

这篇综述发现,尽管皮损复发是常见的,但在逐渐减少/停止类固醇治疗后,反弹红斑的发生率很低。然而,回顾性研究发现,15%的患者认为系统性类固醇是银屑病红斑的诱因。皮肤科医生和风湿科医生的一项调查发现,47%的人在口服类固醇治疗后观察到至少一次银屑病红斑。差异的原因包括归因偏差和难以区分预期的皮肤病复发和真正的反弹现象。最后,根据潜在疾病的不同,红斑复发的风险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GPP患者的风险更高)。

局限性包括缺乏银屑病症状的标准化定义和纳入研究的总体低质量和高度异质性。然而,这突显了缺乏证据支持关于银屑病全身类固醇后反弹现象的普遍传播的信念,以及需要更高质量的研究来评估反弹和脓疱疹的真实风险。

文献来源:Long Shihuan Valencia, MRCP, Yew Yik Weng,Psoriasis Flares and Rebound Phenomenon Following Exposure and Withdrawal of Systemic Steroids –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4 January 2022.

2022-02-09 00:00:02浏览13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