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疫情消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重要疫情消息

无须对新冠病毒过度恐慌!过度恐惧可导致多种疾病和不良后果,“三件套、五还要”是硬法宝

举报/反馈
2021-12-17 08:18:03梅斯医学

国内疫情略有反复,少数地方会出现小范围的感染情况,但是在国内引发的影响十分大,在互联网端往往出现完全不同的观点。一方面观点是支持集中隔离,强化管理,甚至认为需要全城核酸检测;另一方面观点,希望精准防控,减少对大家日常工作的干扰和影响。

同样,近期多处疫情溯源似乎与上海有关,事实上,上海的精准防控下,并没有出现疫情传播。相反,周边地区因为出现疫情进一步一定程度上的隔离和较大规模检测的现象。甚至有些地方,即使在上海经历核酸检测后,到当地仍然需要再次进行核酸检测。不少群众在网上认为上海防控过于宽松。

总的而言,疫情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疫情呢?

一、无须过度恐慌,哪怕是奥密克戎变异株

澳大利亚公共卫生和传染病学专家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无须对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过度恐慌。长远看,要解决全球疫苗分配不公问题,加强国际合作,帮助中低收入国家改善公共卫生条件,以战胜新冠疫情。

虽然,去年上半年在国内引发疫情的住院潮,但是病毒早已变异了很多代,目前全球以Delta为主流行,接下来很可能是奥密克戎。按照病毒的变异趋势,其毒力会越来越弱,而传播力相对进一步增加。

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开放来看,英美虽然造成了较多人的死亡,但是患者的中位死亡年龄在80岁,甚至更高。事实上,年轻人的重症和死亡风险并不高。包括我们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都是开放状态,并没有出现混乱、医疗挤兑等现象的发生。人们的生活基本如常。

从目前国际上有限数据来看,奥密克戎其毒性更低,引发的住院人数已相当低。从英国,南非等国的数据来看,即使是住院,也往往是2-3天很快出院。国际上很多专家都呼吁,无需过度恐慌。

二、对事物的过度恐慌同样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李华大夫认为,一些人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后,容易与自己身体的不适症状相联系,从而夸大自己的问题,过度恐惧多种疾病,这些疾病包括癌症、艾滋病、渐冻人、痴呆等目前难以根治或者有效预防及治疗的疾病。

李华认为,这类过度关注健康或者疾病恐惧的患者本想避免疾病的困扰或者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最后反而适得其反,过分关注健康和恐惧疾病不仅不会让自己远离疾病,反而引起情绪的明显波动,并出现头昏、头痛、心慌、胸闷、胃部不适、全身多处疼痛以及失眠等多种症状,损害了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影响家庭和谐。久而久之,这些不良情绪会诱发疾病。这类过度关注健康和疾病恐惧的大有人在,希望这些患者能够明白,疾病不会因为过度关注和担心就不降临到我们身上,恰恰相反,过分恐惧疾病可能让病魔过早缠身。

传统中医也认为恐慌会引发多种疾病。《素问•举痛论》指出:“百病生于气也,……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所以,这两种情志可以影响气机。

人是“吓不得”的人。在这里也不得不指出,人们在经过惊恐之后还会有这些情况出现:注意力缺乏、血压增高、窒息、性冷淡、颤抖、紧张、冒冷汗、失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等。

事实上,现代医学认为,在高度紧张时很容易出现头痛,失眠,身体不适,疲乏易倦,心慌易怒,焦虑不安,紧张烦躁,恐惧担忧等症状,这些都是属于高度的紧张所引起的表现,过度紧张是一种心理因素,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如消化性溃疡,心脑血管疾病的增加等。

新冠虽然有一定的危害性,但是因为担心感染,或因害怕感染而恐慌的话,同样也会引发众多疾病。

而且过度担心,还会引发免疫力下降。事实上,从国际上2年的经验来看,新冠疫情并不可怕,可怕的在于因为恐惧疫情造成医疗挤兑。因此,需要平常心和放松心态看待疫情。

三、个人防护做好“三件套、五还要”!出现零星散发病例不要过度恐慌

2020年11月10日,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任吴立明,上海市总工会职工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娴,通过直播向大家分享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虽然时隔一年,在今年看来,这个话题更为重要。

王彤建议,面对新发的传染病,首先不要过度的恐慌。从今年年初以来,整个上海市民面对新冠肺炎都保持了比较良好的心态,既有适度的紧张,也比较理性,非常遵守政府的倡导、专业机构建议,非常配合做好自我防护。第二,也不要不当回事,传染病面前没有人是局外人。遵从专业机构的建议,全社会保持良好理性心态更有利于做好传染病防范。

今年疫情之下,学生也面临巨大压力。吴立明介绍说,“对学生来说,学生时代往往是养成良好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最重要时期,而且常常是小手牵大手,会在家庭当中引导整个家庭的健康生活方式。所以我觉得,无论是不是这次疫情,学生除了学好数理化之外,更要主动的从权威渠道学习健康卫生方面的知识,这样对自己未来生活当中如何去正确看待一些疾病发生、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不是单纯恐慌,而是需要理性。”

王彤表示,市民要加强秋冬季的个人防护,做好“三件套、五还要”。“三件套”即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五还要”则包括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还要遮挡、双手经常洗、窗户尽量通风。做好个人防护,能有效的防御、抵抗各种传染病,包括秋冬季很多常见的呼吸道传染。

总之,无须对新冠病毒过度恐慌!过度恐惧可导致多种疾病和不良后果,“三件套、五还要”是硬道理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