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乳腺增生离乳腺癌究竟有多远?警惕乳房的这些求救信号

廖宁 乳腺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但是当乳头开始流血、乳头里面出现一些黑色液体或棕色液体、或者在镜子中发现一侧的乳房出现凹陷,就要及时去看乳腺专科的医生”。廖宁教授同时指出,“不少女性误将乳房疼痛误以为是乳腺癌,比如在月经中期出现的乳房胀痛,是由于水和钠在处储留在乳房的乳管不能排除。还有一种像针扎一样的疼痛,往往伴随有精神压力大睡眠不佳,而这种疼痛通常不是来自乳房,而是属于神经性疼痛,这两类疼痛都不需要过度担心。”

  目前临床上可以找到一个毫米的乳腺癌,一个毫米的乳腺癌意味着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的感觉,所以要预防乳腺癌每年进行高质量的乳房体检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正确开展乳房体检与乳腺癌筛查?

  廖宁教授介绍称,美国癌症协会建议女性40岁开始,每年一次的钼靶检查;美国预防医学会则建议女性50岁开始,每两年一次的钼靶检查。由于亚洲女性与欧洲等地区女性生理结构上的不一致,因此针对女性开展的乳房体检是有区别的,对于年轻的亚洲女性来说,25岁开始应进行每年一次的乳腺B超检查。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亚洲女性,35岁开始每年一次的核磁共振是必须的

  “如果在乳腺B超中发现有肿块、囊肿等异常情况的时候,40岁以下亚洲的女性,我们也不建议做钼靶检查完成进一步的确认,而是采用核磁共振(MR)。”廖宁教授特别强调这一点,这是因为,钼靶检查是放射性的检查,对于年轻的乳房来说,特别是20多岁的育龄女性,乳腺组织非常致密,腺体组织没有退化,如果用钼靶检查,放射线穿透乳房的时候,就会被腺体所吸收,这样拍出来的钼靶照片不仅模糊不清,无法辨别肿块和腺体之间的区别,还让年轻女性白白摄入了很多射线,增加患癌的风险。

  钼靶检查对正在退化的乳腺是非常好的检查方法。射线能够通过退化的乳房,这时的乳房以脂肪组成为主,能够清晰看到存在乳房里面这些早期的恶性肿瘤征象。在针对不同病灶的时候,钼靶和乳腺B超有它不同的针对性的特殊性。钼靶检查对于以钙化为表现的形式的早期乳腺癌,诊断准确性是相对较高的。而B超看囊肿、肿块的能力比钼靶强,尤其是对一些特定肿瘤,如乳头状瘤。

  最后,廖宁教授呼吁广大女性要保持体重、保持运动、不要抽烟,尽可能地控制对酒精的摄入、定期进行高质量的乳房体检是远离乳腺癌的最好方式。

  附:廖宁教授的一天

20160602143447

  早上7:00,她已经在地铁上,在泛白的晨曦中赶到病房,开始她一天高负荷的工作......

  深夜11:15,地铁的站台,廖宁赶上最后一班地铁......

  对于廖宁,工作就像一列准时开启准点到站的火车,周而复始。

  无怨无悔、持续向前。

 

2016-06-02 14:18:06浏览4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头发很油是脂溢性皮炎吗
头发很油不一定是脂溢性皮炎。在日常生活中,头发呈现出油腻状态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不能简单地将头发油与脂溢性皮炎划等号。从头发油腻的成因来看,皮脂腺分泌旺盛是导致头发变油的重要因素之一。皮脂腺分布在毛囊附近,其分泌的油脂能够起到润滑和保护头发及皮肤的作用。然而,多种因素会刺激皮脂腺过度分泌油脂。例如,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奶油,会促使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皮脂腺的分泌功能,使得头发油脂增多。另外,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干扰内分泌平衡,同样可能导致皮脂腺分泌失调,造成头发油腻。这些因生活习惯导致的头发油,并不等同于患上了脂溢性皮炎。而脂溢性皮炎的诊断有着严格的标准。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除了头发油腻外,其典型症状还包括头皮出现红斑,红斑的边界相对清晰,上面覆盖着油腻性鳞屑或痂皮,严重时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而且,脂溢性皮炎往往具有一定的复发性,症状会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出现。仅仅头发油,若不伴有这些其他典型症状,很难判定为脂溢性皮炎。对于因生活习惯导致头发油的情况,建议患者保持饮食均衡,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高油脂、高糖分食物的摄取,如奶茶,有助于改善皮脂腺分泌状况。若头发油且伴有疑似脂溢性皮炎的症状,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准确诊断,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头皮脂溢性皮炎是怎么引起的
头皮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等方面,疾病因素则涉及马拉色菌感染、痤疮等。建议注意头皮清洁,选择合适的洗发水和护发产品,避免过度烫染头发,减少对头皮的刺激。一、非疾病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在头皮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脂溢性皮炎患者,那么个体患头皮脂溢性皮炎的风险会增加。遗传可能影响皮脂腺的分泌功能,使皮脂腺分泌旺盛,为脂溢性皮炎的发生提供了基础。2、饮食因素:长期食用高糖、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饮酒等,可能会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的皮脂。过多的皮脂会为马拉色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诱发头皮脂溢性皮炎。二、疾病因素:1、马拉色菌感染:马拉色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表面真菌,在头皮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头皮油脂分泌过多时,马拉色菌会大量繁殖,其代谢产物会刺激头皮,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头皮出现红斑、瘙痒、脱屑等症状。2、痤疮:痤疮患者通常伴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情况,头皮的皮脂腺也可能受到影响,导致皮脂分泌增加,进而诱发头皮脂溢性皮炎。此外,痤疮丙酸杆菌等细菌可能与马拉色菌相互作用,加重头皮的炎症反应。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头皮脂溢性皮炎好治吗
头皮出现脂溢性皮炎通常难以完全根治。但随着医学水平发展,患者可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和缓解症状。从发病机制来看,头皮脂溢性皮炎与皮脂腺分泌密切相关。头皮富含皮脂腺,当皮脂腺功能异常亢进,分泌大量皮脂时,可为马拉色菌等微生物的滋生创造温床。马拉色菌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这些脂肪酸会刺激头皮,引发炎症反应。然而,皮脂腺分泌受多种因素调控,包括内分泌系统、遗传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会导致疾病根源持续存在,难以彻底根治。?此外,头皮脂溢性皮炎的病情表现也增加了根治难度。患者常出现头皮红斑,伴有油腻性鳞屑,还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瘙痒。病情容易反复,即使经过治疗症状得到缓解,一旦遭遇诱发因素,如季节交替、环境变化或不良生活习惯再次出现,疾病就可能复发。同时,长期的炎症刺激还会改变头皮皮肤的结构与功能,进一步加大治疗难度。比如,炎症会破坏头皮的屏障功能,使其更易受到外界刺激,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彻底根治几乎难以实现。在治疗方面,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含有抗真菌成分的洗剂,如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等,抑制马拉色菌的生长,减轻炎症。还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以迅速控制炎症,但需注意其副作用,避免长期大量使用。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头皮脂溢性皮炎和毛囊炎的区别
头皮脂溢性皮炎和毛囊炎是两种常见的头皮疾病,二者在病因、症状、发病部位、检查方法、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方面存在诸多区别。1、病因:头皮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皮肤表面的马拉色菌等微生物的定植、皮脂分泌旺盛、个体的免疫反应等。毛囊炎主要是由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或病毒感染毛囊引起。2、症状:头皮脂溢性皮炎常表现为头皮出现红斑、油腻性鳞屑,可伴有瘙痒、灼热感,严重时可出现渗出、结痂。毛囊炎则以炎性毛囊性丘疹和脓疱为特征,中心有毛发贯穿,周围有红晕,可有疼痛感,脓疱破溃后形成黄痂。3、发病部位:头皮脂溢性皮炎主要累及头皮,也可累及面部、耳后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毛囊炎可发生在全身任何有毛囊的部位,但多好发于皮脂溢出旺盛的头皮、面部、颈部、外阴等。4、检查方法:头皮脂溢性皮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也可通过真菌检查、皮肤镜检查等辅助诊断。毛囊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病史,严重或反复发作的病例可进行脓疱液细菌培养。5、治疗方法:头皮脂溢性皮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使用抗真菌洗剂(如酮康唑洗剂)清洁头皮,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缓解瘙痒。毛囊炎的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是常用方法,若外用药物效果不佳,可口服抗生素。6、预后:头皮脂溢性皮炎经过合理治疗后,症状可得到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毛囊炎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可痊愈,少数可能遗留瘢痕。如果出现头皮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头皮清洁,避免过度搔抓,选择合适的洗发水,避免使用过于油腻的发蜡、发胶等产品。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