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刘家窑中医医院

心律失常患者千万不要进“五大误区”,哪类心律失常竟会不治而好

2023-08-20 10:48:44

A-A+

  立秋遇上末伏,逐渐变凉的时间点,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尤其是中老年朋友,体质相对较弱,非常容易出现‼️心慌、心悸、胸闷、气短、呼吸不畅、晕厥等症状,所以更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防治。

  中老年朋友对于立秋遇上末伏,不要进入以下这五大误区哦:

  误区一:不测血压、心率

  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变化会直接影响血管的健康状态。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时刻监控血压,对于尚未发现问题的老年人,也要每周测一次血压。

  同时也要检测心率及心律变化,尤其是有心律失常的患者。

  误区二:不注重防寒保暖

  在“秋老虎”这样的天气里,人们容易放松对寒凉的警惕性。特别是在夜晚,可能上半夜时还是闷热难当,但下半夜或凌晨时就有可能转凉。

  因此,早晚要注意加衣,及时盖被,防止受寒。

  误区三:经常熬夜

  睡眠时间减少或不足,会使高血压风险增加,睡眠时间越短,血压越容易升高。每天在下午1点-2点之间,躺下休息半小时左右,也有利于心脏健康。

  误区四:情绪不稳定

  在日常生活中,忌:大喜大悲、忧思过度以及惊恐、愤怒等情绪波动,会导致心跳不规则,引起各种早搏或心动过速等。

  因此心律失常患者要保持愉悦心情,遇事要心态平和,不钻牛角尖。

  误区五:吃得过于饱

  过饥、过饿,还有狼吞虎咽的情况下都容易引发心律失常,要尽量避免,应该每餐饭大概吃到七分饱。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便秘也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因此患者要注意调整饮食,多吃蔬菜,保持大便的通畅。

  焦虑情绪改善,心律失常不治而好

  情绪可以导致心律失常,尤其是功能性心律失常,也就说他本身并没有心脏的疾病,身体也没有其它的疾病,但是就是单纯的焦虑的情绪,长期的心理压力,就可以导致心律失常。

  这类心律失常的患者,他的病史,都有这个明显的焦虑情绪,比如说他总是容易莫名的担心害怕,心里惴惴不安,烦躁易怒、负面思维,看什么都不顺眼,他这样的人特别容易出现这个心律失常。这种心律失常我们叫做功能性的心律失常,也可能是房性的早搏,结性的早搏,甚至可能是室性的早搏,或者是窦性的心动过速,或者是阵发性的窦性心动过速,,所以强调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当前在临床上确实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那么是这样的心律失常如果你不考虑情绪的问题的话,你治疗效果是不好的,但是如果你考虑到情绪,从情绪入手治疗,那么心律失常就是不治而好。

  在此,提醒我们辩证要到正规的医院辩证了,不可随便辩证,耽误病情。有这方面的问题可咨询北京刘家窑中医院中医专家在线问答。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阅读全文
上一篇:出现这4种情况可能是颈动脉狭窄,避免颈动脉狭窄从预防做起 下一篇:引起心肌缺血的“三个”原因,一个小穴位帮你改善心肌缺血

相关阅读 特色医疗 MORE+ MORE+

医生团队 MORE+

来院路线

图文问诊

预约挂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