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刘家窑中医医院

心肌缺血不容忽视的“3大”表现

2023-08-19 15:55:59

A-A+

  近年来随着熬夜、外卖等不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人们的心脏健康正逐渐被消耗,甚至越来越多30岁左右的青年人,被诊断出心脏病,也开始不断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失常,不能维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肌缺血常常有以下三种表现:

  表现一:心前区疼痛

  患者过度劳累或者精神紧张时,可出现:胸骨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疼痛。发作时通常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表现,经过休息后可缓解。

  表现二:呼吸困难

  冠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是堵塞时。可出现:心慌、吸气障碍,胸闷、气短、呼气费力的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多发生于饱餐后、寒冷或饮酒后。

  表现三:咽喉痛

  多与运动有关,患者可出现咽喉痛伴有灼烧感、紧缩感。

  心肌缺血并不属于一种疾病,但会影响到心脏的正常功能和结构,如果长期心肌缺血,可能会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甚至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除了及时治疗,更重要的是预防,以下6个心肌缺血预防调理方法。

  1.合理饮食

  粗细粮合理搭配,应以低脂饮食为主,并增加植物性食物的摄入。

  2.劳逸适度

  体力消耗后应躺着或稍微抬起双腿坐着进行多次的休息,每次在二十分钟左右。

  3.睡眠充足

  一天的睡眠不应少于7-8小时。

  4.注意气候变化

  天气炎热要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冬季则应适时增添衣物,注意保暖。

  5.积极治疗原有疾病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导致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已确诊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有效的降压、降脂、降糖药物。

  6.按时进行体检

  三高疾病的人群,需要按时进行测量血压、检查血脂、测试血糖,定期检查心电图,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异常及早治疗。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阅读全文
上一篇:心绞痛的“五个类型”,你了解过吗? 下一篇:中医专家带你分析高血压的“6种”症型

相关阅读 特色医疗 MORE+ MORE+

医生团队 MORE+

来院路线

图文问诊

预约挂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