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童康儿童医院

错把“抽动”当捣蛋?济南童康抽动研究院

2024-03-15 16:37:25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

错把“抽动”当捣蛋?孩子确诊抽动症,家长可以怎么做?

不知大家有没刷到过短视频平台上流传着的一个温情的电影片段——《叫我名》里的小男孩布莱德患有一种怪病。

他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发出怪声(有时是脏话),同时伴有头部、颈部的不自主摆动,常常引来周遭同学异样的目光,一旦被周围人关注,便更是无法控制自己频繁发出声调高、分贝大的怪声。

被嘲笑、被排斥是他的日常,他也因此失去自信,不敢与人交往,不愿参加音乐会等集体活动。直至校长把他请到台上,给同学们分享他患有的这个特殊的病——妥瑞综合症,他才终被同学们理解,被同学们所接纳……

01 什么是妥瑞氏综合症?

妥瑞氏综合症(Tourette syndrome,TS)又称为抽动秽语症(简称抽动症),是一种儿童时期即发作的复杂的神经发育性疾病,以不自主的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的临床特征。常见的运动抽搐有眨眼、摇头、耸肩或者面部扭曲,发声抽动比如不时地清喉咙或者大喊,部分病人会不由自主地说脏话。患者中男生比女生数量多,两者比例约为3-4:1。

1663年,英国人William Drage首次报道了一例妥瑞氏综合症患者。1885年,法国Georges Gilles de la Tourette医生在《Archives de Neurologi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详细描述了9名患有“惊厥性抽搐障碍”的患者,并认为这是一个新的临床类别,后来妥瑞氏综合症便以他的名字命名。

Georges Gilles de la Tourette医生

如今,在世界范围内,该疾病的患病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约占%到1%之间,中国的患者据估计超过百万。患者的抽动症状通常在4到6岁之间出现,在10到12岁时症状为严重。大约79%的患者通常还伴随着其他并发症,比如强迫症(OCD)、注意力缺陷综合症(ADHD),少数患者会出现自闭症(ASD)的倾向。

曾患妥瑞氏综合征的名人

左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Dan Aykroyd, Wolfgang Amadeus Mozat, Howard Hughes和David Beckham。右图为著名新生代女歌手Billie Eilish。

妥瑞氏综合征的症状

由于大部分人对抽动症缺乏基本的认知,抽动症的患儿往往会因为异常的抽动症状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负、嘲笑和恐吓。这就有可能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妥瑞氏综合征症状随年龄变化图及其并发症

令人略感欣慰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的抽动症患者在青春期之后抽动症状会逐渐消失。不过,有些患者的抽动症状仍然会持续到成年时期,而且许多症状为严重的病例就出现在成年患者中。

02 妥瑞氏综合征的病因

妥瑞氏综合征的病因

有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在抽动症的病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显示在同卵双生的双胞胎中抽动症患病的一致率为53%-77%;而在异卵双生中一致率只有10%-23%。目前已经鉴定出一些与抽动症发生相关的基因遗传变异,包括HDC、ALITRK1、ASH1L等基因的突变与抽动症的发病相关。除了遗传因素之外,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损伤、神经递质系统异常、免疫、感染和环境等后天因素也和抽动症的发病相关。疑似的抽动症生物学机制主要涉及纹状体内神经细胞突触的异常。

神经细胞(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内约含1000亿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相互联系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负责支配和控制人类的行为,同时也是学习和记忆的基础。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传递信息。

我们生活中做的一系列动作比如喝水、打篮球等都离不开基底神经节(Basal ganglia)的调控。基底神经节由位于大脑皮层下一群神经元聚集的核团组成,纹状体是基底神经节中的核团。纹状体主要接收来自大脑皮层通过突触传递来的运动计划,接下来通过两条通路对这些信息做进一步的加工。之后,纹状体将这些加工整理后的信息做出允许启动和终止运行的命令,通过神经元的突触传递给丘脑并传送回大脑,从而将这些机体运动的大脑内计划付诸实施。除了调节运动之外,纹状体也和奖赏环路、认知功能相关。纹状体神经元和突触出现异常通常会导致一些运动相关的疾病。例如,亨廷顿疾病就是由于纹状体中出现神经元凋亡所导致的。

另外,抽动症也被认为和纹状体中神经递质的异常分泌密切相关。

在抽动症相关的神经递质研究中,多巴胺很受关注。多巴胺属于儿茶酚胺类递质,在运动控制、情绪调节和学习记忆等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研究显示抽动症患者相比正常人其纹状体中多巴胺递质的释放出现明显地升高,因此临床上一些多巴胺受体抑制剂类的药物比如氟哌啶醇可以通过降低多巴胺与受体的结合缓解抽动症患者的抽动症状。

另外,突触结构出现异常也可能导致神经发育性疾病的发生。小孩在出生之后,突触结构的密度在5岁左右到达顶峰,这与抽动症患者抽动症状出现的年龄相吻合。

皮层-纹状体-丘脑-皮层环路

03 如何针对性地治疗抽动症?

抽动症常见于儿童,其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同时可以配合行为、心理等治疗。抽动症是一种以进行性发展的、不自主的、突发的、无节律性的多部位、形式多样的运动抽动,同时伴有一种或多种爆发性发声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抽动症多发病于3~15岁的孩子,平均起病年龄为7岁,男孩更多见。

抽动症是怎么治疗的?

0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是帮助小儿抽动症患者康复、缓解病情的,如氟哌啶醇、氯硝安定、硫必利、可乐定贴片、肌苷等,这些药物主要是治疗精神方面症状,能消除患者的不自主运动,消除或者减轻相关精神症状。采取药物治疗是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自己不要盲目用药。

02.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是抽动症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松弛训练、抑制练习、集结练习等。这需要家长协助下,使抽动症患儿学会自己克服抽动症状,当患儿抽动症状有所减轻时,家长给予奖励和鼓励,这样能增强治疗效果。

03.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家长、身边周围人群的积极参与配合,不要给予患儿精神上的压力和负面刺激,用鼓励、关心、信任的态度去支持患儿日常康复工作,从而在精神上减轻患儿负担。

04,孩子确诊抽动症,父母可以怎么做?

有的家长把孩子的挤眉弄眼、摇头耸肩当成调皮捣蛋,不放在心上,结果错过的治疗时机。

有的家长对抽动症一知半解,当发现孩子有皱鼻、伸舌、舔唇等不良习惯后,就杞人忧天过分担心,甚至错误判断。

有的家长确诊孩子患了抽动症之后,惶惶无措,不能正确选择治疗手段从而延误治疗。这些都是错误做法,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不要责怪孩子坏毛病

孩子若有抽动症状,不要责怪也不要一味提醒,应采取良好的教育方式,为儿童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因为抽动症的发生除生理和环境因素外,现在更多的孩子是心理精神因素所致。

2、注意饮食

在饮食方面,应科学合理喂养,少吃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和碳酸饮料,多摄入新鲜蔬菜、当季水果、坚果、豆制品、鱼类等优质蛋白和富含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品,纠正偏食及嗜食辛咸酸辣厚重之味。

3、及时治疗

抽动症儿童应早期治疗,治疗不及时,可能会越来越严重。随着病症加重病程加长,孩子的不良习惯将越来越难以治疗和纠正,可发展为成人后的习惯性动作,有的可能导致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甚至伤害自己。因此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异常行为,应及早诊治,治疗越早,恢复就越快。

面对抽动症孩子

家长应该做到以下方面:

一、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想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么压力、压力从何而来。

只有父母肯放下把心交给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给父母。这样,你才能了解孩子心理压力的真实情况,才能够针对问题帮助他们。

二、帮助孩子面对恐惧

有时孩子会因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比如不自觉耸肩、眨眼、做怪动作或发出怪声遭到嘲笑、孤立,而感到恐惧、不知所措。

这时,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让他勇敢接受自己的病症。

不要因为自己的特殊性感到自卑和恐惧,告诉他,即便跟别人不一样,但爸妈一样爱你,会陪着你一起面对。 

三、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

你小时侯一定也遇到过和孩子类似的困惑,当时是怎样对待的或现在遇到了难题是怎样处理的,这些都可以用孩子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孩子分享。

孩子知道了父母原来也常常会面对压力和烦恼的时候,他们对父母所说的话就比较容易听进去了。也就是所说的共情的力量吧!

四、不要被孩子的抽动症状所绑架

当然,在教养抽动症孩子时,除了关心他的抽动症状之外,其三观及是非观念的养成更为重要。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的抽动症状,而过于迁就孩子。

我们应该把他们看做正常孩子一样,日常管教也是一样,当孩子做出过分或错误的行为时,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批评。批评也可提高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展开更多
举报/反馈
推荐专家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
济南儿科医院、济南儿童医院、济南血管瘤医院
联系电话:0531-81301111
医院地址:济南市市中区济微路125-7号
取消
在线预约 立即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