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毛囊炎?
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是由细菌或真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
一、致病原因
感染性因素:
细菌感染:大部分的毛囊炎都和感染有关系,比较常见的是细菌性毛囊炎。正常情况下,皮肤的表面存在一些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当皮肤和毛囊受到损伤刺激或者毛囊发生淤滞时,细菌就会进入皮肤内部感染毛囊,引起细菌性毛囊炎。
真菌感染:毛囊炎也可能由真菌感染引起,比较常见的是马拉色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马拉色菌是人体正常的寄生菌,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广谱抗生素的情况下,会导致这种菌在毛囊内大量繁殖。马拉色菌的脂肪分解酶可将毛囊部位的甘油三酯分解成游离脂肪酸,造成毛囊口堵塞,引发炎症反应。
非感染性因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过敏反应、螨虫寄生、经常穿不透气衣物、药物因素(如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或抗生素)等,可能会增加毛囊炎的发生风险。
二、临床表现
早期毛囊感染表现为丘疹,随后演变成丘疹性脓疱,周围伴有炎症性红晕。
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脓疱,其内含有白色或黄白色的脓液,破裂后会流出脓血,随后结痂。
毛囊炎好发于皮脂腺或汗腺丰富的部位,如前胸、后背、面部等。皮损主要表现为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小丘疹,且丘疹会逐渐增大,后期可长到粟粒大小。
部分患者会有轻度的皮肤疼痛,也可能伴有瘙痒的症状。若毛囊炎分布的部位广,且不注意卫生引起进一步的感染,患者可有发热的表现。
三、治疗方法
抗生素类药物:适用于细菌感染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或者口服头孢呋辛、头孢氨苄或多西环素等。
抗真菌药:适用于真菌感染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酮康唑乳膏或洗剂等,或者口服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等。
在治疗过程当中,患者还应该注意加强皮肤的护理,避免皮肤过干、过湿或温度过高,同时保证皮肤的清洁,有利于减轻皮肤炎症,促进疾病康复。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