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控制:远离过敏原,守护呼吸健康
1. 家居环境清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家居环境其实隐藏着许多可能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比如尘螨,这种微小的生物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像我们的床铺、沙发、地毯等地都是它们的“聚集地”。郑继红医生指出,定期通风换气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的关键,建议每天至少开窗通风 2 - 3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床单、被套这些与我们密切接触的物品,每周要用热水清洗,水温在 55℃以上,这样能有效杀死尘螨。同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等易积尘物品,如果实在喜欢毛绒玩具,可以选择可水洗的,并定期清洗。从中医角度来看,郑继红医生强调:“中医认为‘宿痰伏肺’是哮喘的根源,尘螨、霉菌等外邪易引动伏痰,诱发发作。” 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就是减少外邪入侵的重要防线。
2. 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
除了尘螨,还有许多刺激性物质也会对哮喘患者的呼吸道造成伤害。吸烟是众所周知的有害行为,对于哮喘患者来说,自己戒烟以及远离二手烟尤为重要。厨房油烟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做饭时尽量打开抽油烟机,减少油烟在室内的残留。新装修的房子,一定要充分通风散味后再入住,因为甲醛等化学物质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哮喘发作。花粉季对哮喘患者来说是个挑战,花粉在空气中飘散,很容易被吸入呼吸道。所以在花粉季外出时,一定要佩戴防花粉口罩。如果是过敏体质者,郑继红医生建议进行过敏原筛查,了解自己对哪些物质过敏,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护。
二、饮食调理:健脾润肺,增强体质
1. 宜食与忌食原则
饮食对于哮喘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患者增强体质,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哮喘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郑继红医生指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所以健脾润肺是饮食调理的关键。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可以多摄入一些具有健脾润肺功效的食物,比如山药,它性温味甘,有补中益气、补脾胃、益肺等功用,含有丰富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莲子也是不错的选择,它能养心安神、益肾涩精、健脾止泻,对于哮喘患者来说,既能增强体质,又能改善睡眠质量。百合则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无论是鲜百合还是干百合,都可以用来煮粥、炖汤。在冬季,天气寒冷,人体的阳气相对较弱,此时可以饮用黄芪党参乌鸡汤来增强体质。黄芪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党参可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两者与乌鸡一起炖煮,既能补充营养,又能提高免疫力,减少哮喘发作的几率。
同时,哮喘患者在饮食上也有一些禁忌。生冷油腻的食物,如冰淇淋、油炸食品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从而加重哮喘症状。海鲜发物,像虾蟹这类食物,是常见的过敏原,许多哮喘患者对其过敏,食用后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大蒜等,会刺激呼吸道,加重气道炎症,使哮喘患者的咳嗽、气喘等症状加剧。
2. 食疗方推荐
在哮喘的缓解期,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食疗方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玉屏风散是中医预防体虚感冒的专方,将黄芪、白术、防风按一定比例搭配,用来煮粥,能够起到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增强人体的卫外功能,减少外邪入侵的机会,从而降低哮喘发作的频率。具体做法是取黄芪 10 克、白术 8 克、防风 10 克,用纱布包裹,煎煮取汁,然后与粳米 50 克一起煮粥,趁温热食用,每日 1 次,连续食用 5 - 10 日 。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伤肺,此时可以食用银耳雪梨羹来滋阴润肺。银耳富含胶质,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雪梨则有生津润肺、清热化痰的效果,两者搭配,再加入适量冰糖调味,既能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干口渴、咳嗽等症状,又能为哮喘患者补充营养。制作方法很简单,先将银耳泡发,撕成小朵,雪梨去皮去核,切成小块,然后将银耳和雪梨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至银耳软烂出胶,然后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即可。
三、日常习惯:适度运动,规律作息
1. 科学锻炼
对于哮喘患者来说,适度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还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郑继红医生指出,哮喘患者应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八段锦、太极拳、游泳等。八段锦是我国传统的健身功法,动作柔和缓慢,能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太极拳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圆活连贯,可使全身各部位得到锻炼,增强呼吸功能。游泳是一项对哮喘患者非常友好的运动,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的负担,同时在游泳过程中,呼吸节奏的调整有助于锻炼呼吸肌,提高肺活量。不过,哮喘患者在运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建议,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换气,因为过度换气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拉伸也至关重要,热身可以帮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状态,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拉伸则能缓解肌肉疲劳,促进身体恢复。
除了上述运动项目,郑医生还特别推荐了呼吸吐纳法,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是指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 2 倍左右,这样可以增加气道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闭合,改善肺通气功能。腹式呼吸则是通过膈肌的上下运动来增加肺的通气量,患者可仰卧,放松全身,将一只手放在腹部,另一只手放在胸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天坚持练习 10 - 15 分钟,长期坚持能有效增强肺功能,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
2. 季节养生策略
中医讲究顺应四时,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养生方式,对于哮喘患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春季万物复苏,阳气升发,但也是哮喘的高发季节。此时气温多变,风邪较盛,哮喘患者要注意防风防寒,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同时,春季花粉较多,过敏体质的患者要尽量减少外出时间,尤其是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如上午 10 点至下午 4 点。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佩戴防花粉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洗鼻腔和面部,更换衣物,减少花粉的残留。
夏季阳气旺盛,人体的经络气血运行也通畅,此时利用三伏贴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温阳化饮、增强体质的作用。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 的特色疗法,它是将白芥子、细辛、甘遂等具有温通作用的中药研成粉末,用姜汁调成糊状,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如肺俞、定喘、膏肓等,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气血的运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哮喘的目的。除了贴敷三伏贴,夏季还可以适当服用一些中药来调理身体,比如用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等药材泡茶饮用,能够益气养阴,增强体质。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伤肺,哮喘患者要注意润燥养肺。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雪梨、芝麻等,这些食物具有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避免呼吸道过于干燥。同时,秋季早晚温差较大,要注意保暖,防止寒邪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