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孤独症的患者因为其行为像星星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孤独症不仅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也给家庭带来了负担,了解孤独症的表现,有助于家长早发现、诊断和干预,为此整理了孤独症的重要表现,来帮助家长参考、交流。济南童康儿童医院是一家正规的医疗机构,在儿童抽动症、学习困难等疾病的诊疗上专业有基础。
孤独症的10个重要表现基于国际诊断标准(如DSM-IV、ICD-10)及相关研究证据,可归纳如下:
1、社交互动障碍
缺乏或异常的视线接触、面部表情及身体姿势调节。
难以建立与年龄相符的同伴关系,表现为孤立或社交退缩。
缺乏情感共享,如无法通过语言、手势或表情与他人分享兴趣或快乐。
2、沟通缺陷
语言发展延迟或完全缺失,且无法通过手势(如指向)补偿。
刻板或重复性语言,如鹦鹉学舌(模仿他人话语)、代词颠倒(如用“你”代替“我”)。
难以发起或维持对话,语言使用缺乏灵活性。
3、限制性、重复性行为与兴趣
对特定主题或物品的异常专注,如对路线、数字、机械部件过度感兴趣。
刻板动作,如手部摆动、身体摇晃、旋转或重复拍打。
坚持固定的日常程序或仪式,对微小变化表现出强烈抗拒或焦虑。
4、感官敏感性
对感官刺激(声音、光线、触觉等)反应异常,可能表现为过度敏感(如捂住耳朵逃避噪音)或迟钝(如对疼痛无反应)。
5、游戏与想象力缺陷
缺乏想象性游戏,如不会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
玩具使用方式刻板,如只排列物品而不按功能玩耍。
6、非功能性注意细节
持续关注物体的非功能性部分(如玩具车轮的转动而非整体功能)。
7、情绪与情感表达异常
情感反应与情境不符,如受伤时不会寻求安慰,或缺乏同理心。
8、执行功能困难
任务转换困难,如固执于当前活动,难以适应新指令。
错误监控能力弱,导致重复犯错(如执行功能理论相关表现)。
9、运动协调问题
粗大或精细运动技能延迟,如走路笨拙、握笔困难。
异常姿势或步态(如踮脚走路)。
10、认知与适应能力差异
可能伴随智力发展不均,如某些领域(记忆、计算)超常,但社交和语言能力滞后。
适应性行为(如自理能力)显著落后于同龄人。
补充说明:
上述症状通常在3岁前显现,但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存在个体差异。
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孤独症患者大脑结构(如杏仁核、前扣带回皮层)和功能连接异常可能与重复行为、社交障碍相关。
感官敏感性和执行功能问题可能加剧焦虑症状,尤其在环境变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