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医4个妙招赶走小儿腹痛元凶

  功能性腹痛是指以胸骨以下、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胃肠病,其中以脐周疼痛最为常见。功能性腹痛与胃肠道的器质性病变无明显联系,具有反复发作性和长期持续性的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年轻的父母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令人头痛的状况,宝宝总是毫无原因地突然出现肚子痛,疼痛持续一段时间后可自行缓解,没几天又会发作,甚至一天发作数次,去医院做了各种检查,医生说是肠系膜淋巴结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一般不予治疗。这种令父母们一筹莫展的腹痛,在医学中就称之为“功能性腹痛”。

  什么是功能性腹痛?

  功能性腹痛是指以胸骨以下、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胃肠病,其中以脐周疼痛最为常见。功能性腹痛与胃肠道的器质性病变无明显联系,具有反复发作性和长期持续性的特点。这种腹痛多发生于2岁以上的宝宝,其中以学龄前的宝宝最为常见,并且女孩的发病率高于男孩。

  功能性腹痛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但是经常性的腹痛降低了孩子的生活质量,严重者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现象,从而影响孩子的食欲,这样就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了,所以功能性腹痛一直深深困扰着很多父母。

  找出腹痛的元凶

  引发宝宝功能性腹痛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体质敏感、心理因素和饮食不节。

  1.体质敏感 部分孩子体质虚弱或较为敏感,多于站立过久或食用鱼虾蛋奶等易引发过敏的食物后出现腹痛,这类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应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并尽量避免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2.心理敏感 有些孩子的心理较为敏感,在紧张与压抑时便很容易出现腹痛。这类孩子应在日常的教养中注意方式与方法,并适时进行心理疏导。

  3.饮食不节 小儿饮食不知自节,加之婴幼儿时期脾胃比较虚弱,如食用过多瓜果、冷饮等生冷食物、肉蛋海鲜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进食过量也会导致腹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搭配及进食的量。

  中医药巧治腹痛

  中医中药在防治孩子发生功能性腹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我们就和家长们一起,学习一下这些小方子,希望可以对孩子的腹痛有所帮助。

  健脾温中散寒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常常由风寒之气侵袭或过食生冷引起腹痛的孩子。

  症状表现 腹痛喜暖,喜揉按,遇冷或食生冷后加重。孩子精神倦怠,面色常常偏白或偏黄,没有光泽。大便偏稀。

  选用方药

  1.党参12克、桂枝6克、干姜3克、柴胡6克、吴茱萸6克,加红糖,水煎服,每日1剂。

  2.桂枝9克、甘草6克、芍药18克、大枣 4枚、生姜3片、饴糖2块,水煎服,每日1剂。

  3.中成药可选用理中丸口服,也可以选择复方丁香开胃贴或暖脐膏贴脐外敷。

  饮食疗法

  1.红枣粳米粥 酌量选用优质大红枣,去核洗净、切开,与粳米同煮至黏稠。出锅前加少许生姜丝,温服,可根据口味适量加入红糖。

  2.扁豆山药粥 取扁豆、山药适量,洗净,山药切块,加粳米,以文火煮至黏稠,食用时加少许红糖,温服。

  3.生姜苏叶饮 生姜丝少许,苏叶3克,葱白1段,加红糖煮水,代茶饮,温服。这道茶饮尤其适宜有风寒感冒症状的腹痛孩子。

  4.砂仁粥 砂仁或砂仁粉3~5克, 生姜切片,选3~5片, 与粳米同煮至黏稠。可根据口味用香葱、油盐或红糖调味,温服。

  在生活中,父母应尽量避免宝宝受凉感寒,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服。同时适当控制宝宝的饮食,减少冷饮、生食的摄入,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不可让宝宝食用过多的冷饮、生食,更不能让宝宝直接食用刚从冰箱里拿出的食品、饮料。选食瓜果时,应注意与时令气候相合,减少反季节瓜果的食用。

  理气止痛法

  这种方法多适用于腹痛与心理因素相关的孩子。

  症状表现 孩子经常腹痛腹胀,心情不佳或压力较大时加重,孩子食欲较差,可有嗝气或叹息,大便不畅或时干时稀。

  选用方药

  1.陈皮6克、柴胡6克、川芎6克、香附6克、枳壳3克、芍药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2.柴胡6克、芍药9克、枳壳6克、炙甘草6克、元胡9克、炒谷芽9克,水煎服,每日1剂。

  饮食疗法

  香附萝卜饮 白萝卜适量洗净,切块,于沸水中煮熟捞出,晾晒半日。食用时加入香附6克,蜂蜜少许,用小火煮沸调匀,温服。

  妈妈看这里

  对于出现这种腹痛的孩子,应以心理干预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父母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避免过于紧张、担心,消除自身的心理负担。平时注意观察宝宝的性格及情绪,了解其生活、学习中的困扰,特别是宝宝在父母管辖之外时的情况。减少批评次数,尤其不要在进餐时责骂宝宝。

  消积止痛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因进食过量或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后导致腹痛的孩子。

  症状表现 腹痛腹胀,拒按,孩子食欲差,进食后腹痛加重,便后腹痛消失或减轻,大便臭秽。入睡后睡不安稳,有时口中会有气味酸臭的现象。

  选用方药

  1.苍术9克、陈皮9克、厚朴6克、砂仁6克、香附9克、枳壳9克、山楂9克、神曲9克、麦芽9克、白芍9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2.木香6克、槟榔6克、沉香6克、乌药6克、党参3克,水煎服,每日1剂。

  3.中成药可选用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四磨汤口服液等。

  饮食疗法

  1.山楂蜜饯 山楂500克洗净,去掉果核,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水,煮至呈糊状时加入蜂蜜250克。搅拌均匀后,再以小火稍煮片刻,收汁装瓶备用,根据需要随时食用,对肉食积滞所致的腹痛效果较好。

  2.荸荠萝卜饮 生荸荠20个,白萝卜250克共同洗净榨汁,加热后温服,可根据口味加入适量冰糖或蜂蜜。

  3.陈皮龙眼苹果茶 陈皮6克,龙眼20克,苹果1个同洗净,苹果削去外皮,切成小方块或捣烂,一起放入保温杯中,注入沸水,约半小时后即可饮用。

  妈妈看这里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格外注意控制宝宝的饮食,既不要让宝宝一次进食过量,也不要食用太多肉蛋海鲜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孩子的日常饮食应以谷物为主,约占其饮食比例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另外百分之三十为搭配合理的蔬菜、水果、肉蛋奶及海产品,注意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素食物的摄入,避免摄入过多的高蛋白、高脂食物,更不要依宝宝个人喜好来选择饮食。

  摩腹法

  下面,我们再给家长们介绍一种可缓解腹痛的简单按摩方法。

  1.家长先摩擦双手,把双手搓至温热,令宝宝取仰卧位,暴露腹部皮肤。

  2.将手掌轻放在宝宝脐周部位,以掌部或四指指腹着力,于脐周顺时针作环形摩动,摩至腹壁微红或腹部透热为度。

  此种疗法不涉及药物,比较温和安全,对于腹胀、大便秘结也有一定疗效。

  西药来帮忙

  1.谷维素配合维生素B6 谷维素每日3次,每次10毫克,或按患儿的年龄酌量口服。维生素B6每日2次,每次10~50毫克,或按患儿的年龄酌量口服。

  2.妈咪爱散剂 2岁及2岁以下小儿,每次1克,每日2次,冲服;2岁以上患儿,每次2克,每日2次,冲服。

  3.乳酸菌素片 每日3次,每次0.4~0.8克,根据患儿的年龄酌量口服。

  若孩子在腹痛的同时还伴有腹泻,可在腹泻期间合用思密达口服。

  如果您的宝宝经常有腹痛的现象但没有确诊为功能性腹痛,或者应用以上方法不能缓解时,还是应该去正规医疗机构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确定引起腹痛的真正原因,看看是否是存在器质性病变,并且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正规治疗,以防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2014-11-19 01:17:40浏览3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胰岛素峰值延迟是胰岛素抵抗吗
胰岛素峰值延迟可能是胰岛素抵抗,也可能不是胰岛素抵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1、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峰值延迟是指患者胰岛素的降糖效果降低,导致血糖升高的情况。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同时伴有胰岛素峰值延迟,则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引起的,因为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胰岛素降糖效果下降。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阿卡波糖等药物进行治疗。2、不是胰岛素抵抗如果患者未患有糖尿病,且体内其他指标正常,只是出现胰岛素峰值延迟,则可能不是胰岛素抵抗引起的。可能是患者近期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高血糖等因素导致的,建议患者可以调整饮食,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蛋糕等。同时,患者也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此外,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也可能导致该症状的出现,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或者是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一般经过一段时间后,胰岛素峰值延迟的情况会得到改善。建议患者平时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骑行等,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同时,患者也要注意监测血糖,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胰岛素抵抗在中医里属于什么情况
胰岛素抵抗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的稳定。通常情况下,胰岛素抵抗在中医里属于脾虚、气虚、肾虚、痰湿、湿热等情况。1、脾虚脾虚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生化不足,不能将血液中的葡萄糖等物质转化为能量,从而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患者会出现口干、口渴、消瘦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2、气虚气虚是由于元气不足,导致身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补中益气丸、四君子汤等药物进行治疗。3、肾虚肾虚是由于肾脏的精气不足,导致身体的生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患者会出现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头晕耳鸣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4、痰湿痰湿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导致体内津液不能正常输布,患者会出现咳嗽痰多、舌苔白腻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二陈丸、六君子丸等药物进行治疗。5、湿热湿热是指湿热蕴结体内,脏腑经络运行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患者会出现身体困倦、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龙胆泻肝丸、甘露消毒丸等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