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秋冬时节五类人适合膏方进补

  秋冬季节气温低,气候变化快,尤其是北方地区,风大且多,人很容易感受邪气而患病。有慢性病的患者经过相对平静的春夏季节之后,可能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所以在秋冬季节,如何预防疾病发生和加重显得尤为重要。

  秋冬,养生好时节

  在中医理论里,秋冬季节不仅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季节,也是养生的好季节。因为在秋冬季,较低的气温预示着人们会减少剧烈运动,从而降低了对营养的消耗。这两个季节储存好了“养分”,就可以应对来年春夏两季的消耗,从而保障一年的幸福健康。所以古人有云“冬季进补,来年打虎”。服用膏方就是人们储存养分的一个途径。

  膏方是一种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就是把传统的中药加工成膏状,在寒冷的秋冬季节服用,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这种养生方法从古代就开始了,现存最早的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方的记载。古代达官贵族也多用膏方养生,慈禧太后更是每年冬季都会服用一些膏方,以便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到了近代,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膏方养生率先在东南沿海地区盛行,受到人们的热捧。

  五类人适合膏方进补

  膏方强调“补”字,因此并不适合所有人,其适用人群主要分为以下五类。

  亚健康状态者。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日趋增快,社会压力不断增大,导致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长期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日积月累,最后发展成亚健康状态。这类人群常有失眠、烦躁、多梦、记忆力下降以及食欲差等症状,但经过医院检查没有明显的疾病,平时无慢性疾病,但易感冒,长期劳累或压力负担过重,导致身体虚弱。针对这一类人群,可以根据身体不同的功能偏差进行调理。服用膏方可以调节这种偏差,达到阴阳平衡,改善人体的机能状态。如果有失眠的症状,可以服用养心安神之类的膏方;如果平时比较烦躁,可以服用舒肝解郁的膏方;如果出现记忆力下降,可以服用一些补养脑髓的药物;如果经常感冒,可以服用补充人体正气的膏方。

  中老年人群。中老年人面临着身体素质由盛到衰的自然转变规律,身体各个器官也出现了逐渐衰老的迹象。中老年人往往是容易被疾病侵犯的人群,中老年阶段也是人生最应该注意养生保健的阶段。由于现代人生活规律存在很多缺陷,所以出现了很多“高”人,造成人体抗病能力下降,久而久之,可发展成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状态,甚至出现冠心病急性心梗中风偏瘫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英年早逝者不乏其人。根据人体的发生发展规律,对人体进行调补是中医养生的优势所在。中老年人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请相关专家辨证开方。

  早衰人群。由于先天的缺陷,部分人的身体素质从出生时起就不是很好,稍微长大又出现“未老先衰”的迹象。这类人群常常表现为办事效率低下、心智发育不成熟以及提不起精神等,同时还会有一些脏器老化等表现。这类人群需要服用膏方进行调理,达到补益养精的作用。中医药膏方养生法则里的龟苓膏、养元膏等都是常用方。

  慢性疾病人群。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人,如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胃炎慢性肾炎、贫血、神经衰弱,以及手术后、出血后、大病重病后、产后身体虚弱需要康复的人群,在急性期过后,症状比较稳定时,可以运用膏方进行调理,尤其是在冬令季节,可以一边治病,一边应用膏方调补,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更为有效。这类人群可以根据自己所患疾病,找相应专家开个体化的膏方进行调理。

  某些儿童。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经常感冒、咳嗽、或多次患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肺炎、间质性肺炎等。支气管哮喘儿:平时经常打喷嚏、流清涕,出现皮肤湿疹、瘙痒或伴有其他过敏症状。生长发育迟缓儿:形体瘦弱、矮小,食欲不振,自汗盗汗,遗尿等。其他疾病的康复期儿童,如患有慢性胃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心肌炎后遗症等。

  膏方虽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服用,以下几类人群不需要服用膏方:青少年体质健壮者;急性疾病和有感染者;慢性疾病发作期和活动期;胃痛、腹泻、胆囊炎、胆石症发作者;慢性肝炎、转氨酶很高者;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很高者。

  服用膏方,记住四要点

  一人一方。由于膏方养生要持续一至两个月,若用药不慎,就会出现偏差,所以膏方养生最重要的是不同人服用不同方子,即一人一方。

  得急性病时停服。膏方可以冲服、调服、含化。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一袋,应空腹服用。脾胃功能不好者,饭后1小时左右服用;治失眠的药睡前服用。如果有急性病,则暂停服用。

  忌口。忌烟酒,不宜喝咖啡、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忌生冷滑腻之品,少食油腻、海鲜;忌食萝卜、莱菔子、红茶、绿茶;不能与牛奶同服。

  低温储存。宜储存在陶瓷、玻璃制品中,不宜用铝制容器。现在各大医院膏方多采用真空包装,须存放在通风低温之处。

63
2014-10-29 01:40:25浏览6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皮肤痒一抓就红一片,起疙瘩用哪些药
针对皮肤出现瘙痒症状,并在搔抓后出现红疹和疙瘩的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物、抗真菌药物、中成药进行治疗。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专业的诊断和治疗。1、抗组胺药物:对于由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瘙痒和红疹,抗组胺药物是首选治疗方案。这类药物能有效抑制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常用药物包括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使用时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嗜睡、口干等,并遵循医嘱进行剂量调整。2、糖皮质激素药物:当瘙痒和红疹症状严重时,糖皮质激素药物可发挥显著的抗炎和止痒作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是常用的外用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局部涂抹。对于全身症状严重的患者,也可考虑口服糖皮质激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3、抗真菌药物:若皮肤瘙痒和红疹由真菌感染引起,如体癣、股癣等,应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盐酸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胶囊等药物能有效杀灭真菌,缓解症状。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确保疗程足够,以避免病情反复。4、中成药:如润燥止痒胶囊、防风通圣丸等,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帮助缓解皮肤瘙痒症状。针对皮肤痒一抓就红一片、起疙瘩的情况,除了上述药物治疗外,还应注重日常护理和预防。建议患者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或化妆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同房后用纸擦外阴有淡红色血正常吗
同房后用纸擦外阴有淡红色血是否正常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如处女膜破裂、处于特殊生理时期或者性行为过于激烈等,也可能是由疾病因素引起,如阴道炎症、宫颈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一、正常生理现象:1、处女膜破裂:对于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女性,处女膜破裂可能导致少量出血,血液通常呈淡红色。这种出血一般量不多,可能仅在擦拭时发现淡红色血迹,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行停止,也不会伴有其他明显的不适症状。2、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如果女性处于排卵期或月经前后,同房后也可能出现淡红色血迹。这些时期子宫内膜已经开始准备脱落或还未完全修复,性行为的刺激也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导致少量出血。这种情况引起的出血一般也较少,且可能会伴有轻微的腹部不适,但通常不会有严重的疼痛等症状。3、性行为过于激烈:当性行为过程中动作过于粗暴、激烈时,可能会对外阴、阴道等生殖器官造成一定的摩擦损伤。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擦拭时有淡红色血的情况,可能会伴有轻微的疼痛或不适感,但一般损伤不严重,出血会逐渐停止,身体也会自行修复。二、疾病因素:1、阴道炎症: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阴道黏膜在炎症的刺激下会变得脆弱、充血,同房时的摩擦容易导致黏膜破损出血,从而出现擦拭有淡红色血的现象。同时,还可能伴有阴道瘙痒、白带增多、异味等症状。2、宫颈病变:常见的有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癌等。宫颈炎时,宫颈表面的柱状上皮外翻,受到性生活的刺激后容易出血;宫颈息肉是宫颈管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赘生物,质地较脆,同房时触碰容易引起出血;而宫颈癌则是由于宫颈细胞发生癌变,组织变得脆弱,性生活也可能导致出血。这些情况除了同房后出血外,还可能有白带异常、腹痛、接触性疼痛等症状。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如盆腔、卵巢等。同房时可能会刺激到异位的子宫内膜,导致其出血。患者通常还会伴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针对同房后擦外阴有淡红色血的情况,如果是偶尔出现一次,且出血量少,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以先观察,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但如果这种情况频繁出现,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为什么说脚气是养生病
脚气并非所谓的养生病,这一说法并不准确。脚气医学上称为足癣,是一种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其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病理性状态,而非养生的表现。足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等真菌引起,这些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长繁殖。当足部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如穿着不透气的鞋子、袜子,或足部多汗时,真菌就容易侵入皮肤,引发足癣。足癣通常表现为足部皮肤瘙痒、脱皮、出现水疱或糜烂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因为瘙痒而抓破皮肤,导致继发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在症状方面,足癣可细分为多种类型,如水疱型、间擦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水疱型足癣主要表现为足部出现小水疱,伴有瘙痒;间擦糜烂型则多见于足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剥脱后可见潮红糜烂面;鳞屑角化型则主要表现为足部皮肤干燥、粗糙、脱屑,甚至皲裂。不同类型的足癣症状各有特点,但均由真菌感染引起,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足癣的方法主要包括局部用药和口服药物。局部用药方面,可以遵医嘱选择抗真菌药膏或喷剂,如酮康唑乳膏,直接涂抹在患处,以杀灭真菌并缓解症状。口服药物则适用于病情较重或局部用药效果不佳的患者,常用的有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穿不透气的鞋子和袜子,以减少真菌的生长环境。针对足癣这一疾病,建议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同时,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是预防足癣的重要措施。通过科学的治疗和预防,可以有效控制足癣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晓茹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养生茶有哪些
养生茶种类繁多,包括菊花茶、玫瑰花茶、金银花茶、陈皮茶、荷叶茶等。在选择养生茶时,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和需求来决定。例如,体质偏寒的人应避免过多饮用金银花茶、菊花茶等寒性茶饮。1、菊花茶:菊花茶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之效,可用于缓解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症状。对于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目眩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适合容易上火、用眼过度的人群。2、玫瑰花茶:玫瑰花富含挥发油、花青素等成分。其挥发油气味芬芳,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有助于减少皱纹产生,保持皮肤弹性。3、金银花茶: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能帮助身体抵御病菌入侵。木犀草素苷也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4、陈皮茶:陈皮中含有挥发油、橙皮苷等成分。挥发油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增强脾胃功能,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橙皮苷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5、荷叶茶:荷叶含有荷叶碱、黄酮类等成分。荷叶碱能调节脂肪代谢,抑制脂肪吸收,有助于减少体内脂肪堆积,起到减肥瘦身的作用。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脂等作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同时,饮用养生茶也应适量,不宜过量饮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养生不能仅仅依赖于养生茶,还应结合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