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身体自带“六味地黄丸”

  人身上有许许多多的穴位,对它们施以适当按摩,养生防病功效大增;将某些穴位组合起来,更相当于药物配伍,往往可以收到与药方相当的功效。从本期开始,本版开设“点穴防病”栏目,将北京中医药大学程凯教授一系列“身体自带药方”与读者分享。

  六味地黄丸是人们熟知的补肾良药,也是药店里常年的畅销药,其主要功效是滋补肾阴。

  六味地黄丸中共有六味药,三味补药、三味泻药,每味药的剂量都很有讲究。但中成药中每味药的剂量是固定的,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有些人吃六味地黄丸就会上火。可是总找医生调整剂量是件麻烦事,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解决呢?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我们每个人身体上本来就“自带”了六味地黄丸:人身上有六个穴位恰好与六味药相对应,经常对它们进行适当按揉,可以收到与服用六味地黄丸相当的功效。如果用药物配合穴位,还能收到双管齐下的效果。

身体自带“六味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的方剂组成中,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称为三补——熟地黄滋肾填精以养肾阴,山茱萸温养肝肾以养肝血,山药补益脾胃以益脾阴;泽泻、丹皮、茯苓称为三泻——泽泻泻肾火,丹皮清肝火,茯苓祛脾湿。补中有泻,是为了使补而不腻。根据这六味药的特性,可以在人身上找到具有相似功效的太溪穴、太冲穴、太白穴——经常用手按揉这三个穴位可以补益肾、肝、脾;然谷穴、行间穴、大都穴——常按揉这三个穴位可以泻肾、肝、脾之火、湿。以上六个穴位配合起来,便组成了人体自备的六味地黄丸,每天按一按不但能收到补肾阴、清虚热的效果,还能避免因药物剂量不当造成的危害。

  实际上,因为穴位具有良性、双向调节的优点,因此不用担心像服中药一样带来滋腻的副作用,所以仅用太溪穴、太冲穴、太白穴三个补穴就可以替代六味地黄丸。由于肾为五脏之根,所以若进一步化繁为简的话,只按揉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即可以代替上述六个穴位,成为最简便版的六味地黄丸了。

  以上方法推荐给肾阴亏损的患者,有潮热盗汗、遗精、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朋友们不妨试试。

2014-09-12 01:34:56浏览7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