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从腊八粥谈食粥养生

  香甜可口腊八粥

  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这一天,主妇们会搜集家里的各种杂粮,精心熬煮,做出香喷喷的腊八粥,全家人围坐桌前,一同享用。

  据称,腊八粥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月初八这天,不论是宫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一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更为讲究的做法,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等各种花样,加入粥中同煮。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馈赠亲友,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开始,腊八粥是用赤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武林旧事》记载:“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各地制作腊八粥的原料花样繁多,各有不同,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配料也比较多,总计不下20种。

  腊八粥的制法其实并不复杂,用料没有定规,可根据各地的习惯、各人的爱好和条件而定。我国北方,人们常用大米、赤小豆、红枣、黄豆、薏苡仁、桂圆、莲子、胡桃、松子等煮成,其味香甜,可畅气、生津液。而在南方,人们则喜欢用白果、花生、莲子、红枣、板栗等,加上桂等调味品,掺在糯米中煮成咸味粥,温暖滋补,可以祛寒。如今超市里还有配好的腊八粥原料供选用。

  腊八粥原料主要分为谷类、豆类、干果和坚果。谷类,如大米、小米、薏苡仁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尤以B族维生素含量为多)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豆类,如黄豆、赤小豆、芸豆等,含有很多优质植物蛋白和矿物质,营养尤其丰富,而且很多豆类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备受推崇;干果,如红枣、桂圆之类,经过干燥过程,糖类等营养成分浓缩而特有的风味不变,既能调味又能增加粥的营养;坚果类,如松仁、核桃,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富含脂溶性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饱口福又有营养。

  食粥养生

  其实,除了腊八食用腊八粥这个风俗外,中国人在日常食中就离不开“粥”。粥,古称“糜”,也称“稀饭”、“水饭”,指以谷类为主要原料和水煮成的半流质食品。

  粥由来已久,因其易消化吸收、有益肠胃,是年老体弱者的美食;其清淡可口又是厌烦荤腥、食欲不振的人开胃的最佳食品。

  现有的粥种类繁多,不可胜数。从原料上分,有谷、禽、果、菜等粥;从食用上分有素粥、荤粥、药粥。食粥,历来为养生家所重视,甚至自成一系,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粥文化”。

  老年人脾胃功能较弱,消化能力下降,加之齿松动、咀嚼无力口腔唾液淀粉酶分泌减少,影响食物消化吸收。粥类不但软烂适口,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多具有健脾养胃、生津润燥的效果,对老人益寿延年有益。古人认为,粥乃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北宋文人张耒在其《粥记》中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

  现代研究证实,以米煮粥,淀粉可以转化为糊精,大分子成分可在缓慢的煮熬过程中分解成易消化吸收的小分子成分。粥内含有多种酶,可以帮助消化。喝粥既可以补充水分,避免血液黏稠,又容易产生饱腹感,有利减肥。

(实习编辑:李贺)

2011-01-12 04:53:00浏览8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