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第十九章 其它药 孩儿茶

  【药用】本品为豆科植物儿茶树的枝干加水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

  【性味与归经】苦、涩,平。入肺经。

  【功效】收湿、敛疮、止血。

  【临床应用】用于疮疡多脓水,久不敛口,牙痛及外伤出血。

  本品以外用为主,用于疮疡多脓汁黄水,或久不敛口,以及牙疳溃烂等症,与龙骨、冰片等药配合,能起收湿作用,并有生肌敛口等功效。

  此外,本品外用能止血,可用于外伤出血。内服能止泻,还能治泻痢便血等症。

  【处方用名】孩儿茶、铁儿茶、珠儿茶、儿茶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一钱,包煎。或微炒研粉入丸散吞服,每服一分至三分。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龙骨儿茶散《医宗金鉴》:龙骨、儿茶,轻粉、冰片,为末外用。治皮肤破烂,湿疮。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清上隔热,化痰生津,涂金疮一切诸疮,生肌定痛,止血收湿。」

  《本草求真》:「凡一切口疮喉痹,时行瘟瘴,烦躁口渴,并一切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血痢,及妇人崩淋,经血不止,阴疳痔肿者。」

2007-10-28 20:42:00浏览2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科普

徐文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儿茶酚胺高吃什么药
儿茶酚胺高可以使用硝苯地平、美托洛尔、苯磺酸氨氯地平、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药物进行治疗。若不适症状持续或无法缓解,则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或肾内科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1.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降低心脏收缩力和减少心肌耗氧量来控制血压。对于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引起的高血压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建议硝苯地平在晨起时空腹服用,以有效控制清晨和上午的血压高峰。在降低儿茶酚胺时,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踝部水肿、心跳加快等副作用,以及对于孕妇、乳母、老年人的慎用情况。 2.美托洛尔 美托洛尔属于β受体拮抗剂,能够减慢心跳并降低血压,适用于治疗由儿茶酚胺增高导致的心律失常或高血压。一般建议患者在晨起空腹时服用,使用时需特别注意注射速度要慢,避免引起心动过缓与低血压。 3.苯磺酸氨氯地平 苯磺酸氨氯地平为长效的钙离子拮抗剂,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适用于长期管理儿茶酚胺升高的情况。该药在餐前或餐后服用均可,需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并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4.甲巯咪唑 甲巯咪唑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从而调节儿茶酚胺代谢。建议患者遵医嘱口服用药,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过敏反应和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 5.丙硫氧嘧啶 丙硫氧嘧啶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可以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间接影响儿茶酚胺水平。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用药治疗,在降低儿茶酚胺时,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等不良反应,并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和相关指标的监测。 上述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用。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辅助改善症状。
方晓茹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刺儿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刺儿茶具有稳定血糖、保护视力、辅助降压、降脂、抗氧化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肾盂肾炎等病症,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1、稳定血糖刺儿茶中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起到有效保护胰脏的功效与作用,包括提高胰脏的抗氧化能力,促进胰岛B细胞的修复以及再生功能,充分运用强效的养护胰脏能力,起到稳定血糖,平衡血糖的功效与作用。2、保护视力刺儿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的含量是远超其他维生素的,因此患者适量饮用刺儿茶,具有滋润双眼,保护视力的功效与作用,还可以提早预防因为眼睛干涩酸痛导致的干眼症。3、辅助降压刺儿茶的降压不仅仅体现在舒缓神经,放松神经,释放压力等方面,在防治高血压方面,刺儿茶也具有一定的功效。当刺儿茶进入人体之后,可以有效扩张血管,在促进血液循环,增大血流量的同时,起到防治高血压的作用。4、降脂刺儿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的产生,从而达到降脂的效果。因此,刺儿茶可用于辅助改善高血脂症患者的病情。5、抗氧化刺儿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叶酸等营养成分,患者适当食用后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还可以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抗氧化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对刺儿茶过敏的人群不宜食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出现皮疹、腹泻等不适症状。此外,脾胃虚寒的患者也不宜食用刺儿茶,以免加重病情,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此外,建议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