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大肠癌普查要粪便与肠镜并行!怎么做?消化科主任给出建议

近几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西方化,我国大肠癌发病率都有明显上升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上海,大肠癌更是呈高发状态,每年发病人数上升4.2%,位列肿瘤第2位,且是发病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

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和癌前病变?许多单位会组织年度常规体检,进行B超、拍片、抽血、化验大便等一系列检查,那么,常规体检真的可以发现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吗?

早期肠癌,做B超、CT能发现吗?不能,医生给出科学解释

今天,39健康网请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教授,让他来做出科学、详细的说明。

影像学检查并没有想象中神奇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大肠镜下活检病理才是诊断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常规体检项目是难以发现并确诊早期大肠癌的。

常规影像学检查,例如B超、X线射片、CT等,对大肠病变的检查能力较低。常规化验项目,例如粪便隐血试验、肿瘤标志物等,只能对大肠癌起到提示作用,而不能做出确切诊断。相反,粪便隐血试验阴性、肿瘤标志物水平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患有大肠癌的可能。

很多患者有疑惑,现代影像诊断技术这么发达,那么影像学检查为什么难以发现早期大肠癌?

人体腹部的脏器可以分成两大类,实质性脏器(肝、脾、肾、胰腺)和空腔脏器(胃肠道)。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实质性脏器的病变有良好的检出率,但却大多难以用于空腔脏器检查。特别是早期的消化道肿瘤,病变多局限于最内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必须要借助内镜技术,在消化道的空腔内部观察才能发现病变。

早期肠癌,做B超、CT能发现吗?不能,医生给出科学解释

此外,胃肠道内部含有大量气体,超声波在气体中传播能力差,所以胃肠道不能像肝、脾、肾一样进行常规的B超检查。X线平片对大肠肿瘤几乎无诊断价值,X线结肠造影对早期大肠癌有一定漏诊率,目前临床已较少应用。常规CT检查对早期大肠癌诊断能力较低,CT检查发现结肠肠壁增厚或占位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且仍需肠镜检查进一步确诊。

大肠癌普查要粪便与肠镜并行

常规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结直肠早癌不靠谱,那么,化验大便和验血有用吗?

常规体检中的“化验大便”大多指粪常规检查和粪便隐血试验。其中,粪便隐血试验时筛查大肠肿瘤的重要方法,但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隐血是指血量较少、肉眼和显微镜均不能证明的消化道出血。健康人隐血试验为阴性。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如胃溃疡、钩虫病、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恶性肿瘤等均可引起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所以,粪便隐血阳性不一定代表罹患胃肠肿瘤。

早期肠癌,做B超、CT能发现吗?不能,医生给出科学解释

与此同时,部分大肠癌患者粪便隐血试验可呈阴性,因此我国指南推荐:采用连续3次免疫法粪便隐血检测筛查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以降低漏诊率。对于“大肠癌筛查风险评分”确定的高危人群即使粪便隐血试验阴性也推荐进行肠镜检查。一般建议,40岁以上人群先行粪便潜血试验2次,反应阳性者则进一步接受肠镜检查。

常规体检验血一般会化验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其中,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I9-9(CAI9-9)对大肠癌具有一定提示作用,但对于早癌的诊断能力有限。CEA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其水平增高可见于大肠癌、乳腺癌、胃癌、肺癌、胰腺癌等。在大肠癌中,CEA阳性率与肿瘤分期有关:早期大肠癌中CEA阳性率<20%;中期大肠癌中CEA阳性率40%-80%;晚期大肠癌中CEA阳性率80%-85%。

不难看出,CEA对于早期大肠癌的筛查作用有限,其主要意义在于大肠癌术后复发监测。但我们也需要知道,CAI9-9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辅助指标,其水平升高也可见于胆囊癌、壶腹癌、胃肠癌。

2019-05-22 22:01:32浏览6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