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及预防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癌症 > 病因及预防

京沪穗大肠癌发病率快速上升 疑与饮食有关

举报/反馈
2013-06-14 01:10:42瞭望东方周刊

  生活方式癌

  “尽管大肠癌的确切病因不十分明了,但大量的研究证实结肠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重要的关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钟芸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一般认为,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是大肠癌发生的部分诱因。高脂肪饮食,特别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促进胆固醇代谢物及次级胆酸的生成,有致癌作用。而食物纤维不足则会增加致癌物质和大肠黏膜接触的机会。

  两高一低再加上运动量少,长期静坐,肥胖的人逐渐增多。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预防科主任郑莹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不要忽视肥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独立的大肠癌的危险因素。”

  “大概在10年前,我们开始发现,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兰平回忆说。而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大肠癌手术病例也上升了三倍。这10年间也是中国人变胖的快速期。根据一份关于中国人肥胖的调查数据表明,1996年时中国的超重人口比重是23%,而2010年,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人口总共已经达到40%。

  根据钟芸诗向本刊记者提供的关于大肠癌发病相关因素的资料:与普通人相比,肥胖(体重指数≥30)、喜食肉类、吸烟、饮酒的人患大肠癌的几率分别是普通人的1.5~2.0倍、1.5倍、1.5倍和1.4倍。而在减少大肠癌发生的因素中,体育锻炼和蔬菜、水果的摄入能减少患大肠癌的几率分别是40%和30%。

  根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六院的相关临床数据,欧美结直肠癌大多为结肠癌,以高位结肠癌较为常见,而我国直肠癌占整个结直肠癌的70%,且以靠近肛门的低位直肠癌居多。

  “这与人的饮食相关,欧美以高热量,低纤维饮食为主,而中国人的纤维素摄入量较多,粪便的质地与欧美人群不同。”钟芸诗解释说,“但是近年来,随着我们的生活与欧美逐渐接近,大肠癌的发病情况也悄悄发生了改变,据上海市2005年统计,结肠癌的比例已上升至55%,与欧美相当。”兰平也印证了这一结论,“结肠癌患者在快速增加。”

  除此以外,“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患大肠癌,其亲属罹患大肠癌的风险也要比其他人高一些。”郑莹说。

  但接受本刊采访的专家们表示,大肠癌的发生并不只是遗传和饮食结构不合理的结果。大肠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长时间致癌因素累积的过程。郑莹表示,“虽然数据表明现在上海大肠癌高发,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要素是上海的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患各种癌症。”

2/3
钟芸诗副主任医师普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