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医生,我不要做放化疗了!”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患者及其家属,不愿意接受放化疗,甚至为了不放化疗而放弃治疗。作为传统的治疗手段,放化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大量的正常细胞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副反应。
“直至2005年世界首个肺癌靶向药物在中国上市,才打破了晚期肺癌只能化疗的僵局。”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中心主任周承志教授表示,随着首个肺癌治疗靶点EGFR的发现和相关药物出现,才迎来了肺癌的精准治疗时代,从而彻底改变以往肿瘤治疗的格局,大大提升了肿瘤患者的尤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获益。
靶向治疗开启了肺癌精准治疗的新时代
“如果没有靶向药物,晚期肺癌患者想要活过5年,简直就是奇迹。”周承志教授说道。靶向治疗药物主要是根据相应的靶点而设计,就像钥匙和锁一样,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于放化疗,靶向治疗主要是使肿瘤细胞发生特异性的死亡,很少伤及周围正常的组织细胞,副反应小,有效率高,起效较快。“只要你能检查出相应的靶点,单纯靶向治疗的有效率通常可以超过60%,疾病控制率接近100%。”周教授表示,“这些药物主要用于失去手术机会,晚期驱动基因阳性的肺癌患者;也可以用于I期以后的围手术期肺癌患者。”
此外,近年来随着免疫药物的出现,多种治疗手段包括联合治疗等方案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晚期肺癌患者跨过了5年生存期,肺癌转化为慢性病的进程正在加速。
更多罕见靶点出现,亟需解决耐药问题
迄今为止,肺癌患者中9个驱动基因突变(EGFR、ALK、ROS1、BRAF、NTRK、MET、RET、EGFR exon20ins、KRAS G12C)已经有药物治疗,针对(EGFR、ALK、NTRK、ROS1、RET)5个驱动基因突变靶点药物已经在中国获批上市。相对于大家熟知的EGFR、KRAS、ALK等常见靶点,近年来,MET、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EGFR exon20ins)、KRAS 等少见或罕见靶点也陆续被医学家发现。“虽然这些靶点少见或罕见,但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大,肺癌患者人数总数多,这部分的群体治疗依然不能忽视。”周教授表示,以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为例,虽只占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1%-3%,但2021年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新发患者人数达到81.1万人,意味着含有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患者超过2万人。
同时,周教授表示MET-TKI在METex14跳跃突变的患者中展现的非常显著的疗效。随着相关药物在国内的获批,更多MET抑制剂的研究数据也相继被报道,尤其在2022年,AACR年会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口服强效、高选择性的MET抑制剂SCC244公布了全球关键II期GLORY研究数据展现了不错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显示,在治疗携带MET14外显子(METex14)跳跃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总体来看60.9%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缩小>30%),疾病得到缓解;初治患者疾病得到缓解高达66.7%;一半以上患者的缓解持续时间(DoR)达到8.2个月,并且对脑转移患者也显示出明确的疗效,10例脑转移患者中有8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由BIRC评估)。今年3月也已正式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中国METex14跳跃突变NSCLC患者将迎来又一强劲的治疗选择。
然而,多种靶向药物的出现虽然延长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但也面临发生耐药的挑战。周教授表示,针对EGFR通路现在有了第三代EGFR靶点的药物,可以部分克服一代、二代EGFR靶向药物的耐药问题。同时,也有研究证实,EGFR -TKI患者耐药后,还可以进一步检测是否有MET扩增,这类患者若使用EGFR TKI联合选择性MET抑制剂治疗能有效克服耐药的问题。
重症肺癌不等于终末期肺癌重症患者更有抢救的必要
临床上,很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PS评分处于2—4分的急危重症肺癌患者成为一群“被忽视的患者”,连患者和家属也认为,这个状况就相当于终末期肺癌,被宣判了“死亡”。
周承志教授一直关心和关爱这群“被忽视的群体”,他思考,呼吸科其他疾病都有重症的概念,比如“重症哮喘”“重症肺炎”等,并有相对应的诊疗推荐和共识,能否提出“重症肺癌”的概念?沿着这一方向,历经十年,周承志团队不断地与相关学科交流学习、会议推广、发表文章,并于2021年,在钟南山、何建行、李时悦等国内外众多呼吸与肺癌知名专家的支持下,牵头国内外五大学科、共87名权威专家共同编写了《重症肺癌国际共识(第一版)》,全球正式发表。
周教授表示,首先需要把“终末期肺癌”和“重症肺癌”区分开了,两者是不同的概念。“重症肺癌”是指因各种急、慢性合并疾病或肿瘤本身原因,或治疗不良事件所导致的患者PS评分阶段性地处于2到4分之间,但是存在极大可能性,通过动态精准检测,结合现有生命支持技术和肿瘤治疗手段协同处理后,得到生存获益和/或PS评分改善的肺癌患者。从概念来看,终末期肺癌是指肿瘤的分期较晚,患者的肿瘤已经很难通过现有的治疗手段进行控制,且同时合并各种危急重症的肺癌患者。
周承志教授进一步解释道,在临床中这部分患者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各种急、慢性合并疾病,如合并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二是肿瘤本身原因,如大量心包、胸膜腔积液、大气道阻塞等;三是治疗所导致的各种不良事件,如手术并发症、放射性损伤、化疗后骨髓抑制导致严重感染、TKI所致间质性肺炎、重度免疫不良反应等。
“在某个诊疗阶段出现了急、危、重的情况,只要把这个情况处理好,患者就可以存活很久”。 周承志教授认为,“重症肺癌”患者不仅具有抢救价值,更有抢救的必要。“重症肺癌”患者在精准检测技术指导下,结合生命支持系统,通过外科手术、放疗、内科药物等各种肿瘤治疗手段,往往可以达到“起死回生”的效果。完全不同于终末期的肿瘤患者,已经失去治疗的价值和意义。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骨肿瘤科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肿瘤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暨老年肿瘤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