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在快速到达现场、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后,急性左心衰病人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各不相同,预后也不尽相同。除了与病人的年龄、基础疾病情况、发病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外,病人在被搬运过程中过多的颠簸,无法保持头高脚低位也可加重心衰症状。
急性左心衰竭发生时病人常取坐位,双腿下垂(休克者除外),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荷。但在院前急救搬运抬抱病人的过程中往往忽略或不易保持坐姿。且搬动病人的过程中易增加病人的活动量,易增加病人的紧张情绪,往往加重缺氧加重心衰症状,甚至引起患者呼吸减弱、意识丧失、休克、甚至死亡。
所以如何做好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急救搬运工作是我们急救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重点。
3.1 首先,必须紧急处理病人,包括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抗心衰治疗。同时安慰好病人,以争取他们的配合。
3.2 对参与急救搬运的人员,包括医生、驾驶员、担架员、甚至家属等作好宣教工作。使他们了解搬运此类病人必须要:减少病人的活动量,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保持病人头高脚低的坐姿。
3.3 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多数急救中心用的搬运工具为软布担架。因为它携带轻便,使用简便,清洗方便,且价格低廉。但在急救搬运过程中,要保持病人头高脚低、双腿下垂的坐姿,须由一至二人专门负责抬抱头部、保持较高位置。其他人员负责抬抱腰部及下肢,适当放低下肢位置,使双腿下垂。必要时可加止血带于四肢,轮流结扎三个肢体,每5分钟换一肢体,平均每肢体扎15分钟,放松5分钟,以保证肢体循环不受影响。
在搬运过程中,氧气袋流量须开至较大。
3.4 条件许可时,可用新型坐椅式担架搬运病人。
3.5 病人上车后,轻放置在硬担架床上,抬高担架床头部,以保持病人坐姿,双腿下垂。并立即高流量吸氧,每分钟6-8L。
3.6 病人送达医院后,应要求院方提供可抬高床头的担架床,做好病情交接班工作,切勿让病人平卧。
目前我中心已成功使用无线传输技术。在病人到达医院之前,就能把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情况、相应治疗、监护仪参数等有关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技术,提前5-10分钟传送至医院内。可使院内医、护人员有充分的时间做好急救准备。
如此,在病人的整个急救搬运过程中,包括从患者家中→救护车上;从救护车上→医院;医院内。病人始终能保持坐姿,尽可能地减少活动量,可有效缓解心衰症状。
故笔者认为,院前急救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忽略。对于不同的疾病如急性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肢体骨折、醉酒烦躁等,搬运抬抱就有不同的要求。搬运抬抱病人已不再是单纯的体力工作,而是一项具有科学内涵的同时结合了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工作。所有急救人员在急救过程中的操作均应该及时、准确、全面。力求缓解病人的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实习编辑:杜念念)
主任医师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急诊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急诊科
主任中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心血管病专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急诊科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隆庆路279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山东省莱州市文化东路288号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汉中路155号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河北省唐山市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珠海市香洲凤凰路167号
二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西环南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