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怎么说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医生怎么说

又是一年“三伏天” 酷热难耐到底能不能吃冰?

举报/反馈
2024-07-19 17:08:4039健康网

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普通外科 主任医师 敖雪仁

大家好,我是敖雪仁医生,三伏天到了,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许多人通过吃冰冷的食物和饮料来降温。然而,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合理?今天将从现代医学和中医两个角度进行探讨,并提供中医应对肠胃刺激的解决办法。

中西医怎么看吃冰

中医认为,三伏天应以温补为主,避免食用过多冰冷食物。中医主要认为有2大损失:

1. 损伤阳气:冰冷食物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根据《黄帝内经》,寒凉食物会影响体内的气机运行,损害脾胃的运化功能。

2. 湿邪内生:冷饮会导致体内湿邪内生,出现湿热内阻的症状。中医理论认为,寒凉食物会使体内湿气积聚,引发脾胃湿热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

那现代医学怎么看待吃冰呢?

现代医学认为,适量食用冰冷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暑热,但过量食用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点:

1. 刺激肠胃:冰冷食物会降低胃肠蠕动,导致消化不良。研究表明,冷饮会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活动,导致消化酶分泌减少,从而引起消化不良。

2. 诱发疾病:冷饮可能诱发胃肠道疾病,尤其是对有胃肠疾病史的人群。临床观察发现,过量摄入冷饮会导致胃肠道痉挛和腹泻,甚至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

3. 影响免疫力:过量冰冷食物可能降低免疫力,使人体更容易受到病菌侵袭。研究指出,冷食会降低肠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吃冰具体建议

基于现代医学和中医的观点,建议大家在三伏天应适量食用冰冷食物,避免过量,以免对肠胃和整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以下是四个具体建议:

1. 吃冰适量:每天适量食用冰冷食物,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建议每次摄入不超过200毫升,以减少对肠胃的刺激。

2. 选对时间:选择在温度较高的午后食用冰冷食物,避免早晨和晚上。研究表明,午后是人体消化功能最强的时间,此时适量食用冰冷食物对肠胃的负担较小。

3. 巧于搭配:冰冷食物应与温热食物搭配,平衡寒热。可以在饮用冷饮的同时,搭配一些温热的食物,如姜汤、红枣水等,以中和寒凉。

4. 体质有差:体质虚弱、脾胃虚寒的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冰冷食物。中医建议这类人群多食用温补脾胃的食物,如红枣、枸杞、姜茶等。

中医解决办法

最后,教大家三伏天吃冰刺激肠胃后的中医解决办法

中医强调调理肠胃、增强体质,以减少冰冷食物对肠胃的伤害。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调理方法:

1. 艾灸:艾灸关元、神阙等穴位,温补脾胃阳气,增强脾胃功能。研究表明,艾灸可以改善胃肠功能,缓解因食用冷饮引起的腹痛和消化不良。

2. 中药调理:使用温胃散寒的中药,如生姜、肉桂、白术等,调理脾胃。生姜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肉桂和白术则有温补脾胃的功效。

3. 饮食调理:避免过量食用冰冷食物,多食用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等。建议在三伏天多食用小米粥、红枣汤等,有助于保护脾胃。

4. 按摩:通过按摩中脘、足三里等穴位,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研究显示,按摩这些穴位可以有效缓解胃肠道痉挛和消化不良症状。

三伏天吃冰虽然能暂时缓解暑热,但对肠胃的刺激不可忽视。中医和现代医学均建议适量食用冰冷食物,注重饮食调理,以维护身体健康。合理饮食,避免过量,才是应对三伏天的最佳策略。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