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普通外科 主任医师 敖雪仁
大家好,我是敖雪仁医生,三伏天到了,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许多人通过吃冰冷的食物和饮料来降温。然而,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合理?今天将从现代医学和中医两个角度进行探讨,并提供中医应对肠胃刺激的解决办法。
中西医怎么看吃冰
中医认为,三伏天应以温补为主,避免食用过多冰冷食物。中医主要认为有2大损失:
1. 损伤阳气:冰冷食物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根据《黄帝内经》,寒凉食物会影响体内的气机运行,损害脾胃的运化功能。
2. 湿邪内生:冷饮会导致体内湿邪内生,出现湿热内阻的症状。中医理论认为,寒凉食物会使体内湿气积聚,引发脾胃湿热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
那现代医学怎么看待吃冰呢?
现代医学认为,适量食用冰冷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暑热,但过量食用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点:
1. 刺激肠胃:冰冷食物会降低胃肠蠕动,导致消化不良。研究表明,冷饮会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活动,导致消化酶分泌减少,从而引起消化不良。
2. 诱发疾病:冷饮可能诱发胃肠道疾病,尤其是对有胃肠疾病史的人群。临床观察发现,过量摄入冷饮会导致胃肠道痉挛和腹泻,甚至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
3. 影响免疫力:过量冰冷食物可能降低免疫力,使人体更容易受到病菌侵袭。研究指出,冷食会降低肠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吃冰具体建议
基于现代医学和中医的观点,建议大家在三伏天应适量食用冰冷食物,避免过量,以免对肠胃和整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以下是四个具体建议:
1. 吃冰适量:每天适量食用冰冷食物,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建议每次摄入不超过200毫升,以减少对肠胃的刺激。
2. 选对时间:选择在温度较高的午后食用冰冷食物,避免早晨和晚上。研究表明,午后是人体消化功能最强的时间,此时适量食用冰冷食物对肠胃的负担较小。
3. 巧于搭配:冰冷食物应与温热食物搭配,平衡寒热。可以在饮用冷饮的同时,搭配一些温热的食物,如姜汤、红枣水等,以中和寒凉。
4. 体质有差:体质虚弱、脾胃虚寒的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冰冷食物。中医建议这类人群多食用温补脾胃的食物,如红枣、枸杞、姜茶等。
中医解决办法
最后,教大家三伏天吃冰刺激肠胃后的中医解决办法
中医强调调理肠胃、增强体质,以减少冰冷食物对肠胃的伤害。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调理方法:
1. 艾灸:艾灸关元、神阙等穴位,温补脾胃阳气,增强脾胃功能。研究表明,艾灸可以改善胃肠功能,缓解因食用冷饮引起的腹痛和消化不良。
2. 中药调理:使用温胃散寒的中药,如生姜、肉桂、白术等,调理脾胃。生姜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肉桂和白术则有温补脾胃的功效。
3. 饮食调理:避免过量食用冰冷食物,多食用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等。建议在三伏天多食用小米粥、红枣汤等,有助于保护脾胃。
4. 按摩:通过按摩中脘、足三里等穴位,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研究显示,按摩这些穴位可以有效缓解胃肠道痉挛和消化不良症状。
三伏天吃冰虽然能暂时缓解暑热,但对肠胃的刺激不可忽视。中医和现代医学均建议适量食用冰冷食物,注重饮食调理,以维护身体健康。合理饮食,避免过量,才是应对三伏天的最佳策略。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全科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中医全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