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科 于海静副主任医师
29岁的李女士,身材纤细,却身着宽松的的完全不合体型的T恤前来就诊。乳腺外科医生专科查体发现足球一样大的肿物,手术病理结果是叶状肿瘤,这么大的肿瘤它有什么特征呢?万一长了又该怎么办呢?

乳房叶状肿瘤有何特点?
乳房叶状肿瘤跟纤维腺瘤很像,但分良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无论在影像学还是取样组织的显微镜下表现都与纤维腺瘤相似,因此作出叶状肿瘤诊断时要十分慎重。尽管对临床症状充分了解,完善影像学辅助检查,许多叶状肿瘤仍不能在术前作出明确诊断。叶状肿瘤可分为三类:良性、恶性、交界性三种。
典型的叶状肿瘤表现为无疼痛的乳房肿块,常单侧单灶发生。肿瘤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触之活动,质硬或韧,有时有弹性或囊性感。肿瘤平均大小4~5cm,有大至45cm的报道。
长期缓慢生长,或短期内“瘤山”拔地而起:肿块可长期持续缓慢地生长。临床更多见的是肿块大小长期稳定,无明显生长,但也有部分病例在几个月甚至几个周内进展迅速,肿块明显增大。肿块生长迅速时可在乳房表面看到肿瘤挤压所致的隆起。由于肿瘤的压迫,其表面皮肤可变薄,变亮,失去弹性,有时可见曲张的静脉。非常大的肿瘤(>10cm)可造成皮肤紧绷伴浅表静脉扩张。
发病率不高,各年龄段都有发病可能:叶状肿瘤发生率约占乳腺肿瘤的0.3%~0.9%,叶状肿瘤的发病年龄跨度很大,9-85岁,平均发病年龄为41~44岁。通常认为比乳腺纤维腺瘤高发年龄大10~15岁,比浸润性乳腺癌高发年龄低10~15岁。亚洲国家中叶状肿瘤的发病年龄较轻,平均25~30岁。
较少转移,但容易复发,越大越容易复发,且越复发越严重:所有叶状肿瘤都有局部复发的潜能,平均复发率为21%,其中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的复发率分别为7%、25%和27%。复发率随级别升高而增加。复发概率与肿瘤大小有关,若肿瘤直径>10cm,局部复发风险增加4倍。有研究报道,复发的肿瘤比原发肿瘤侵袭性增强,反复复发侵袭性会进一步增强。叶状肿瘤少见转移,WHO统计叶状肿瘤总体转移率为10%,其中良性肿瘤转移率为0,交界性肿瘤转移率为4%,恶性肿瘤转移率为22%。
哪些因素与叶状肿瘤发生相关?
内分泌激素紊乱:国内资料显示,叶状肿瘤发病呈现3个高发年龄阶段,即月经初潮、生育后前几年、绝经前后,这3个阶段均是易发生内分泌激素紊乱的生理阶段。
在纤维腺瘤基础上形成:因为年轻患者的发病与纤维腺瘤明显有关,甚至原本就可能起源于纤维腺瘤。有研究认为,某些等位基因的缺失和扩增在纤维腺瘤向叶状肿瘤发展进程中起作用。
其他因素:种族、地域、卫生习惯和生育哺乳等因素都有有关的报道。
乳房叶状肿瘤如何治疗?
手术治疗为主,放疗、化疗不敏感:肿瘤扩大切除,基本原则是局部广泛切除,即切除肿瘤周围正常组织超过1cm,可能随后需要整形手术。当肿瘤体积过大,或手术后多次复发,以及肿瘤累及较大面积皮肤甚至皮肤破溃的患者,可考虑全乳切除。放射治疗对叶状肿瘤的作用不明确。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化疗能降低叶状肿瘤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更多的数据还在研究中。
(通讯员:王舒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