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创新助力消除肝病危害

为深化肝病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创新,推动肝病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于2024年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盛大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王福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宁邵教授,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王丹理事长、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王宇理事长、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织成员、张妍副局长、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刘佳副局长等300多名全球肝病领域的顶尖科学家、领导、专家莅临论坛。会议采取线下+ 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就肝病领域的新药研发进展和创新技术进行分享,并展开讨论,超过4万人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会议。

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创新助力消除肝病危害

大会合影

我国消除乙肝进展明显,但仍任重道远

本届论坛《院士讲坛》板块,邀请到肝病领域四位院士同台开讲。首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教授汇报了全球消除乙肝进展,并重点讲解了我国消除乙肝进展。庄辉院士指出,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届时病毒性肝炎的新发感染率要减少90%,病死率减少65%,诊断率达到90%,治疗率达到80%。

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创新助力消除肝病危害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教授

那么,现在情况如何?“全球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人数由2019年的2.96亿减少到2.57亿,一般人群流行率由3.8%减少到3.2%,5岁以下儿童HBsAg流行率从0.9%减少到0.7%。2022年全球不同地区慢性乙肝诊断率和治疗率提升到19%和8%,距离世界卫生组织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庄辉院士介绍说,我国在消除乙肝危害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急性乙肝发病率、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以及乙肝相关肝癌发病率均显著下降。乙肝诊断率和治疗率均高于全球,分别达到24%、15%。在疫苗接种方面,我国均大幅领先于全球,其中3针疫苗覆盖率达到了99%。

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创新助力消除肝病危害

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王福生教授

随后,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王福生教授汇报了细胞治疗肝病和重大传染病临床研究进展。详细梳理了目前干细胞治疗产品/药物的临床试验情况,他指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肝衰竭、肝硬化,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全球首个针对HBV抗原的特异性T细胞受体的T细胞疗法(TCR-T)在治疗乙肝相关肝癌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靶向性,且已初显疗效。目前我国细胞治疗产业方兴未艾,发展之路任重道远,需要产学研医应一体化协作。

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创新助力消除肝病危害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教授线上报告

董家鸿院士解读了转化治疗的概念、路径及其在系统治疗时代的发展趋势,并分享了清华长庚医院在转化治疗方面的宝贵临床经验。他指出,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转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显著提升了治疗有效率;未来的转化治疗将更加注重局部治疗与系统治疗的序贯结合,以实现治愈性手术的目标;然而,如何预测治疗反应、选择最适合的受益人群以及确定最佳联合治疗方案,仍是当前转化治疗面临的新挑战。

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创新助力消除肝病危害

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宁邵教授

夏宁邵院士为我们分享了戊肝的预防与诊断进展,传统的HEV抗原检测试剂存在灵敏度不足和阳性周期短的问题。夏院士带领的厦门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发现HEV pORF2蛋白在尿液中的特异性富集,并据此研发出全球首个以尿液中pORF2抗原为检测目标的HEV抗原尿液检测试剂盒。该创新将戊肝诊断的靶标从血液或粪便转移至尿液,为戊肝诊断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新手段,显著提高了诊断可及性和效率。

消除肝病危害,新药研发与创新是关键

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创新助力消除肝病危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

肝脏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病因繁多,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及药物性肝病等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及遗传性肝病等少见病、疑难病。肝脏疾病临床过程复杂,涵盖了从急性肝衰竭、慢性肝炎伴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等各个阶段。

本次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系统分析了肝病领域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他从未满足需求的定义着手,分类剖析了目前肝病领域未被满足的需求,分别为乙肝功能性治愈、丙肝疫苗的缺失、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和肝纤维化的评估、肝癌的诊断和精准治疗和自身免疫性肝病治疗的缺乏。目前众多国内外学术机构、研发型企业、医务人员及监管部门投入大量资源,致力于研发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代谢相关性脂肪肝性肝病及肝细胞癌的药物,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越来越多的未满足需求将得以解决。

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创新助力消除肝病危害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牛俊奇教授

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创新助力消除肝病危害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李文辉教授

在该环节,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牛俊奇教授解读了“EASL首个丁肝指南对防治丁肝及新药研发的指引”,为丁肝防治提供权威指引;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李文辉教授带来了“曙光再现?乙肝功能性治愈迈入新阶段”的报告;宁琴教授以“乙肝免疫治疗临床新进展”为主题向我们展示了目前乙肝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鲁凤民教授以“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不同的时相、不同的靶点与策略”为讲题。

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创新助力消除肝病危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宁琴教授

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创新助力消除肝病危害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鲁凤民教授

该环节尤红教授、郑素军教授、姜颖教授、彭齐教授和药企研发专家也围绕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尤其是乙肝功能性治愈,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企业产品管线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享和交流。

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创新助力消除肝病危害

讨论环节由尤红教授主持,邀请刘妍教授、董瑞华教授、陈锐教授、孙黎总经理、陈晓飞总监,进行了题为“以治愈为导向的临床试验设计关键要素”的讨论;由贾继东教授主持,邀请李文辉教授、任红教授、鲁凤民教授、Stuart Kendrick副总裁、马彦琴总经理进行了“乙肝治愈曙光下的新药研发挑战与机遇”为题的讨论。

创新技术为消除肝病危害插上智能之翼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与医疗健康不断融合发展,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治疗与管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下有了新的进展与实践。

在创新技术专题,在郑敏教授、石荔教授、饶慧瑛教授、张缭云教授的主持下,赵新颜教授、任锋教授、金建军教授和柳娟教授分别分享了新技术如AI、CRISPR-Cas、siRNA技术、肝类器官等在肝病诊断、疾病建模和药物开发中的创新应用,展示新技术在肝病诊疗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巨大潜力,更为肝病治疗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创新助力消除肝病危害

同时在南月敏教授的主持下,由赵景民教授、丁惠国教授、孙亚朦教授,田永谦总经理就“数字化助力肝病新药研发:创新技术如何为肝病诊疗插上智能之翼”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专家一致认为,数字化作为一大趋势,必将能为肝病的诊疗和新药研发赋能,但是在应用时也需谨慎对待。

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创新助力消除肝病危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尤红教授领读伦理互认倡议

会议期间,由尤红教授进行伦理互认倡议,尤教授倡议肝病学科领域的临床研究项目负责人,全力支持国家卫健委和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伦理互认的工作推进;倡议肝病学科领域的作为多中心临床研究牵头机构和项目负责人,在研究方案和知情同意撰写阶段深度参与并组织高质量的研究者会;倡议肝病学科领域的临床研究者和管理者,关注关于伦理互认的政策要求,以及本医疗机构伦理互认的情况。与其他地区项目负责人积极沟通,共同提升,共同进步;倡议肝病学科领域的临床研究者和管理者,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强与本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的沟通联系,积极为提升伦理治理的质量效率做出贡献。

多学科协作,医药连接推进药物研发

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创新助力消除肝病危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陆伦根教授

在其他肝病&跨学科专场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陆伦根教授带来了“GLP-1R激动剂治疗NASH临床研究进展”的最新报告,他介绍说,NAFLD发病率持续上升,全球患病率已由25.5%升至37.8%,NAFLD是一项多系统临床疾病,与各种肝脏和肝外结局相关。一项系统回顾研究显示,与非NAFL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代谢相关疾病及癌症发生风险显著增加。GLP-1可在肝脏、胰腺、胃肠道、脂肪组织等通过多重生理学机制发挥作用。GLP-1受体激动剂可通过激动GLP-1受体而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并延缓胃排空,同时可通过中枢性食欲抑制而减少进食量。近年来,GLP-1RA类药物百花齐放,市场需求强大。

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创新助力消除肝病危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谢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谢雯教授为我们分享了“慢性丙型肝炎防治现状及展望”,她介绍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7100万人为慢性丙肝患者。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丙肝的流行率差异很大。而中国的丙肝基因型分布是1b和2a较为常见,其中以1b型为主占56.8%,其次是2型占24.4%。而目前慢性丙肝感染预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针对传染源开展积极治疗和管理,二是针对慢性丙肝高危人群开展筛查及管理;三是阻断慢性丙肝传播途径。

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创新助力消除肝病危害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南月敏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南月敏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安络化纤丸逆转肝纤维化/肝硬化最新研究进展”,她介绍说,对肝炎到肝纤维化阶段来说,抗病毒治疗是控制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进展的关键,可以有效降低肝硬化和HCC的发生率,但抗病毒治疗对肝纤维化进展的控制仍不满意,需要联合抗纤维化治疗药物。研究发现,安络化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显著肝纤维化的改善明显优于单药恩替卡韦组,同时安络化纤治疗新冠肺炎肺纤维化值得进一步研究。

该专场中,尤红教授带来了题为“无创性检测在NASH/MASH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的报告;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雷晓光博士跨界参与医学论坛,分享了题为“克服瘙痒副作用的新一代FXR激动剂开发”的报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段维佳教授带来了“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靶点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的报告;FRACP FRCPCH DMedSci Dr Omar Kamlin分享了题为“Progress in Treatment of Wilson's Disease”的报告,介绍了威尔逊氏病新药研发情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萍教授带来了题为“干细胞治疗急慢性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的报告;君圣泰医药Leigh MacConell在线上为我们带来了题为“Navigating the Frontier: Advancements in Drug Development for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的报告。

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创新助力消除肝病危害

讨论环节以“加速NASH研究与治疗的新路径探索”为题,由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魏来教授主持,邀请南月敏教授、陆伦根教授、马雄教授以及众生睿创总裁陈小新参与讨论,在激烈讨论下,专家们一致认为NASH是一个全科性疾病,其药物研发是一个热点话题,药物研发有很多的难点,需要多学科、基础和临床的协作,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等先进的技术研究,同时医疗和医药的连接至关重要,希望能尽快研发出适用于临床的药物。

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在京盛大召开 创新助力消除肝病危害

贾继东教授

贾继东教授在大会总结中表示,我们期望搭建一个基础科学、临床研究平台,此次大会的召开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院士论坛的宏观阐述;大牌专家、年轻医生的精彩报告;专家、研究者、企业的热烈讨论,为肝病防治做出积极贡献。此次大会,除了现场观众,线上还有超过4万人观看,影响广泛。感谢所有讲者的精彩发言以及讨论,感谢GSK、吉利德科学、特宝生物、腾盛博药、华辉安健、星曜坤泽、圣和药业、森隆药业、瑞博生物对第三届肝病创新论坛的公益支持。

2024-03-25 18:28:49浏览3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