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儿童肥胖受国家重点关注!专家提出8条体重管理“小技巧”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临床营养科主任 陈超刚教授

近日,国家疾控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了《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这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教授提出8条居家可行性高的“小技巧”,号召广大家长做好孩子体重管理的健康管理师,成为孩子未来前行路上的健康引领者。

肥胖是人体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近40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快速上升,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儿童肥胖受国家重点关注!专家提出8条体重管理“小技巧”

国家卫健委在2024年组织专家,根据营养科学理论、中医理论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在专家组共同讨论、建立共识的基础上,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日常食养提出6条原则和建议。包括:1.小份多样,保持合理膳食结构。2.辨证施食,因人因时因地制宜。3.健康饮食习惯,促进长期健康。4.积极身体活动,保持身心健康。5.多方合作,创造社会支持环境。6.定期监测,科学指导体重管理。

参照以上的建议,陈超刚教授提出体重管理8条家庭实用小技巧:

一、严格控制家庭烹调用油。现今生活中,人们主食、谷类吃得并不是很多,因而这并不是导致肥胖的严重因素。相反,烹饪油脂高,再加上各类加工食品中的油脂,总的脂肪摄入过多,是形成肥胖的严重原因。陈超刚教授建议家长在准备肥胖孩子日常餐食时,烹调严格采取不加油或极少烹调油的煮、蒸、焖等方法。

二、食物品种尽量多。以一个三口之家为例,陈超刚教授建议每餐3-5种以上菜肴,其中至少3种是蔬菜类,例如:冬瓜煮肉、蒸南瓜、胡萝卜冬菇焖鸡、白萝卜煮鱼、盐水菜心、沸水捞生菜等。

三、留意孩子喜欢吃的蔬菜类,可以经常选择这些蔬菜。少油或无油的烹煮方式如何提升口感?对挑食、偏食或口味比较重的孩子,家长在烹煮时可以增加姜蒜和新鲜小米椒、青椒等自然食物调味,有助于提高口感。减少各类酱料的使用,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脂和糖。

四、务必吃好早餐。早餐一旦没有吃饱,就可能中午和晚餐多吃,甚至吃零食来补偿,以满足学习、生长发育和频繁活动等需要。高能量食物后移,到了晚上没有利用完的能量则转化成脂肪储备,日积月累就“变胖了”。陈超刚教授提示,早餐同样应遵循多元化的原则,要品种丰富,至少准备2-3种谷类主食,防备孩子不喜欢吃其中一种时,至少还有1-2种候补可吃的。足量吃饱早餐,这样中餐和晚餐就不会狼吞虎咽进食高油脂食物了。

五、中餐和晚餐也要吃饱。孩子天性是要吃饱的,进食满足感是孩子的成就感体现之一,也是家庭爱的关怀。但这个饱是相对的,是低能量的饱,是大量蔬菜和一半左右的粗粮主食以及极少油脂烹调的鱼类、豆腐等食物,食物营养质量高,油脂少,又能饱腹,不增加过多过度的能量负担。让孩子三餐都吃饱,而且尤其要求晚餐极少油脂,这就要求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要想方设法地准备好食材、做好烹调。

六、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做到少油,不吃高油加工食品,避免饮料等习惯。

七、让孩子下午加个水果餐,还可以加上一杯酸奶或奶等。固定给孩子健康零食,比孩子自己偷偷买零食,或者因为没有加餐,导致晚餐吃很多,这样的体重管理效果更好。在上午课间操,甚至晚餐后,都可以加上一个水果,及时给孩子吃低热量的口感好的水果,接下来的时间孩子们就没有想吃其他零食的欲望了。同样,水也要随时准备好,让孩子经常喝水。水果吃了,水喝够了,自然就没有想法去喝饮料了。

八、不可随意克制孩子进食。不可唠叨孩子肥胖是因为孩子贪吃了、吃多了,更不能因为要孩子减重,让孩子三正餐少吃饭,不让吃饱。这样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孩子身心发育。家长想办法,让孩子避免高油脂菜肴和加工食品。家里除了水果外,不能有任何其他零食和饮料,想办法让孩子三餐吃饱,孩子自然不会偷吃零食了。

陈超刚教授提醒,儿童青少年不宜快速减肥,儿童和青少年会有一个“迅速长高”的成长阶段,也就是民间说“抽条”,尤其是青春期女生和青春后期男生。因此,对已经超重肥胖的孩子,首要任务是保证饮食营养均衡,保持体重不再继续过度增加或维持现有体重,对重度肥胖的孩子可以适当减重。通过为孩子制定体重管理措施,让孩子做到健康膳食,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身心和智力发展,因而体重管理就是孩子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的综合管理,父母应该多学习营养知识和实践方法,必要时到专业营养门诊咨询。

(编辑/杨美云 通讯员/黄睿、刘文琴、林栩琪)

2024-08-05 17:26:51浏览9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红歌主治医师
邓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处女膜修复有并发症吗
处女膜修复可能存在感染、出血、修复失败等并发症。如果在修复术后出现上述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处理。1、感染:处女膜修复术后创口若护理不当,容易被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袭引发感染。术后不注意外阴清洁,使用不洁卫生用品,都可能为病原体提供滋生环境。感染后修复处会出现红肿、疼痛加剧、发热等症状。长期或严重的感染还可能对处女膜修复效果产生影响,导致愈合不良,形成瘢痕。若感染严重,可能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阿莫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来控制感染;甲硝唑则是干扰细菌DNA合成对抗感染。2、出血:手术过程中若损伤处女膜周围的血管,可能导致出血。若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术后过早剧烈运动,使手术部位受到过度牵拉,都可能导致创口裂开出血。少量出血时可通过压迫止血,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按压出血部位。若出血较多形成血肿,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经医生操作再次手术清除血肿,并重新止血,避免因出血过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3、修复失败:手术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处女膜修复失败,无法修复到理想的形态。另外,术后若过早进行性生活,性行为产生的外力冲击,很容易导致刚刚修复的处女膜再次破裂,使修复手术失败。一旦出现修复失败,可能需要再次进行处女膜修复手术。建议患者在术后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大小便后用清水清洗外阴,避免尿液、粪便污染创口。穿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减少对外阴的摩擦。避免剧烈运动和过早性生活,防止处女膜修复处裂开或感染。术后1周左右复查创口愈合情况,之后根据恢复情况确定后续复查时间,以便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确保处女膜修复手术的效果和身体恢复。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阻塞性肺气肿最主要的并发症是什么
阻塞性肺气肿最主要的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慢性肺病,指患者的呼吸细支气管、肺泡囊、肺泡、肺泡管等气道弹性降低,持续异常含气量过多、充气和肺容积增大,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该病会导致患者呼吸功能受损,建议患者及时就医。1、呼吸衰竭: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导致氧气摄入不足,二氧化碳排出困难,导致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严重时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2、自发性气胸: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肺泡壁弹性减弱,肺泡腔扩大,易导致胸膜下肺大疱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可能形成自发性气胸。表现为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伴随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时,可造成肺动脉高压,进而诱发右心衰竭,形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表现为下肢水肿、心悸等症状,治疗时需关注心肺功能。针对阻塞性肺气肿及其并发症,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测试、胸部X光或CT扫描,以评估肺部状况。还要积极戒烟、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减少空气污染物暴露。必要时需遵医嘱合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红皮病的危害及并发症
红皮病作为一种严重的皮肤疾病,存在多方面危害及并发症,主要包括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水电解质紊乱、感染风险增加等。1、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红皮病导致皮肤广泛红斑、脱屑,使得皮肤正常的屏障功能遭到严重破坏。皮肤无法有效阻挡外界的微生物、化学物质等刺激,水分也会大量丢失。这不仅会引起皮肤干燥、瘙痒,还易引发皮肤皲裂、疼痛,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增加了皮肤感染的机会。2、水电解质紊乱:由于皮肤大量脱屑以及水分丢失,患者容易出现水电解质失衡。一方面,水分丢失可导致脱水,引起口渴、少尿、乏力等症状;另一方面,随着脱屑,皮肤会丢失大量蛋白质、电解质,如钠、钾、氯等,进而引发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可影响心脏、神经等多个系统的正常功能,出现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精神萎靡甚至昏迷等情况。3、感染风险增加:皮肤屏障受损后,外界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容易侵入人体。红皮病患者常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机体免疫力下降,进一步增加了感染的易感性。常见的感染包括皮肤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严重感染可导致败血症,危及生命。建议一旦怀疑患有红皮病,应立即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病因,并积极接受规范治疗。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水电解质平衡等指标,及时纠正异常情况。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预防感染。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妊娠合并症和孕期并发症之间的区别
妊娠合并症和孕期并发症在发病时间、疾病来源、对母婴影响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准确诊断和处理孕期出现的各种健康问题。1、发病时间:妊娠合并症是在妊娠前就已经存在的疾病,在孕期持续存在;而孕期并发症是在妊娠期间才发生的疾病。例如,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妇,心脏病是在怀孕前就有的,属于妊娠合并症;而妊娠高血压疾病则是怀孕后才出现的,属于孕期并发症。2、疾病种类:妊娠合并症包括各种内外科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孕期并发症主要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早产等,这些疾病通常是孕期特有的。3、对母婴影响:妊娠合并症和孕期并发症都可能对母婴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但影响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妊娠合并症可能会加重孕妇原有疾病的病情,增加孕期管理的难度,也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孕期并发症则可能直接威胁到母婴的生命安全,如重度子痫前期可能导致孕妇出现抽搐、昏迷,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生长受限等。无论是妊娠合并症还是孕期并发症,都需要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孕妇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降低疾病对母婴的不良影响,保障孕期的安全和顺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