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性而言,乳房重建手术不仅是重塑自信,更是自我选择生活的权利。对很多乳腺癌患者来说,不仅是美容或形体的问题,更多的是关于女性个人生存质量和自我选择的权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的常颖智、陈华翠专家团队,同为女性,历来重视乳腺癌保乳整形及乳房重建技术。为每一位有需要的女性保驾护航。
据深圳癌症协会调查显示,女性乳腺全切后的离婚率是40%,抑郁率也明显提升。目前国内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保乳率在25%左右,大部分患者面临乳房全切,乳房重建率不足15%。
近年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团队积极开展“乳腺癌根治术+一期假体重建术”、“乳腺腔镜手术”等一系列整形及微创术式,为维护乳腺癌患者的形体美、实现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治愈而不断努力。
切了肚子上的肉补充进乳房,一举两得!
半年前,腹部稍显肥胖的刘女士穿刺活检确诊为乳腺癌。经过医院MDT会诊讨论,进行了8周期新辅助化疗,肿瘤缓解明显。但由于患者初诊时肿瘤侵犯皮肤范围较广,根治性手术将造成较大的皮肤缺损,常规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将面临伤口张力过大无法愈合的风险,同时会使患者受到乳房缺失带来的心理重创。
为了既能解决疾病问题,也能解决心理问题,结合患者的意愿,乳腺外科常颖智医生团队为患者制定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TRAM皮瓣再造乳房”的手术方案。
刘女士腹部虽然略显肥胖松弛,但带蒂皮瓣组织量大、血运良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TRAM皮瓣再造乳房”术式还具有腹壁整形的效果。对乳房较大的肥胖患者,达到一举两得的美形效果!
常颖智介绍,这种手术需要在皮瓣游离上做足功夫,不仅要考虑大皮瓣的血供情况,还要考虑满足双乳对称性的皮瓣设计,难度比较大。为确保手术成功,手术还邀请了医院关节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新亮,烧伤整形美容与创面修复科副主任医师李松泽指导手术。最终医院多学科精心配合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整形效果良好。
“需要注意的是,乳房重建术的前提是要保证手术的肿瘤学安全性,任何形式的乳房重建手术都不应影响患者接受常规系统性乳腺癌治疗。”常颖智介绍。


自体组织(皮瓣)移植术示意图
一位曾经持负面看法的女作家认为,女性隆胸手术更多是为了美容和体形吸引异性而已。然而,当她自己经历了乳房切除和重建手术之后,她彻底改变了自己从前的看法,领悟到女性的胸部和乳房具有的多重意义。外科手术技术的创新让乳腺癌手术不再等于失去乳房。
乳腺癌术式主要可分为全乳切除术、保乳术、全乳切除术后重建术3大类。近年来,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术在我国迅速发展推广,其安全性良好,并且术式不断精进,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研究表明,保乳手术联合放疗的治疗方案与全乳房切除相比,在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面都有获益。2017、2018年国内研究显示,我国保乳术占所有乳腺癌手术比例的14.6%~21.9%,虽然与2009年国内保乳术占比9%来对比已有明显增加,但相较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欧美国家>50%,日本为40%),国内对保乳术推广和接受程度正逐步增高,但仍需进一步的推广。
对于不具备保乳条件的乳腺癌患者,全乳切除术后重建是重塑乳房美观度的主要方法。有数据统计,我国近80%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全乳切除手术,但术后乳房重建的患者仅占12%。乳腺癌外科治疗在挽救患者的同时,乳房的切除却也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影响。生命与美丽当真不可兼得?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常颖智团队介绍,根据植入体类型的不同,乳房重建术一般有两种可供考虑的方法。
1 假体植入术
通过植入乳房形状的硅胶假体到患者胸部,以达到填充的效果。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且能极大改进重建乳房轮廓和美观度。但不适合需要同期修复较多皮肤缺损的患者。

硅胶假体植入术示意图
2 自体组织(皮瓣)移植术
医生从身体的某一部位(如腹部、背部)取下部分皮肤、肌肉、脂肪和血管移至乳房处的胸壁,形成乳房的形状。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患者的自体组织,无排异反应,对放疗耐受好,易于塑型,重建后的乳房质地及手感好,更近于自然形态,可同时修复皮肤缺损。
然而,自体组织移植术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例如手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容易形成更多瘢痕,有吸烟史和供应区手术史的患者不适合。
乳房切除以后什么时候才能重建呢?
根据重建乳房的时机,可以将其分为即刻重建和延期重建。
即刻重建是指在全乳切除的同时,通过一次麻醉过程完成。主要优点是可以保留乳房原有的重要解剖结构,节省手术费用,患者不会经历失去乳房的痛苦。
延期重建是全乳切除术后的数月或数年后再进行乳房重建。这些患者对乳房重建有明确需求和心理准备,但一般受区的组织条件相对较差,需要多次手术才能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
哪些患者适合乳房重建呢?
因为各种原因准备或已接受乳房切除,或者保乳手术导致乳房明显变形的女性,只要没有严重的心、肺疾病,可以耐受手术创伤,也没有严重的瘢痕体质,预期生存时间长,还有乳房重建的意愿,都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乳房重建。但长期吸烟、肥胖、糖尿病的患者,乳房重建术并发症的风险会增加。
乳房重建术会导致复发率升高吗?
答案是不会。目前的数据显示,假体重建及自体组织重建都不会增加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而且与癌症发病无明显关联。在专科医院的规范治疗下,各种重建手术也很少导致其它辅助治疗延迟,所以不必太过担心。
常颖智建议,对于没有高危因素的女性,进行乳腺早癌筛查的影像学方法包括超声和钼靶检查。通常筛查建议:
35岁以上的女性:可进行每年一次的超声检查作为筛查手段;
45岁以上的女性:可在超声检查基础上,加做一到两年一次的钼靶检查。
而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女性,可考虑加做乳腺核磁作为年度筛查手段。高危因素包括1. 终身患癌率高于20-25%,尤其是BRCA和TP53突变携带者;2. 有明显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3. 胸部区域接受过放疗等。
“施行了乳房重建的乳腺癌患者,她们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相较于未行重建的患者是较低的,这也能帮助她们重获自信,以更良好的心理状态回归家庭并重新融入社会。”常颖智医生说,大多患者不了解乳腺癌治疗,一旦确诊,就害怕会失去乳房。事实上,“一切了之”早已成为过去式。患者不仅可以在化疗、靶向、放疗、手术联合治疗方式下达到治疗获益最大化,并且可以实现肿瘤根治的同时重塑乳房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