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女子胸痛2小时发展到呼吸衰竭,竟是凶险肺栓塞!多学科联手成功救治

起病时仅仅以为是普通的胸痛,凶险型肺栓塞却让34岁的阿珊(化名)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咳嗽、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短短几小时,阿珊就经历了从急诊抢救到手术室取栓的惊险历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多学科团队凭借快速反应与精准协作,最终帮助这位凶险型肺栓塞患者转危为安。

胸痛伴呼吸困难,竟是凶险急症“找上门”

发病的傍晚,阿珊因“上厕所后胸痛伴呼吸困难2小时”被家人送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急诊团队接诊时,阿珊已经出现口唇发绀、四肢冰冷的症状,且其血氧骤降至78%、心率增快、血压下降,一切都预示着病情已经危及阿珊的生命。

急诊科余涛教授团队迅速为阿珊安排了CT肺动脉造影(CTPA),结果显示阿珊出现了左右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多发栓塞,血栓几乎完全阻塞血流!更危险的是,她的左下肢深静脉还有广泛血栓,随时可能再次脱落、加重病情。

女子胸痛2小时发展到呼吸衰竭,竟是凶险肺栓塞!多学科联手成功救治

影像显示阿珊出现了大片肺动脉主干血栓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黄楷教授介绍,肺栓塞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一旦大块血栓阻塞肺动脉,患者死亡率高达30%。而彼时阿珊已经出现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病情极其凶险、生命危在旦夕!

接力与死神赛跑,多学科联手“拆弹”

时间就是生命,医院急诊科、血管外科、影像科迅速集合,为阿珊开启绿色通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李莉副教授介绍,绿色通道包括优先检查、紧急溶栓、精准取栓、精细监护、精准调药等环节,临床专科各司其职,共同打响生命保卫战。

急诊科迅速排查、影像科高效响应,阿珊入院不到30分钟就获得了精准的诊断并接受治疗。医院血管外科黄楷教授团队第一时间就位会诊,当机立断决定在阿珊接受手术前就启动溶栓,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溶解部分肺动脉内血栓,减轻血栓负荷,为手术争取宝贵时间。血管外科黄楷教授团队连夜为阿珊行肺动脉溶栓+取栓术,清除致命血栓;并在术后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拦截下肢血栓“卷土重来”。

术后,阿珊被转入急诊ICU接受进一步监护治疗,余涛教授团队带领EICU团队成员针对阿珊仍存在右心衰竭、肝功能受损、潜在肺部感染、溶栓后出血倾向等问题,严密监测凝血功能与器官损伤,通过输血、抗感染、护肝等综合治疗,稳住了岌岌可危的生命体征,逐一精细化指定治疗方案,阿珊也日渐恢复。

女子胸痛2小时发展到呼吸衰竭,竟是凶险肺栓塞!多学科联手成功救治

阿珊日渐恢复

脱离生命危险后,阿珊在血管外科病房继续住院治疗,血管外科及药学部团队共同为她开展血药浓度监测、抗凝方案精准调药、心肺用药调整等,避免后续发生血栓后遗症和肺栓塞后遗症,确保患者生活质量。

“谢谢你们把我从鬼门关拉回来!”阿珊在生命接力棒的顺利传递下平稳康复,并于术后10天出院。

守护生命每一环,专家提醒不明原因胸痛应及时就医

“从急诊室的争分夺秒,到手术室的精准操作,再到重症监护的全程护航,这是多学科协作下‘教科书’式的肺栓塞急救案例。”黄楷教授介绍,在阿珊的诊疗中,快速诊断、精准治疗和个体化康复环环相扣。

而阿珊的康复不仅得益于先进技术,和医患之间的高度信任,早期识别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咳血)、及时就医亦是关键。

黄楷教授提醒,长期久坐、口服避孕药、吸烟等高危人群,若出现不明原因胸痛或呼吸困难,请立即就医。

如何预防血栓?专家介绍,保持健康的体重和体型;科学合理的运动和放松;定期检查(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应坚持至少1-2年/次的科学体检);40岁以下易栓人群,经专科判断后,强烈推荐易栓基因检测;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饱食、嗜烟酒、久坐久站等)。


2025-04-01 10:27:09浏览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