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故事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患者·故事

用尽全力却尿不出来,新一代骶神经调控系统助患者恢复“排尿自由”与“MR自由”

举报/反馈
2024-05-20 11:17:1739健康网

只需要一键激活“核磁安全模式”,以往只能接受1.5T头部的核磁共振(MR)检查的保留骶神经调控电极植入患者也可以“解锁”3.0T和1.5T全身核磁扫描。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黄海教授及团队成功为饱受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尿频、排尿困难折磨的杨阿姨(化名)植入华南地区首例兼容全身核磁扫描的新一代骶神经调控电极。手术后,杨阿姨终于恢复了正常排尿,令她更加欣喜的是,和传统的调控电极不同,新电极植入后,杨阿姨仍然可以接受3.0T和1.5T全身核磁扫描,这给她未来其他疾病的诊疗带来了更多选择。

手术现场

失控多年,骶神经调控疗法为她纾困

57岁的杨阿姨(化名)患糖尿病多年,最近因为疾病进展,出现了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和便秘的情况:“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一天无数次想上厕所,但每次上厕所都很费力,在马桶上坐着不行,蹲着也不行,肚子使劲用力还是尿不出来,晚上因为频繁起夜整宿睡不着,真的非常绝望!”,杨阿姨回忆道。

偶然在网络新闻上浏览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黄海教授在这方面疾病上有丰富的诊治经验,于是杨阿姨慕名来到黄海教授门诊求医。

在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评估后,黄海教授确诊杨阿姨患上了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由于保守治疗已经无法很好地改善病情,杨阿姨又有进一步治疗的强烈意愿,同时考虑到患者后续极有可能会有磁共振检查的需求,黄海教授建议杨阿姨考虑骶神经调控治疗,并选择新一代可兼容核磁扫描的骶神经调控电极。

完善术前检查后,杨阿姨接受了骶神经调控一期手术治疗,在黄海教授及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新电极植入非常精准,杨阿姨恢复顺利,身心都迫不及待地希望开启自己的新生活。

新一代系统,全身核磁扫描不再是禁忌

和以往骶神经调控(SNM)疗法不同的是,黄海教授为杨阿姨选择的新一代骶神经调控系统不仅恢复了杨阿姨的“排尿自由”,更为她最大程度保护了“MR自由”。“以往,我们团队积极通过骶神经调控疗法去改善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疾病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但始终有一个隐患,就是患者术后只能接受1.5T头部的核磁共振检查,那么其他部位的核磁共振检查怎么办呢?显然,这对于病人后续其他疾病的诊治是非常不利的。”黄海教授介绍道。

为什么核磁兼容非常重要?黄海教授指出,核磁共振检查是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和接受。许多患者需要频繁接受核磁共振检查以确诊疾病并获得对症治疗:高龄患者往往会因为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恶性肿瘤等其他疾病,进行常规核磁检查;年轻患者更有可能在未来因为新患的其他疾病而需要接受核磁检查。对于骶神经调控疗法的适用患者而言,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因为脑部或脊髓的损伤或病变导致的二便障碍,或者在接受脊柱手术、妇科手术、低位保肛手术后出现无法控便控尿的状况,他们通常都在骶神经调控刺激器植入后有很高概率的核磁共振检查需求。目前1.5T和3.0T核磁共振检查在国内应用广泛,因此是否可以全身兼容3.0T和1.5T核磁扫描,对于接受骶神经调控治疗的患者而言至关重要。

黄海教授表示,该院目前应用的新一代骶神经调控全套产品是通过中国药监局、FDA和欧洲CE的三重认证,同时兼容3.0T和1.5T全身核磁扫描的产品,保留了患者在未来接受磁共振检查的权利。同时,搭配新款智能程控仪的使用,患者操作非常简单,只需要一键激活“核磁安全模式”,就可以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在完成检查后,再一键关闭该模式,就能恢复正常的电刺激治疗。此外,新款智能程控仪还可以设置多组刺激程序组,帮助医生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程控治疗方案。

先进疗法,火柴盒大小即可长效守护

团队常规为像杨阿姨这样的尿失禁、排尿困难、慢性大便失禁等排尿/排便功能障碍患者开展的骶神经调控(SNM)疗法,具有微创、可预测疗效、可逆、可调等特点。

黄海教授指出,骶神经调控疗法在国内开展已日趋成熟,分为一期测试和二期手术两部分。像杨阿姨目前接受的就是一期测试治疗,通过测试来判断疗效,如果疗效改善趋势显著即可进行二期植入手术,将火柴盒大小的神经刺激器埋入体内,达到症状长期控制,提高生活质量。黄海教授介绍:泌尿功能障碍类疾病虽不似癌症一样致命,但如不及时就诊,会长久地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对患者的工作、生活、社交更是会造成极大的干扰。不但如此,下尿路问题还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到上尿路——肾脏功能,继而导致更严重的损害。因此,了解疾病,重视疾病,科学治疗至关重要。

(编辑/杨美云 通讯员/黄睿、樊帆 图片/医院供图)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