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全国爱肝日丨长期熬夜、疲惫虚弱......好好休息,别“肝”了!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商昌珍主任医师

深夜的办公室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凌晨的卧室中,手机蓝光映照着无数张疲惫的面庞。当我们沉浸于996的工作节奏或碎片化娱乐时间时,人体最沉默的器官——肝脏,正在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3月18日,是第25个“全国爱肝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商昌珍主任医师提醒,长期熬夜会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是呵护肝脏的关键。

全国爱肝日丨长期熬夜、疲惫虚弱......好好休息,别“肝”了!

强大如它,也会有“绷不住”的时候

肝脏,是人体唯一具有再生功能的实质器官,这个重约1.5公斤的“生化工厂”每天默默执行着500多项生理任务,包括分解毒素、合成凝血因子、调节血糖、代谢脂肪等。令人惊叹的是,肝脏的工作效率极高,在正常工作量情况下,仅需调动1/4的肝细胞就能完成任务。

然而,强大如肝脏,也会有脆弱的一面。由于肝脏的痛觉神经分布极少,即使70%的肝细胞受到损伤,身体也可能没有明显不适,甚至肝功能化验指标仍可能显示正常。这种特性,使得肝病极具隐匿性、早期不易被发现,往往确诊时往往已进入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因此,保护肝脏健康,不能只依赖身体的“报警信号”,而应主动关注,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

长期熬夜,你的肝还好吗?

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有自己的“生物钟”,肝脏也不例外。肝脏细胞中的“时钟基因”调控着解毒、代谢等重要功能。23:00-3:00是肝脏的“黄金修复期”,在此期间,深度睡眠会触发肝脏开启“修复模式”,帮助修复白天受损的肝细胞、清除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毒素。

但是,经常熬夜会打破肝脏的正常“生物钟”,迫使肝细胞在修复期继续“加班”,如同让一台精密的机器不停机检修而持续运转,必然导致故障率升高。熬夜期间,产生的过量脂质过氧化物等代谢产物,会直接损伤肝细胞膜,诱发炎症反应,造成肝细胞损伤。

商昌珍主任医师指出,长期熬夜导致的肝脏时钟基因功能紊乱及肝细胞损伤,可引起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美国肝病研究协会的调研数据发现,经常熬夜人士的肝功转氨酶异常率是正常作息者的3.2倍。

虽然肝脏有着强大的代偿功能,在一定程度内的超负荷运转不会让肝脏表现出“工作”异常,但每一次熬夜,都在悄悄累积肝细胞的损伤。长此以往,肝脏可能从“亚健康”的状态逐渐发展为无法挽回的肝脏功能“罢工”。

养肝正当时,健康生活从今天开始

为了保证肝脏按照昼夜规律正常“工作”,商昌珍主任医师建议大家建立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尽量23:00前开始准备睡眠,最晚不超过00:00进入睡眠状态,以保证有足够的深度睡眠时间,让肝脏规律的开启“修复模式”,完成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毒素的清除。

除了规律作息,合理的饮食结构对肝脏健康亦至关重要。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可以减轻肝脏的代谢负担。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保护肝细胞。

此外,坚持定期运动也是养肝的关键。适量的有氧运动,不仅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还能帮助消耗多余脂肪,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别再让健康“肝”着急。从今天开始,关注肝脏,关爱自己。

(通讯员:房诗婷、刘文琴、黄睿)

2025-03-18 16:15:46浏览5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