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生育率下降,月子中心市场还有得做么?
2024年,上海某均价近20万元的高端月子会所突然跑路;2025年初,某连锁月子中心南京5门店全部闭店;同期常州一月子中心被爆集体跑路……相关事件频上热搜,引发社会对月子中心行业现状的广泛关注。
月子中心“跑路潮”频发,行业加速洗牌
月子中心“跑路”事件并非个例。据统计,近年来,武汉、上海、重庆、成都、福州等城市至少有百余家月子中心突然关门,其中不乏知名高端品牌。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行业竞争加剧、经营成本攀升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2023年新生儿出生率仅为902万人,而2024年出生人口为954万人,出生率为6.77‰,虽然出生人口有所回升,但是整体还是很低。
客源锐减直接导致月子中心市场整体规模缩水。
为争夺有限的客户,部分机构陷入价格战,单月套餐价格从平均5.8万元骤降至2.3万元,但低价策略并未带来长期盈利,反而加速了资金链断裂风险,最终导致部分机构“关门跑路”。
尽管市场整体收缩,但并非所有月子中心都陷入困境。39健康了解到,在行业洗牌过程中,缺乏医疗资源、服务标准化不足的中低端机构可能进一步被淘汰,而具备医疗背景、提供个性化护理的医养结合型机构展现出强劲的抗风险能力,甚至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
祈福产后康复中心经理张秀芳告诉39健康,祈福产后康复中心依托三甲医院广东祈福医院的医疗资源,其入住率持续保持高位,2025年7月前的房间已基本订罄。“现在的客户非常关注医疗团队资质、感染控制体系以及产后康复的专业性,我们的优势在于能提供医疗级护理,因此即便市场整体下滑,我们的需求仍然旺盛。”
行业分化加剧,医养结合型机构成“香饽饽”
张秀芳透露,生育率下滑,客户在选择月子中心时会愈发谨慎,专业医疗支持、规范的服务流程和可靠的应急处理能力,成为妈妈们选择中心的重要标准。
二胎妈妈Amy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大宝出生时她入住了深圳一家高端月子中心,中心环境、服务都很好,但缺乏有医疗背景的专业护理团队,每周只是退休医生查房1次;所谓“英式育儿体系”,不过是月嫂经过短期培训学习的碎片知识。月子期间宝宝发烧、自己则遭遇哺乳期乳腺炎,月子中心都无法处理,多次往返医院把她折腾得身心疲惫。二胎来临时,她优先考虑医疗级中心,综合对比广深多家机构,最终选择了祈福产后康复中心,享受到24小时的专业医疗服务,当二胎宝宝出现过敏性湿疹时,儿科医生及时处理,避免病情恶化。
“行业正在经历大浪淘沙,只有真正具备专业能力和优质服务的机构才能存活下来。”张秀芳说。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择月子中心时,除了关注价格,更应考察其资质、医疗支持及口碑。而月子中心要做的,不再仅是产后休憩驿站,更要承担起医疗风险防火墙、家庭关系调解室、科学育儿启蒙站的多重社会功能。如何将专业医疗护理与人性化服务有机结合,正成为母婴行业发展的新课题。(通讯员:潘增丽,图片:医院提供)
副主任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全科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儿童专科 全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四川省成都市通锦桥路3号
二级 综合医院 民营
广东阳江市北绣路7号(北山公园正门左侧)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22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伊春市伊春区繁荣西路170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景东县景屏镇北川路8号
二级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碧云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