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一家三口先后患肠癌!姐姐刚去世,弟弟查出肠息肉数百枚也是晚期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一区护士长陈晓琼发布了一条朋友圈,消息让人痛心:

29岁,肠癌晚期

字字扎眼

这种疾病发病早、会遗传、能致命,从出现异常到癌变有近10年时间,有数次翻盘的机会,也可以通过现代医学技术阻断致病基因遗传,但容易在日久经年中消磨人们的警惕

一家三口先后患肠癌!姐姐刚去世,弟弟查出肠息肉数百枚也是晚期

听到这句话,医生让他马上做肠镜,发现数百枚息肉!

朋友圈中的提到的小儿子,即29岁的小秦(化姓),他近日到中山六院结直肠外科一区周家铭副主任医师处就诊。小秦自述1月前大便不成形,每天排解大便1-2次,此前也有类似的情况。这在消化道疾病中是相对轻微的症状。周家铭继续询问家族史,听到一句话,他面色凝重。

“我母亲在10年前患有结肠癌,我的亲姐姐因为结肠癌去世了。”

“高度怀疑是家族性腺瘤型息肉病(FAP),马上去做肠镜!”

在肠镜检查时,医生看着屏幕,觉得“眼花缭乱”,密密麻麻的肠息肉有数百枚!

随后的病理结果提示,小秦确诊结直肠多发息肉病,其中多枚较大息肉已经进展为腺癌,且CT显示肝脏有异常结节,考虑癌细胞转移,已经到了晚期,仅切除肠道病变对生存意义不大。目前小秦在肿瘤科进行化疗,希望能将肿瘤缩小转化,创造手术机会。医护对此都感到很痛心。

一家三口先后患肠癌!姐姐刚去世,弟弟查出肠息肉数百枚也是晚期

(肠息肉——癌前病变——肿瘤)

一家三口先后患肠癌!姐姐刚去世,弟弟查出肠息肉数百枚也是晚期

(CT下显示肝脏转移)

周家铭介绍:“家族性腺瘤型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以胃肠道,特别是结直肠中出现大量腺瘤性息肉为特征。其由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PC)的胚系突变引起,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男女患病几率相等。FAP患者如果不进行治疗,几乎都100%会在40岁之前发展为结直肠癌,且每个FAP患者的子女都具有50%的概率患病。”

同样的疾病,不一样的命运,根源或许在此

说到FAP,周家铭对另一个家族印象深刻。当时,正在就读临床医学专业的小陈(化姓)长期便血,开始以为是痔疮,用药后无改善,到我院行肠镜检查,发现肠内遍布息肉,经询问,家中父亲患结直肠癌,大概35岁就去世了。

比较幸运的是,因为发现得早,还没有癌变,小陈接受了手术治疗,已经完全恢复正常生活。他也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劝说家人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三年后,小陈的二姐确诊结直肠癌,但经历了手术和化疗后恢复健康,还生育了两个孩子,家庭幸福和乐。小陈的大姐至今无该方面的异常情况,仍坚持每年进行胃肠镜检查。

最近,小陈接受基因测序,果然APC基因结果提示存在突变。

周家铭指出:“FAP通常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开始出现症状,大多数患者在20-30岁之间确诊。

预防性手术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早期接受预防性手术的患者通常有更好的预后。已经有研究的长期随访显示,25岁前接受手术的患者,其70岁时的累积生存率为75%,而25岁后接受手术的患者,这一比率降至50%。所以我们建议该类患者在成年后就可以进行手术,一来这个时候的身体机能比较好,恢复得快,二来降低了癌变的风险。”

早期干预能有多早?可以从胚胎就开始!

周家铭提醒:“对于已经发病的患者,手术是改变命运的最好办法,而且对于术后患者,也要进行长期的跟踪随访。患者的后代应考虑尽早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及早敲响警钟。”

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李晶洁副主任医师介绍,随着生殖医学的发展,现在已经可以利用三代试管婴儿中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单基因病技术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Monogenic Disorders,PGT-M),帮助患者阻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的基因传递,从而有效避免困扰家族的遗传疾病向下一代遗传。生殖医学中心也接诊过类似的患者案例,并且成功阻断了疾病基因的传递。

PGT-M的核心原理是在胚胎植入母体之前,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胚胎的遗传物质,识别出携带致病基因的胚胎。这样,只有那些不携带特定遗传疾病基因的健康胚胎才会被选中用于子宫内植入,从而阻断遗传病的传递。

在治疗中,胚胎学家在实验室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胚胎至囊胚期,从每个胚胎中取出少量细胞进行遗传学检测。在胚胎形成5-6天后,通过PGT-M技术检测细胞样本,识别出不携带特定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的胚胎。选择健康的胚胎移植到母体的子宫内。从而实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的阻断。

一旦发现任何症状,及早就医干预,还可以通过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及时阻断致病基因传播。总之,虽然FAP是与生俱来的宿命,但却是人定胜天可以改变的命运。

(通讯员:张婷婷 戴希安 简文杨 图片:医院提供)

2024-11-01 16:15:56浏览3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治疗骨质疏松注射用药有哪些
治疗骨质疏松可以注射的药物包括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唑来膦酸注射液、依降钙素注射液、地诺单抗注射剂、特立帕肽注射液等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 1、鲑鱼降钙素注射液 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属于一种单链的、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多肽类激素药物,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可以促进骨骼的重吸收,从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 2、唑来膦酸注射液 唑来膦酸注射液属于一种非甾体类的抗骨吸收抑制剂,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可以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也可以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对于骨质疏松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遵医嘱适当增加药物剂量。 3、依降钙素注射液 依降钙素注射液属于一种钙调节剂,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可以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也可以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骨质破坏。 4、地诺单抗注射剂 地诺单抗注射剂属于一种骨吸收抑制剂,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可以用于治疗绝经后的骨质疏松。 5、特立帕肽注射液 特立帕肽注射液是一种合成的多肽激素,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用于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还可以用于治疗性腺功能减退性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地进行运动锻炼,例如打太极、散步、医疗保健操等,同时在饮食上多吃富含钙元素的食物,例如鸡蛋、牛奶、大豆等,如果患者症状严重,建议患者立即到医院进行救治,防止病情加重。
任守臣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小儿家庭必备9种常用药
小儿家庭必备9种常用药有哪些这一说法不准确。小儿家庭必备常用药有布洛芬混悬液、小儿感冒颗粒、川贝止咳糖浆、蒙脱石散等。在使用药物的时候需要先咨询医生,不可私自盲目用药。 1、布洛芬混悬液 布洛芬混悬液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主要成分是布洛芬。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当小儿出现发热的情况时,并且体温超过了38.5摄氏度,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退热治疗。 2、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感冒颗粒属于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有广藿香、菊花、连翘、地骨皮、白薇、薄荷等。可以起到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当小儿风热感冒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小儿感冒颗粒进行治疗。 3、川贝止咳糖浆 川贝止咳糖浆属于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有川贝母、前胡、桔梗、陈皮、甘草。可以起到宣肺气、散风寒、镇咳祛痰等作用。当小儿患有风寒感冒出现咳嗽的现象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川贝止咳糖浆。 4、蒙脱石散 蒙脱石散属于一种止泻药物,会在肠道内形成一层保护膜。可用于食物中毒、肠道感染等原因导致的急性腹泻。也能够用于肠道感染性疾病、小肠吸收不良等原因引起的慢性腹泻。当小儿因为上述几种原因出现腹泻的情况时,可遵医嘱使用。 除了备以上几种药物以外,也可以备健胃消食片等药物。
陈筱婷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盲目吃靶向药物有什么危害
盲目吃靶向药物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神经系统损伤等危害。1、胃肠道不适靶向药物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如果患者盲目服用靶向药物,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2、皮肤过敏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并且对靶向药物中的成分过敏,盲目服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皮疹等过敏反应。3、肝肾功能损伤由于靶向药物需要经过肝肾进行代谢,如果盲目服用靶向药物,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损伤,从而引起肝区疼痛、黄疸等不适症状。4、骨髓抑制靶向药物是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如果患者盲目服用靶向药物,可能会导致骨髓抑制,从而引起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等不适症状。5、神经系统损伤部分患者在服用靶向药物后,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损伤的情况,例如头晕、头痛、嗜睡等,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昏迷的现象。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不可以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在用药过程中,患者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进食小米粥、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以免影响病情恢复。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