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李立(化名)今年36岁,在一家公司当中层管理,是家里的顶梁柱。去年年底的员工体检显示他的肺部存在多个结节,其中有一个最大的体积为5mm*6mm、其他结节里最大的体积为3mm*3mm,报告最后显示不排除肺部非典型腺瘤性增生、肺部原位癌。
检查结果上的癌字令李立十分害怕,怀疑自己患上肺癌的他去了当地一家医院就诊,一位年轻的医生在看到他的报告后,直接告诉他要尽快切除。这让李立觉得十分诧异,当即提出了质疑,不是8mm以上的结节才考虑切除吗?医生直接无话了,李立感觉不对劲,赶紧换了一家医院。
之后去的医院,医生建议他先定期随访个1~2年再看情况,不用着急手术,可能是良性的结节。但李立还是放心不下来,辗转找了多个朋友帮他引荐了一位肺部专家,专家看到他的情况后也建议先观察,口服消炎药看看情况,三个月后的复查结果显示为炎性结节,根本就不是肺癌,李立这才放下了心。
不少人在查出肺结节后,第一反应就是自己要患癌了,其实二者完全不能画等号,90%以上的结节都是良性的,无需过多处理。
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主任方文涛医生是胸外科的权威专家,每年可进行近千台的手术。他认为,第一次发现结节的人可以不用慌张,也不要着急手术。要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进行跟踪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出现异常变大、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增加等情况,才考虑进行手术。
一、每年做近千台手术,给肺结节患者3个忠告
这位几乎每天都在做手术的医生说:外科医生最忌讳“沉浸”在手术里,手术本身并不是医生的目的,治病救人才是医生的使命。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方文涛医生给肺结节患者以下三个忠告。
1、坚持定期随访,重要且必要
手术量不能作为医生追求的目标,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做出最合适的诊疗手段。对于第一次查出纯磨玻璃结节的患者,无需进行任何的治疗,只需要定期随访即可。一般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没有变化的话则可以将复查区间延长至1~2年。
2、避免过度治疗,别轻易开刀
随着诊疗手段的提升,临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肺结节患者,这些患者中很多都无需进行手术。医生需要准确对患者体内的早期病变进行区分,哪些需要进行手术、哪些不需要,而不是盲目过度治疗。
3、开完刀,并不等于结束治疗
进行完肺部手术后,患者还需要经历漫长的恢复过程,术后的患者都需要学会深呼吸、爬楼梯,帮助恢复心肺储备功能,有助于康复。
二、如何判断肺结节是不是肺癌?这两种要当心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熊曾表示,肺结节并不是疾病的称呼,而是影像学的术语,是指肺组织上出现了较小、局限性、不规则的组织。想要判断肺结节是否为恶性,需要进一步进行病理学诊断。
临床上确诊肺结节的患者中,仅有1~2%的患者病理学检验为恶性,90%以上的结节为良性的,无需特殊的处理。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冯兴提醒,当发现体内存在2种结节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一是结节>8mm,且边界不清楚、分叶状、边缘毛刺,或结节内有血管穿行等特点。在复查过程中结节有异常变大,实性成分增多的情况。
二是结节很小,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不断变大,则要警惕有肿瘤的风险,要及时进行手术。
三、体内有肺结节的人,4种“发物”要少碰
“发物”是中医里的一个概念,是指会诱发、引发、助发某些疾病发生或导致现有疾病加重的食物,建议罹患肺结节的患者,尽量少吃这几种发物。
高碘食物:碘含量较高的食物大量摄入容易促进结节快速发展,日常要尽量少吃。
酒精:酒精是明确的一类致癌物,进入体内后会对激素等产生不良影响,还会给肝脏、口腔黏膜等造成损伤,促进病程发展。
高雌激素食物:这类食物进入体内后会导致结节的发展速度加快,建议日常尽量少吃,如蜂王浆、大豆等。
高脂肪食物:这些食物进入体内后容易导致胃肠道消化功能受到影响,还有一定风险会促进结节生长加速,导致病情恶化。
体检中查出肺结节后,不要过于担心,大部分结节都为良性,在医生指导下定期随访即可。
参考资料:
[1]《一年做了近千台手术的医生,想对肺部结节患者说》.肺诊网.2019-04-25
[2]《2毫米肺结节3年后变肺癌!医生提醒:这2种肺结节一定要当心!》.健康时报.2023-08-05
[3]《一张常见“发物”一览表,生病时该怎么忌口终于清楚了》.生命时报.2018-06-0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副主任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全科
河南肾病 肾病综合征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河南肾病 肾病综合征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泰州市西仓路354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当涂县北门
二级 康复院 公立
湘阴县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双牌县紫金中路23号
二级 妇幼保健院 公立
深圳市坪山新区坑梓办事处龙田南路6号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本部: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东区:北京市通州区翠屏西路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