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女孩佳佳(化名)脖子上挂着两个巨大肿物,四年来,已从鹌鹑蛋大小慢慢长成鹅蛋大小,不仅让她饱受异样目光的困扰,更时刻威胁着她的生命。近日,她终于在珠江医院甲状腺肿瘤中心专家团队的帮助下摘除了这一“定时炸弹”,原本灰暗的未来重新点亮了希望之光。

小小姑娘 脖子挂着两颗“大鹅蛋”
佳佳今年九月即将踏入六年级。早在四年前,佳佳脖子两侧各长了一个鹌鹑蛋大小的包块,医院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当时大小为3*2cm,医生建议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考虑到佳佳年幼且没有明显不适,家长担忧手术可能对她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选择了保守治疗,并定期复查。

术前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肿物不听话地缓慢生长……今年七月,当佳佳来到珠江医院甲状腺肿瘤中心首席专家、甲状腺外科主任李强教授门诊就诊时,这两个肿物已经长到鹅蛋大小。经检查,佳佳再次确诊为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气管受压,不排除患甲状腺癌的可能,同时气管严重受压,颈部气管最窄处仅剩4mm,随时可能因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必须进行手术治疗解除压迫。
全院会诊 多科室准备协同作战
情况紧迫,李强主任当即先予以药物治疗,以缩小颈部肿块,减少气管压迫,同时组织全院大会诊,邀请医务处、小儿血液科、麻醉科、儿童重症医学科、影像诊断科、胸外科、输血科等多个科室专家进行病例讨论。
经过全面评估,专家们发现佳佳不仅患有巨大甲状腺结节,还伴随有卡梅综合征,佳佳全身多处多发性血管瘤。该病发病率低,凝血功能异常,这无疑增加了术前准备的难度和术中的风险性。

李强主任为佳佳查体
为确保手术安全,佳佳在术前接受了小儿血液科杨丽华主任团队的专业治疗,有效改善了凝血功能;同时,麻醉科张鸿飞主任、张庆国副主任以及儿童重症医学科陶少华主任团队也做好了充分准备,特别是准备了ECMO设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精细手术 保护功能还兼顾美观
8月27日上午10时,李强主任带领团队,为佳佳进行甲状腺手术。
手术过程中,医生们面临诸多挑战:巨大的甲状腺肿物血供丰富,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损伤颈部大血管或甲状旁腺;同时,患者年龄小,甲状旁腺较成人更难以识别,进一步加剧了手术难度。
如何做到既完整切除肿瘤,又最大程度减小伤害,既保留功能,又能同时隐蔽伤口?
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李强主任术前早已设计出成熟的方案:巧妙注入示踪剂,使重要器官清晰显像,从而成功保留了甲状旁腺。肿瘤紧邻喉返神经,手术稍有不慎将影响说话发音,然而巨大肿物压迫气管,常规的喉返神经监测气管导管难以留置,且术野暴露有限,针对这一情况,李强主任“另辟蹊径”,将喉返神经探针直接放置在双侧的环甲肌上,有效检测并保护了喉返神经,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手术中
考虑到佳佳年纪尚小,李强主任精心设计手术切口位置及长度,选择弧形横切口,在确保手术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提升美观度。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手术顺利完成,困扰佳佳多年的肿瘤被完整切除,切除的肿瘤直径达15cm,病理显示为甲状腺滤泡性癌,中央区未见淋巴结转移。后续还将在甲状腺肿瘤中心及小儿血液科进行综合治疗。目前,佳佳已转回普通病房,甚至迫不及待看起了书,期待早日重返校园。
甲状腺结节 儿童发病恶性风险高
数据显示,甲状腺结节在成人中多见,儿童少见。儿童触诊发现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0.2%—0.5%,超声发现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1.5%—1.8%。但李强主任提醒,儿童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虽然低,但结节的恶性风险更高,复发更频繁。如果是良性疾病,预后一般比较好。
李强主任提醒广大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甲状腺结节或肿块,务必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切勿因拖延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通讯员:罗喻文 韩羽柔 图片: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