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阿伯肩痛剧烈,竟是痛风“惹的祸”!医生解读痛风的发病原理与治疗

陈先生今年62岁,得了糖尿病5年,平时血糖控制一般。1个月前做家务时突然出现右肩关节疼痛,自我怀疑是肩关节炎发作,认为休息一下就好,故而没有重视。没想到过了1周后,肩痛又发作了,这下陈先生就紧张起来了,做了几天理疗,关节痛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愈加严重,连抬手都费劲,陈先生意识到情况不妙,害怕是糖尿病引起的关节病变,立马来到医院就诊,医生安排陈先生住院进一步系统检查。

主管医生针对陈先生的病情,很快安排了生化、肩关节平片等相关检查,抽血结果发现陈先生的血尿酸水平高达509umol/L,而平片发现肩关节处有一个高密度影,陈先生服用普通的止痛药后肩关节疼痛缓解似乎不明显。

根据治疗痛风多年的临床经验,主管医生认为不能排除痛风性关节炎,安排了针对该疾病特异性很强的检查——双能CT。检查结果很快锁定病因,从图1可以看到右肩关节多处绿色标记的物质,原来罪魁祸首就是那藏在关节深处的尿酸结晶!这已经不是第一例发生在肩关节的痛风了。通过调整抗痛风药物后,陈先生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阿伯肩痛剧烈,竟是痛风“惹的祸”!医生解读痛风的发病原理与治疗

图1 肩关节双能CT

痛风已成为现代病,任何关节都可能发生,危害真不小

现代社会,由于饮食的多样化及运动的匮乏,不少人体检时发现血尿酸不同程度升高,最新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达13.3%,而三分之一左右的高尿酸人群会出现痛风发作。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痛风性关节炎的好发部位一般为大拇趾,另外还有足背、足踝、膝关节等。

痛风发作起来的滋味,可以说是印象深刻,在痛风早期发作,疼痛可能不会很剧烈,但随着时间推移,尿酸结晶在关节里不断堆积,造成关节不同程度畸形,痛风发作起来的疼痛感会越来越剧烈。

据文献报道,肩、髋、脊柱等关节由于血运丰富、关节液酸碱度较高,尿酸结晶难以沉积,因此不容易出现痛风,但庞大的痛风预备队,使得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关节部位出现多样化。这些部位的痛风报道较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同学科的医生对痛风认识不深,双能CT普及不广泛,可能造成了较多的误诊误治。

合并有高尿酸血症和肩颈疼痛的人不在少数,肩关节处发生的痛风性关节炎的概率,可能是被低估了。文献描述尿酸结晶沉积在肩关节,可造成继发性韧带损伤或钙化等,导致治疗难度大,治疗效果较差,早期的识别并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特别重要。

痛风管理在路上

为做好痛风患者诊断、鉴别及管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痛风与骨代谢疾病亚专科联合放射科开展双源CT关节痛风能谱分析技术。关节双能CT是能无创检出并清晰显示痛风结节的影像检查,对于合并有高尿酸血症的肩关节疼痛查因,不失为一种首选的排查。当然,肩关节的痛风引起的疼痛也要与肩关节的其他病变如肩周炎、类风湿关节炎、韧带损伤等疾病相鉴别。

朋友,当您的血尿酸长期升高,出现单侧肩关节或者是其他关节的严重疼痛,不妨去内分泌痛风专科就诊,不要漏诊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治疗的五个误区

误区1:痛风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很多人都有,吃点止痛药就好了。

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常常合并有其他代谢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中危害较严重的是一种叫做尿酸性肾病的疾病,一旦合并有肾病,反复吃止痛药很容易引起肾功能恶化,肾功能变差进一步会加剧痛风的发作,造成恶性循环。

误区2:降尿酸药物会伤肝伤肾,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

长期的高尿酸血症、痛风石会引起肾脏损伤,而降尿酸药物固然有引起肝功能异常的风险,但概率很低,在严密的监测下,这些不良反应一旦发生,通过积极的处理,是可以及时止损的,不必过多担忧。

误区3:只要不吃海鲜,痛风性关节炎就不会发作。

高尿酸血症最主要的病因是肝脏代谢尿酸的酶活性不足或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减弱,引起尿酸在血液中蓄积,而饮食对高尿酸血症的贡献,最多只有20%。因此我们说,单纯控制饮食很难把较高水平的尿酸降下来。

误区4:非布司他是治疗痛风的神药,一定能管住痛风发作。

有些人吃了非布司他后血尿酸仍然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可能是肾脏的尿酸转运蛋白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肾小管过多重吸收尿酸,引起了高尿酸血症。如果服用非布司他效果不佳,不妨查一下痛风/高尿酸血症风险相关基因检测,实现痛风的精准治疗。

误区5:痛风不需要长期吃药,尿酸降下来就可以。

痛风的规范诊治非常重要,切不可自行停药,否认容易引起关节炎反复发作,肾脏受损等,得不偿失。

痛风患者生活的五点注意事项

1. 痛风套餐少相会:海鲜、啤酒、烧烤这些痛风套餐,尽量不吃或者少吃。

2. 红肉内脏要远离:动物嘌呤比植物嘌呤更容易引起尿酸升高,摄入红肉、内脏及相关加工产品的频率以每周不超过两次为宜,可以正常食用蘑菇、花菜、菠菜等食物。

3. 锻炼减重是标配: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控制体重,减少痛风发作。

4. 果汁啤酒不贪杯:少喝含果糖的饮料,少喝啤酒,少喝老火汤。

5. 牛奶咖啡来帮助:每天摄入250ml的牛奶可使男性患痛风的风险降低50%,低脂牛奶、酸奶、咖啡对于降低尿酸都有一定帮助。

2024-08-15 17:50:57浏览7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慢阻肺是一种什么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显著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这种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且无法完全逆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必要时可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吸烟是导致慢阻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害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导致气道净化能力下降。同时还会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进而促进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长期暴露于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也会导致气道和肺实质的慢性炎症,增加慢阻肺的发病风险。慢阻肺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时可能仅在清晨或夜间有轻微咳嗽,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全天咳嗽。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呈脓性痰。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之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遵医嘱规范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同时,可在家中备置制氧机,必要时进行长期氧疗,以改善缺氧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慢阻肺发烧怎么回事怎么办
慢阻肺通常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烧一般是指发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热可能是急性加重期、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急性加重期 如果患者处于疾病的急性加重期,也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呼吸困难、咳痰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溶液等药物来治疗。 2、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如果身体抵抗力比较差,可能会受到细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出现发热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来治疗。 3、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微生物感染、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等导致,起病前往往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等,之后可突然出现持久而严重的咳嗽,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炎症就会蔓延至整个支气管,从而引起发热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片、枸橼酸喷托维林片等药物镇咳。 4、肺脓肿 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多发于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患者会出现咳嗽、咳黏液痰或黏液脓性痰的症状,当合并厌氧菌感染时,患者还可能出现咳恶臭痰的症状。如果此时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影响,就可能导致体温升高。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克林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可前往医院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的一类疾病。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反复咯血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炎症因子不断刺激机体可能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溴己新片、氨苄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前往医院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平时患者可进行适当的运动,例如慢跑、打羽毛球、跳绳等。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慢阻肺断气前1天的征兆有哪些
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通常没有慢阻肺断气前1天征兆的说法。慢阻肺断气前1天的症状,主要包括神志改变、极度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心力衰竭等。 1、神志改变 常表现为嗜睡、昏睡、昏迷,或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如胡言乱语、表情淡漠、精神亢奋、有寻衣摸床等。 2、极度呼吸困难 慢阻肺患者在临近死亡时通常会出现极度呼吸困难的症状。这包括张口呼吸、叹息样呼吸等现象。此外,由于呼吸功能受损,患者很可能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等呼吸系统相关问题。这种情况常常是患者即将死亡的重要信号。 3、呼吸衰竭 患者最主要的症状,首先是明显的咳嗽、咳痰、喘息,以及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紫绀,全身或口周、肢端发紫,是体内缺氧的表现。 4、肺性脑病 最主要的表现,可以是谵妄、说胡话、昏迷。 5、心力衰竭 右心功能的衰竭主要表现为下肢的水肿,甚至全身的水肿、颈静脉的怒张、食欲下降等。如果患者的病情发展到这个阶段,随时都是有生命危险的。 建议慢阻肺的患者在诊疗中积极配合医生,当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治疗,达到延长生命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以免延误病情。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慢阻肺加重期怎么治疗
慢阻肺加重期一般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氧疗、呼吸机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是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出现加重、急性发作的情况。患者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咳嗽、咳痰、喘息、痰量增多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避免剧烈运动,同时也要戒烟戒酒,远离二手烟,有助于控制病情。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可以扩张支气管,改善气流受限的情况。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可以抑制炎症,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3、氧疗 患者可能会出现低氧血症,如果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通过氧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氧分压,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 4、呼吸机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难以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时。患者可以通过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方式来维持正常的呼吸,以免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呼吸衰竭、休克等。 5、手术治疗 病情严重的患者,如果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患者可以通过肺减容术、肺移植术等相关的手术进行治疗,对于疾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王慧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慢阻肺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阻肺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呼吸运动训练、有氧训练、咳嗽和排痰训练等。慢阻肺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主要与气道、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 1、呼吸运动训练 呼吸运动训练有缩唇呼吸锻炼法和膈肌呼吸锻炼法。第一,缩唇呼吸锻炼法。缓慢用鼻深吸气,然后撅起嘴唇做吹笛式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每次10分钟,每天3~4次。此方式可减缓呼气速度,避免气道在呼吸时塌陷,有助于换气量的增加。第二,膈肌呼吸锻炼法。取卧位或坐位,全身放松,经鼻吸气,从口呼气,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前,吸气时尽力挺腹,也可用手加压腹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一般吸气2秒,呼气4~6秒,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呼吸频率保持在7~8次/分钟,每日2~3次。这种方法有助于加强机体的膈肌活动,并增加肺通气量。 2、有氧训练 有氧运动可促进患者心肺耐力的增加,改善患者易喘或呼吸困难的问题。包括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锻炼方法,训练强度不宜过大,自感呼吸困难稍严重时即停止,每周3~4次。每次训练时间至少要15~20 分钟。运动前10~15钟使用气管扩张喷雾剂可以缓解运动诱发的气短、喘息症状。 3、咳嗽和排痰训练 有效的咳嗽和排痰训练可以避免积痰造成后续的并发症。正确的做法是身体尽量坐直,深吸气后,用双手按压腹部,身体稍向前倾斜20~45度,连续咳嗽,咳嗽时收缩腹肌,用力将肺部深处的痰液排出。可以将咳嗽训练与体位的变动、胸部叩拍和雾化吸入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更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方法联合治疗,可以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心肺功能。在进行康复治疗时,应遵循早期、联合不同方法及个体化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有计划的、切实可行的康复方案。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哮喘和慢阻肺的区别是什么
慢阻肺指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病原因不同、临床症状不同、发病年龄不同、预后不同、并发症不同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1、发病原因不同哮喘通常是由于接触过敏原或者是冷空气刺激所引起的,会导致支气管出现炎症反应。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常是由于长期抽烟或者是吸入有害的物质所引起的,会导致气管或支气管的结构以及功能出现异常。2、临床症状不同哮喘的患者在发病时可能会出现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而且还会伴有发热的情况。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在发病时可能会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全身症状,比如身体消瘦、乏力等。3、发病年龄不同哮喘大多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起病,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多在老年患者中发生。4、预后不同哮喘的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一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不会对正常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则会出现呼吸衰竭的现象,甚至会危及生命健康。5、并发症不同哮喘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还有可能会并发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还有可能会并发自发性气胸、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