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天气变化,突发心梗怎么办?心血管医生教你科学“救心”

9月29日,是第25个世界心脏日,主题为“心行合一”,旨在倡导公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健康意识,共同推进全球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防控。心脏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据统计,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2023年推算现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数达3.3亿,其中患有冠心病的人数达1139万。2021年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135.08/10万,农村为148.19/10万。

广州中医药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团队表示,目前,中国城乡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总体呈上升态势。因此,规范化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提高公众对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不可忽视。

一、胸痛中心快救命

胸痛中心不是一个科室,是院前急救、急诊科、心血管科、重症医学科、心电图室、影像科、检验科、介入科等多个相关科室共同合作建立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天气变化,突发心梗怎么办?心血管医生教你科学“救心”

建设胸痛中心,旨在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规范、标准、高效、快速的救治链条,确保患者在“黄金救治时刻”内获得有效救治,降低胸痛患者的病死率。

胸痛中心最大的特点是开通“绿色通道”,将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无缝连接,第一时间救治急性胸痛患者,无需先挂号、无需排队等候、无需先缴费后救治,并且急性胸痛患者的各项检查都是优先进行,整个就诊流程高效、省时、省力。

二、牢记“两个120”

急性胸痛是指颈部及以下与上腹部之间突然发生的疼痛、胸闷、气短、肩背痛、压榨感、紧缩感或者难受,可以持续或间断反复发作。胸痛的程度也与疾病的轻重程度不完全一致,关键是要识别高危胸痛,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和张力性气胸,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最为常见。一旦出现胸痛,牢记“两个120”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和抓紧120分钟的黄金救援时间,尽快到达胸痛中心接受专业救治,减少心肌梗死并发症及猝死等不良事件发生。

三、胸痛患者如何自救

1. 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接线员您的准确位置,说明自己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

2. 保持房间门开放状态,在最靠近门的位置平卧休息,以便急救人员达到后第一时间发现自己。

3. 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血压不低者),有条件者可以口服阿司匹林。切记不可随意服用药物,可在120指导下用药。

4. 尽力舒缓情绪,耐心等待,切勿自行前往医院。

天气变化,突发心梗怎么办?心血管医生教你科学“救心”

四、旁人如何协助胸痛救治

1. 安抚患者,让患者平卧休息。

2. 如患者出现意识丧失,有经过心肺复苏训练的人员在场时,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3. 如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施救者可根据情况尽快进行AED电除颤。

天气变化,突发心梗怎么办?心血管医生教你科学“救心”


五、心梗发生后,应及时手术开通血管

心梗发生后,及时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每拖延1分钟,就会有无法估量的心肌细胞死去。患者若能在120分钟内得到治疗,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心梗患者的预后会大大改善。否则,生命可能将受到威胁。

1. 就近治疗时间就是生命,急性心肌梗死不同于慢性病,一定要第一时间到达最近的医院接受治疗,不能舍近求远。

2. 胸痛患者挂急诊胸痛患者看病切记挂急诊科,急诊科可以开启绿色通道,实现一站式服务,胸痛中心全程为胸痛患者保驾护航。

3. 及时手术,不要犹豫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包括药物溶栓、冠脉介入治疗和冠脉搭桥手术。其中,最有效、快速的治疗措施是进行冠脉介入治疗,通过血栓抽吸、药物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开通闭塞血管,恢复心肌供血。当医生建议行心脏介入手术时,不要犹豫,及时接受冠脉介入治疗。

天气变化,突发心梗怎么办?心血管医生教你科学“救心”

 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对比图

六、心梗预防有方法

1. 定期进行体检

定期体检,能够及早发现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脂等隐患,及时治疗,才能降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风险。

2.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适当运动,特别是进行有氧运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充分休息,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3. 控制危险因素,“三高”共管降压、降脂、降糖,应达到要求的目标值,并持续达标。部分人群需规范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4. 注意天气变化,防寒保暖。我国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季高41%。季节变化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增多,猝死的机率也大大增加。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一旦发生胸痛,千万不要犹豫,不要讳疾忌医,应即刻前往胸痛中心快速诊治。

(通讯员 蔡银河  安俊停)

2024-09-30 09:09:57浏览6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子宫内膜癌B超准确率是多少
宫内膜癌B超准确率受病情阶段及多种因素影响。早期病变局限时准确率约为80%~90%,中晚期病变范围扩大,准确率可能会降至60%~75%。但检查者经验、患者肥胖程度等因素也影响结果,且B超无法明确区分内膜增生与癌,存在漏诊可能,需结合多种检查综合评估。在子宫内膜癌早期,如果患者处于较好的身体状态,通过B超检查可以发现子宫内膜增厚的情况,此时准确率较高,可能达到80%~90%。这是因为早期病变相对局限,B超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子宫内膜的异常变化。然而,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此时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如腹部包块、消瘦等,同时病变范围扩大,与周围组织的界限变得模糊,这会导致B超检查的准确率有所下降,可能只有60%~75%。但除了病情严重程度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B超检查的准确率。例如,检查者的经验和技术水平、患者的肥胖程度等。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解读B超图像,而患者的肥胖可能导致超声波衰减,影响图像质量。此外,B超检查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不能明确区分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对于一些早期病变或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可能会出现漏诊。对于怀疑患有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多种检查方法的综合评估。除了B超检查外,还可以结合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分段刮宫病理检查、宫腔镜检查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子宫内膜癌。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症状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包括阴道排液、腹痛、腹部包块、全身症状等。对于子宫内膜癌,建议女性要重视自身健康,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特别是有家族病史、长期服用雌激素等高危因素的人群。1、阴道排液:部分患者会有阴道排液的表现。在疾病早期,可能只是排出少量的稀薄的白色分泌物或带有少量血丝的液体。随着病情发展,如果肿瘤发生感染、坏死,阴道会排出大量脓性或脓血性液体,并且伴有恶臭味。2、腹痛: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腹痛症状可能不明显。当癌肿侵犯到子宫肌层、浆膜层或者周围组织时,患者会出现下腹部隐痛或坠胀感。如果癌组织堵塞宫颈口,导致宫腔内的血液或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引起宫腔积血或积脓,就会出现较为剧烈的下腹部胀痛或痉挛性疼痛。3、腹部包块:当子宫内膜癌发展到一定程度,子宫可能会因其生长而增大,患者有时可以在下腹部触摸到包块。尤其是在膀胱充盈时,包块可能会更加明显,包块质地较硬,活动度一般较差。4、全身症状:到了子宫内膜癌晚期,由于肿瘤的生长消耗大量营养物质,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消瘦、乏力、贫血等恶病质表现,还可能伴有发热症状。如果癌细胞发生转移,转移到不同的部位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转移到肺部会出现咳嗽、咯血,转移到骨骼会出现骨痛等。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若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子宫内膜癌形成几年绝经正常
子宫内膜癌的形成与绝经时间之间通常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一般无法确定子宫内膜癌形成后几年绝经是正常的。然而,从医学角度来看,大多数女性在45至55岁之间绝经,这是正常的绝经年龄范围。绝经时间通常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和多种影响因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关,而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会显著下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绝经时间的早晚并非子宫内膜癌的直接诱因,而是与女性的整体健康状况、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子宫内膜癌与绝经时间相联系,更不能据此判断绝经时间的正常性。除了绝经年龄外,还有其他多种因素会影响女性的绝经时间。例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状态可能会增加女性晚绝经的风险。此外,长期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有家族遗传史等因素也可能对绝经时间产生影响。这些因素通过影响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从而间接作用于绝经过程。针对子宫内膜癌和绝经时间的问题,建议女性关注自身健康,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特别是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女性,如晚绝经、肥胖、糖尿病等情况,更应加强监测和筛查。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和身体健康。对于已经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规范的治疗和随访。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子宫内膜癌做什么检查能查出来几级
子宫内膜癌可以通过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等检查方法进行综合性诊断。如果怀疑为子宫内膜癌,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治疗。1、妇科检查:妇科检查是初步筛查的重要环节,包括视诊和触诊。医生通过观察外阴、阴道和子宫颈的形态、色泽,以及阴道分泌物的性状,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触诊则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了解子宫、附件等盆腔器官的质地、大小、活动度及有无压痛等。这些检查虽不能直接确诊子宫内膜癌,但可为后续检查提供线索。2、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评估子宫内膜癌的范围和分期中发挥重要作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可观察子宫内膜厚度、肌层浸润情况等,是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盆腔MRI是首选影像学检查,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及肌层结构,明确病变大小、位置及侵犯深度,还可观察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CT扫描则对中晚期病变的诊断价值较大,可评估病变侵犯子宫外的情况。3、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子宫内膜活检可通过吸取活检、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下活检等方式获取组织样本,明确病变性质。病理报告会详细描述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等特征,从而进行分级。子宫内膜癌的分级通常分为三级,G1为高分化,恶性程度低;G2为中分化;G3为低分化,恶性程度高。针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可能需要辅助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等。例如,对于术后疼痛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等药物缓解症状。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随访,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