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讯·北京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医讯·北京

“市民体验医院一天工作”活动系列报道

举报/反馈
2009-08-23 08:14:0039健康网

  [走进北京积水潭医院]

  市民刘艳霞——昨晚我应邀参加了卫生局组织的“医院工作一日体验”活动,下午6:30我准时来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的急诊科,在这里急诊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着。

  通过亲身体验,我感觉这里的医护人员太辛苦了,创伤骨科的苏大夫和小儿骨科的一位大夫都是从早上八点一直上到晚上十点。可能是暑期的原因,这里的病人格外多,这里的大夫特别辛苦,他们看完病人,还要到手术室给病人做处理,回来还要看诊室等候的病人,孩子的哭闹,家长的焦急让他们都没有时间擦擦额头的汗。

  在电梯里,我们遇到一位连着工作27小时的手术室医生,他脸色有些苍白,神情有些疲惫,是呀,他们也是人,他们也需要休息。

  在急诊手术室,小儿骨科的病人较多,有位家长看着自己的孩子迟迟不能手术,于是对医生说话很不礼貌,但医生的大度让我感动:“你前面有四个手术患儿,每个孩子都是宝儿,现在关键是先给孩子手术,治疗孩子的伤,请您理解我们。”

  创造和谐社会的今天,医患关系也需要和谐,需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医护人员真的很辛苦,说他们无私,说他们奉献我觉得一点都不为过。

  [市民代表在北京天坛医院手术室观看开颅手术]

  在手术室内零距离观看国内顶级专家进行开颅手术,这是很多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北京市卫生局近期邀请百位市民到20家医疗机构体验一日医生工作,8月17日,北京天坛医院手术室首次向市民代表开放,安排5位市民代表零距离观看神经外科专家张俊廷主任医师手术,体验做一天神经外科医生的感觉。

  ■亲眼看“张一刀”做开颅手术

  8月17日清晨6点50分,家住北城的康桂云女士等5位市民代表一大早赶到北京天坛医院。康桂云女士兴奋地说:“早就知道天坛医院开颅手术特别棒!有个‘张一刀’——大专家张俊廷,我今天太有幸了,我要亲自眼看张主任做开颅手术。”

  按照常规,早晨7点,康桂云女士等5位市民代表跟着张俊廷主任一起参加英文学术活动,8点钟交班、逐一查看病区的所有患者。9点40分张主任进入手术室做手术,康桂云等3位市民轮流进入到手术间内零距离观看。“我们就不进去了,在这屋子看视频就成了。”在手术室示教室内,另两位面对开颅手术有点却步。

  “这位患者的肿瘤长在蝶骨嵴位置,有鹅蛋大小,算是巨大肿瘤了,你们现在看到的是张主任在显微镜下正在剥离肿瘤和脑组织。肿瘤太大了,要分块切除。”现场,神经外科副主任医生王江飞向“观众”讲解,“剪刀;海绵;棉条;……”张主任聚精会神地端坐在显微镜前,挺直腰板,双手不停地剥离、剪切、止血,并吩咐助手密切配合。

  “张主任的手要这样长时间平端,身体一动不动吗?”“是的,手术进行多长时间,张主任这个姿势就要保持多长时间,显微镜下,不能有丝毫的偏离和闪失。”面对这样精细无比的手术,市民发出感叹:“听说像这样的手术,张主任一天要做三四台,还要查房、出门诊,真是需要超常的毅力和体力。”

  “你们就吃这样的饭呀?我以为你们手术医生吃的饭像国外那种自助餐呢?不可思议,我吃不下去。”市民代表李小姐惊讶地询问。做完第一台手术后,张主任与大家一同吃午饭。“因为你们来,这午饭已经不错了,我们神经外科手术医生不能吃饱,包括早饭也不能吃太多,吃得太多容易犯困,我们上手术要保持最佳精神状态。特别注意不能多喝水,因为手术时间长,手术中不能上厕所。”简单地吃了几口,张主任又上了第二台手术。

  可能是因为太紧张的缘故吧,午饭后3位市民代表在手术室都出现了头晕、头痛症状,工作人员陪同他们到外面休息。

  ■体会到“医者父母心”真正含义

  下午3点,下了第二台手术,张主任出专家门诊。这里已经有33位患者等候就诊。患者和家属都是慕名前来的,张主任耐心细致地解答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来自河南的王女士给她90多岁的老母亲咨询病情,流着泪走出诊室,激动地说:“虽然我母亲的病不能做开颅手术了,但是遇上这么好的专家,解释这么到位,我们母亲终生无憾了。”来自天津的三位家属轮番反复向张主任咨询同一个问题,张主任不厌其烦地说明,康女士和李小姐在一旁听得实在不耐烦,气得走出了诊室,异口同声地说:“他们实在太不懂事了,张主任这么累,他们太过分了,我们太心疼张主任了。”张主任饿着肚子看完最后一名患者已是晚上8点半。

  市民代表感动不已,张先生说:“以前只认为医生是一门技术性工作,穿着白大衣,带着听诊器。通过跟张主任一天的工作有了深深的体会,医生的工作太辛苦了,他们不仅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而且还懂得心理学、社会学,全方位地理解病人。他们一天要超负荷地工作十几个小时,医生太敬业、太神圣、太高尚了。张主任对病人和家属太好了,在他身上我们体会到了‘医者父母心’的真正含义,他不愧是排名第一的首都十大健康卫士。”

  张俊廷主任平和地说:“做医生,这都是应该做的,我不算辛苦,年轻的医生才辛苦呢,他们下了手术还要写病历、查房,只要我不回家,他们都不走。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这支队伍中的每一员都是这么做的。”

  8月18日早晨,一同参加体验的鲜女士给陪同的工作人员发来短信:“从周四接到电话到昨晚兴奋得睡不着觉,再到今天,我第一次被医生深深地打动了,张主任的人格魅力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希望,作为一名普通的市民,或者是一名未来的患者我谨代表我自己向张主任以及天坛医院再次说一句,您辛苦了,也真心地希望张主任注意身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刘婷)

2/2下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