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广东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就医·广东

患者五问中山一院 如此服务何以为三甲?

举报/反馈
2009-08-18 08:59:0039健康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全国知名三甲医院,医院雄厚的医资、资金投入自然是其他医院没法比的。但是既为三甲医院,医院的疗效、收费、服务、环境,软硬件设施必须让患者满意才可,但是此院的服务实在令人难以恭维。到医院看完病以后,让我对三甲医院彻底失去了信心,连最起码的服务都无法做好,谈其它似乎也没任何必要。”近日,39健康网接到网友投诉:“患者五问三甲医院 如此服务何以为三甲?”以下为网友分享的看病经历,以及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服务提出的质疑。

  质疑一:排两次长队才成功挂号 医院的挂号指南在哪里?

  早就听说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很牛,要到医院挂号看病非常难,必须早去排队才可。有了好友的善意提醒,早上六点钟便起床,洗刷完毕立即奔往公交车站,好在公交车上人并不多,交通也较为通畅,七点十分顺利抵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到达医院门口,看见一门口上写有挂号字样,便直接阔步迈入。一看,挂号窗口前,已经排满了很多人,便立即找了一个队伍开始排了起来。初略地估算了一下,前面大约有二十余人。苦苦的等啊,终于轮到自己可以挂号了。但是挂号人员问自己:“门诊病历带了没有?”答曰:“没有。”去分诊台买张病历再来挂号吧,顺着挂号人员手指向的方向,看到了分诊处的分诊台。

  首次到医院看病,自然不了解医院看病流程,没想到第一次就遇上了这样难堪的事。自认倒霉吧,新手上路自然会走很多冤枉路。于是,花了一元大洋买了一张门诊病历,填写完基本资料后,已过去了很长时间。反正这么多人挂号,索性四处逛逛,多了解点信息。不出意料,果然收获不少,发现了“专家出诊时间表”,找到星期五皮肤科专家,卢念祖,就挂他的号吧。在医院一楼晃了一圈以后,发现挂号窗口右侧竟然还有咨询处。不过离挂号窗口那么远,谁会去注意?没有注意到咨询台,如何问怎样挂号?

  在医院一楼晃了一圈后,回到挂号窗口继续排队,时钟定格在7点50。等待N久过后,终于轮到我了,心里那个兴奋,主动地递上门诊病历,口中说道:“我要挂皮肤科卢念祖教授的号码”。挂号人员则回答:“卢教授今天不出诊。”我问“那为何专家教授出诊表上说卢教授今日上午出诊。”“卢教授只在星期四才出诊。”后来在挂号人员的推荐下,挂到了皮肤科离休专家的号。至此,挂号花去将近一个小时才成功挂号。

  网友困惑:我不求挂知名专家的号,只求挂一个能为我看病,普通门诊也可以的医生,但是为何花了那么长时间?就因为我是个新手,我第一次来医院挂号吗?为何医院没有设立挂号指南,咨询台和挂号窗口隔几十米,怎么咨询?专家出诊时间表与实际出诊专家也不相符,放在那里只是一个摆设么?

  如果仅仅因为第一次看病,我便要排两次队才能挂号我有责任,但是医院为何没有挂号指南?抑或是有?(反正我晃了很久,没有看见。)那又在哪个角落了,为什么不放在明显的地方呢?希望以后看病的新手能吸取教训。

  质疑二:老教授亲自领挂号病历 分诊处业务太繁忙?

  挂好号后,准备乘坐电梯上五楼。发现竟然有50余人在等待两部工作的小电梯(后来发现,某角落处还有其余大电梯)。一看人如此之多,索性走手扶电梯吧。手扶电梯却只能走到四楼,转了一圈,找到了安全通道,走上五楼。来到老专家门诊分诊处,两名分诊人员被几十人包围。踮起脚尖,观察很久,终于弄清楚此处流程。先将门诊病历放到挂号专家指示牌下,等待分诊人员分诊。站了很久,终于交上了门诊病历,等待着被被叫号了。

患者五问三甲医院 如此服务何以为三甲?
 
等待分诊人员叫号


  无意中发现分诊人员无论怎样输入号,电子显示屏中也不能显示出来。分诊人员急得满头大汗毫无办法,于是有人提议,重启电脑吧。遵命重启电脑,输入号码依然在电子显示屏上无法显示。患者在旁边焦急地等待着“挂号人员修理好挂号系统”。终于病友耐不住了,跑去电脑前面检查。一看,键盘上数字键灯熄灭着,立即按下NumLock键,“挂号系统”便恢复正常,如此小的一个错误却让分诊人员忙了近10分钟。

  患者等着是敢怒不敢言,然而老教授们可不愿意座在办公室里发呆。于是乎,六七十岁的老专家来到分诊台,亲自收走了几份门诊病历。然而,在分诊台处,场面依然十分混乱,有患者手举门诊病历找护士,有患者俯首寻找专家指示牌,而挂号分诊人员则在各教授门诊病房来回穿梭送门诊病历。

  网友困惑:5楼大多是六十岁以上的离退休专家,专家能坚持来看病本身便是一种无私付出,然而分诊人员无序地工作却让专亲自来分诊处领取病历?分诊处人员一时半会忘记按键盘上的数字锁定键情有可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而,现场混乱的场面却让我异常纳闷。分诊人员工作时间一定很久,但是效率之低下让我吃惊,也会让离休专家教授无奈,更会让广大患者浪费大量时间。

  质疑三:门诊处方开药不能超过5种 多拿药需再次挂号?

  在候诊处等候将近2个小时,终于挪了个地,来到了就诊处,并尾随着另两位患者进了医生办公室。其中一对从四川来的母子俩与医生的谈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医生问:“四川来的?家里经济条件怎样?”母子:“挺不错的。”后来,医生检查了一下,说皮肤没什么大碍,便开了几盒药。此时、母子问道:“能不能多开几盒药?这小孩皮肤经常会有毛病。”医生回答:“这恐怕不行,除非你再去挂张专家号,我才能再为你开几盒药。”母子觉得很不解,医生答道:“四川来的也不是很远,你就在这边多玩两天吧,只当是带着小孩游广州了的。下周一也是我坐诊,你挂我号,到时候再给你开几盒。”后来,母子略带失望地离开办公室。

  为何不能多开几盒药?带着这个问题咨询了医生,医生用手指了指张贴在办公桌旁边的一张通知单,说道“医院规定,一张处方不能开药超过五种,”“并且同一种药物开药过多也是不允许的”。听完解释,恍然大悟,意识到这只是医院针对8月1日广州门诊报销病历而采取的对应举措。后来,医生也仅仅在我处方上开了四种药物。

  网友困惑:8月1日,广州医保规定普通门诊用药也可报销,8月6日,医院便发布通知:要求医生严格控制开处方药,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医生不能多开药,但是患者的病需要治,于是采取另外一种办法——再挂专家号一次,医生便可在新处方上开药,又没有违背院方规定。善意的医生想到了“好办法”,无奈的患者只好再次挂号、等待分诊、等候就诊,甚至排队划价交费、排队取药。原本一次便能领取的药物,现在需要两次,只因院方的新通知。而院方的做法则是源于广州医保的新规定?

    下页更精彩:划价人员看不懂医生处方?(多图)5问中山一 如此服务何以为3甲

1/3上一页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