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2021年基层糖尿病管理专项之健康控糖行动启动会在京顺利召开

2021年3月30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承办,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2021·基层糖尿病管理专项之健康控糖行动”启动会在北京举办。

为促进我国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全科医生服务能力,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对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执业、待遇、职称评定等多方面提出了众多扶持政策。“十四五”规划再次提出了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目标,要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水平。

穿着蓝色衣服的人描述已自动生成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专业能力处负责人王婷露主持讲话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超过1.29亿,排名全球第一,但只有不到16%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糖尿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已成为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基层糖尿病管理专项行动是面向基层全科医生开展的糖尿病管理规范化培训,旨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基层慢性病诊疗管理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健康守门人”,共同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据了解,2020年全年,已有2,200多名首席医师参与培训了30,800名全科医师,超过66,000例血糖不达标的患者获益。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实施15个专项行动,明确将糖尿病防治行动列为15项重大专项行动之一,并提出针对重点人群,给出相应指导建议及应对举措。这对基层的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开展的“基层糖尿病管理专项之健康控糖行动”,是一个推进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需求为目标,为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能力保障的专科规范化专项能力建设项目。对于健全慢病防治体系、完善医疗服务网络、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织牢分级诊疗体系网底、深化改革、明确基层功能定位、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夯实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基石起到了推动作用。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杨爱平表示,专项行动自实施以来,我们借鉴国家继续医学教育供给侧改革所确立的一套体系化的新型培训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断地提升培训的精准化,实效化。经过3年的努力,专项进展顺利,并初见成效。一是有效提升了基层全科医生糖尿病防治管理能力;二是对专项试点城市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有效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三是有力促进了当地基层家庭医生签约率和群众满意度的提升;四是逐步建立齐了基层糖尿病病例数据库。

同时通过规范糖尿病病例管理,还进一步提高基层全科医生糖尿病的管理技能和水平,进一步强化医生对患者的后期随访等相关工作。通过项目实施,培养一批擅长慢病管理、技能精湛、服务优质的基层专病诊疗医生,提升了基层全科医生糖尿病诊疗能力,及防控管理水平。

2021年基层糖尿病管理专项之健康控糖行动启动会在京顺利召开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杨爱平介绍专项成果

作为项目公益支持方,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表示:今年是胰岛素发现一百周年,这一发现让糖尿病不再是不治之症。诺和诺德将持续引进创新药物,携手合作伙伴,搭建“改变糖尿病”的健康生态系统,提升公众认知和糖尿病诊疗水平。

图形用户界面, 应用程序, Teams描述已自动生成

项目负责人杨茜就2021年项目背景、项目内容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据介绍,2021年项目将在天津市、河北省、江苏省等省(市)继续组织开展,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培养1,000名首席医生,并以前期培训过的学员为主,继续在社区卫生机构开展病例分享,教育更多的基层全科医生,提升基层医生糖尿病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会上,天津市卫健委基层卫生处处长郭宜鹏进行了经验分享,介绍了专项培训在基层慢病管理中的重要性,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院长沈洁作为专家代表,针对“如何培养接得住的基层守门人”进行了介绍,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详细介绍了社区糖尿病管理的经验,首席医生代表广东省广州市车陂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廖午诞医生分享了项目如何帮助基层医生提升了专项能力,使得更多基层糖尿病患者获益。

来自各省(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处项目负责人、项目专家代表、参训学员、以及基层医生等共计约3,000人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了此次会议。

2021-03-31 11:30:07浏览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卵巢宫外孕的症状有哪些
卵巢宫外孕患者通常有腹痛、停经、阴道出血、腹部包块等症状,建议育龄女性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1、腹痛:这是卵巢宫外孕最主要的症状,多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当发生流产或破裂时,会突然出现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胚胎在卵巢内生长,可能导致卵巢膨胀,包膜紧张,当包膜破裂时,血液刺激腹膜,可能引起疼痛。2、停经:多数患者有6-8周的停经史,但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停经史,将不规则的阴道出血误认为是月经。停经是由于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抑制了卵巢的排卵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3、阴道出血:宫外孕可能使妊娠囊无法获得足够血液供应,导致胚胎组织发育不良或死亡,胚胎死亡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发生剥离,可能引起出血。常表现为不规则的点滴状出血,颜色暗红或深褐,量少,一般不超过月经量。4、腹部包块:当卵巢宫外孕未发生破裂时,可在腹部触及包块。包块质地较软,边界不清,有压痛。随着病情发展,包块可能逐渐增大。卵巢宫外孕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包块破裂。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另外,治疗后要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血β-HCG水平和超声检查,了解恢复情况。如有腹痛加剧、阴道出血增多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宫外孕最明显的征兆多久会出现
宫外孕最明显的征兆通常会在怀孕后的5至8周左右出现,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受到受精卵着床位置、患者自身的敏感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一般情况来看,宫外孕的征兆显现时间大多集中在怀孕后的5至8周。在这一阶段,随着胚胎在异常位置的发育,其体积逐渐增大,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和刺激也随之增强,从而导致一系列明显的症状。这些症状包括但不限于腹痛、阴道流血、停经以及可能伴随的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腹痛通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若胚胎着床于输卵管且继续生长,可能导致输卵管破裂,此时腹痛会突然加剧。阴道流血则主要是由于胚胎死亡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剥脱所致,流血量一般少于月经量,呈点滴状,色暗红或深褐色。然而,宫外孕征兆的具体时间并非固定不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受精卵着床位置是影响征兆显现时间的关键因素。若受精卵着床于输卵管峡部等血管较为丰富的部位,由于血供充足,胚胎发育可能更为迅速,征兆出现的时间也可能相应提前。反之,若着床于输卵管壶腹部等血管相对较少的部位,胚胎发育速度较慢,征兆出现的时间则可能推迟。其次,患者自身的敏感度也会影响征兆的显现时间。部分患者对疼痛等刺激较为敏感,可能在胚胎刚开始发育时就能感受到明显的症状。而部分患者则可能对疼痛等刺激相对不敏感,直到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才出现明显的症状。对于疑似宫外孕的患者,应尽早就医进行血HCG测定、B超检查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宫外孕,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洁性生活,积极预防和治疗生殖道感染,以减少宫外孕的发生风险。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宫外孕早期有什么症状、反应
宫外孕早期症状主要体现在腹痛、阴道出血、停经、恶心呕吐等方面。了解这些症状,对于及时发现宫外孕、保障女性健康十分关键。1、腹痛:腹痛是宫外孕早期较为常见且突出的症状。多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这是因为受精卵在输卵管等部位逐渐生长,使输卵管膨胀、牵拉周围组织导致。随着病情发展,若发生输卵管妊娠破裂,会突然出现一侧下腹部撕裂样剧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疼痛还可能蔓延至全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2、阴道出血:宫外孕患者常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现象。出血量一般较少,呈点滴状,颜色暗红或深褐,少数人出血量可能较多,类似月经量。出血原因是胚胎死亡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发生剥离。这种阴道出血往往会被误认为是月经不调,但通常月经周期和出血量与正常月经有差异。3、停经:多数宫外孕患者会有停经史,一般停经时间在6-8周。但也有部分患者因阴道不规则出血,可能会忽视停经这一症状,或者将阴道出血误以为是月经,从而延误诊断。所以,有性生活的育龄女性,即便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也应考虑怀孕及宫外孕的可能。育龄期女性若有性生活且月经周期出现异常,同时伴有上述症状,应高度警惕宫外孕的可能。一旦怀疑,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进行血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超声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宫外孕做手术打孔需要全麻吗
宫外孕做手术打孔即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宫外孕腹腔镜手术一般需要全身麻醉,因为能让患者无意识,消除紧张疼痛,还可以使肌肉松弛,利于手术操作;但是对于病情轻、手术范围小且患者能耐受时,也可考虑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不过需严格掌握适应症等,而且要密切监测。通常情况下,宫外孕腹腔镜手术通常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这是因为腹腔镜手术需要借助腹腔镜等精密器械在腹腔内进行精细操作,而全身麻醉可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完全无意识状态,从而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疼痛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此外,全身麻醉还可以使患者的肌肉松弛,为医生提供更好的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然而,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患者病情较轻、手术范围较小且患者能够耐受局部麻醉时,可以考虑采用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等方式进行手术。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且需要在严格掌握麻醉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前提下进行。此外,即使采用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以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建议患者应充分了解手术和麻醉的相关知识,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情绪。此外,在手术前,患者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麻醉方式和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患者还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以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