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首部关注肺癌患者摇滚音乐舞台剧亮相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

11月12日,中国首部关注肺癌患者生存状态摇滚音乐舞台剧——《爱是免疫力》于“世界肺癌宣传月”之际,在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精彩上演,拉开了“中国肺癌患者关爱行动”广州站的序幕。该活动由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和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联合主办,礼来中国支持,旨在为肺癌患者传递希望、勇气和力量,用爱点燃生命之光;同时呼吁全社会给予肺癌患者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关爱。

作为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的官方指定节目,《爱是免疫力》为来自全国各康复会的会长代表、肿瘤领域内的专家、医生以及来自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的癌症会员、媒体等共计350人进行了公演。主办方还邀请了肺癌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开设科普讲座,以“免疫治疗开启晚期肺癌治疗新时代”为主题,分享肺癌治疗领域的新趋势。

《爱是免疫力》讲述了一位曾经无数次帮助癌症患者的普通人,在罹患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后的心路历程和生命故事。该剧的成功上演来自于包括协会、康复会、患者组织、医生、企业以及肺癌患者和家属在内的多方努力的结晶。主办方希望借此为与病魔勇敢抗争的癌症患者带来一丝暖意,同时也让社会大众看到癌症患者身上“与癌共存”的坚韧和积极乐观向上的“正能量”。

首部关注肺癌患者摇滚音乐舞台剧亮相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
▲“中国肺癌患者关爱行动”广州站现场合影

超过一半癌症患者发生抑郁,抗癌之路从心出发

近年来,癌症已被广泛定义为一种身心疾病。罹患癌症后,许多患者在承受躯体症状折磨的同时,还被心理问题所困扰。一项3497例中国成人焦虑及抑郁调查研究发现,癌症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病率分别为49.7%和54.9%,显著高于没有癌症的成人(18.4% 和17.5%);对于癌症的治疗和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对于癌症患者的治疗不应只聚焦躯体症状,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随着治疗手段和理念地不断更新,针对癌症的整体目标不仅局限在提高癌症生存率,也应使患者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管理委员会主席史安利教授表示,“这些年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携手社会各界力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关爱癌症患者的科普教育以及公益活动,希望给予癌症患者更多的支持和力量,帮助他们走过人生的至暗时刻,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首部关注肺癌患者摇滚音乐舞台剧亮相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主任委员

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管理委员会主席史安利教授

肿瘤免疫治疗为生命续航 肺癌慢病化成为可能

肺癌是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种类,且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而晚期NSCLC患者,如果没有特定的驱动基因,其3年生存率非常低,仅不到1%。肿瘤免疫治疗问世后,至少有17%~18%的患者有可能长期生存。

“在晚期肺癌中,我们从过去的化疗到靶向治疗再到如今的免疫治疗,已经完全改变了肺癌的治疗格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尤长宣教授表示,“针对肺癌有多种新的治疗方案,带来了很好的疗效。目前,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已经成为驱动基因阴性患者一线标准治疗之一。随着免疫治疗的不断创新和突破,如创新PD-1抑制剂的问世,为这部分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让肺癌的慢病化成为可能,肺癌患者可以‘带癌生存’,‘与癌共舞’,活出精彩人生。”

首部关注肺癌患者摇滚音乐舞台剧亮相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尤长宣教授

点燃生的希望 传递爱的力量

作为中国首部关注肺癌患者生存状态的摇滚音乐舞台剧,《爱是免疫力》以真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家属的心路历程为创作蓝本。《爱是免疫力》的表演嘉宾有癌症患者、志愿者、患者家属、也有医生,他们代表了中国近千万的癌症患者群体和他们的身边人,用信念点燃生活的希望,坚韧绽放生命的风采。

“在当前疫情下,能有这样的一场触动人心的剧目演出,这对我们癌症患者来说是精神的盛宴,也是情感的疏导和释放。”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郭莲有常务副会长感触道:“正如《爱是免疫力》的主题歌所唱,‘这是开始,不是结束!’癌症击不垮我们,只要积极接受规范治疗,勇敢乐观面对,终能扛过人生的严寒。”

首部关注肺癌患者摇滚音乐舞台剧亮相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

▲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郭莲有常务副会长

2020-11-13 15:13:14浏览21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徐文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饮食调护原则是什么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通常是指2型糖尿病,此类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遵循控制总热量、少量多餐、均衡营养、避免暴饮暴食、适量摄入含糖量低的食物等原则。1.控制总热量:建议每天摄入的总热量要小于消耗的总热量。如果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大于消耗的总热量,则会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病情恢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减少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肥肉、动物内脏等,并且还要注意限制盐的摄入量,以免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2.少量多餐:由于此类患者的胰岛功能受损,所以容易出现饥饿感,可以采取少量多次进食的方式进行缓解,比如每顿饭少吃一些,一天多吃几顿,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吃得太饱,否则也有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从而影响到身体健康。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治疗。3.均衡营养:平时还要注意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瘦肉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而且也不会对病情造成不利的影响。4.避免暴饮暴食:在患病期间,还需要避免暴饮暴食,规律进食,避免一次性食用过多食物。5.适量摄入含糖量低的食物:对于部分血糖波动不大的患者,可以在两餐之间适量食用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苹果、梨子、草莓、樱桃等,但需注意不宜过多,因为大量摄入也会转化为葡萄糖而使血糖明显增高。此外,务必完全避免酒精摄入,因酒精可能影响血糖稳定,同时,建立定期监测血糖的习惯至关重要,可通过家庭血糖仪或专业医疗检查,确保血糖水平在健康范围内。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2型糖尿病掉头发严重
2型糖尿病掉头发严重主要是由于体内血糖水平控制不良所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再配合日常管理改善症状。2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升高的一种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消瘦或体重减轻等症状。 1、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掉头发严重的患者应遵医嘱服用格列苯脲等磺酰脲类、二甲双胍等双胍类、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噻唑烷二酮类、阿卡波糖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DPP-4抑制剂等药物控制血糖。此外,2型糖尿病掉头发严重的患者可遵医嘱适当使用非那雄胺、螺内酯等药物改善脱发的情况。必要时,还可以选择外涂米诺地尔进行治疗。 2、日常管理 2型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管理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避免接触二手烟。患者需要低盐饮食,无并发症时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宜过高,伴有肾脏疾病或高血压的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应相应减少。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进食黄瓜、绿豆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延缓糖类吸收,并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低糖的食物如火龙果、猕猴桃、草莓等。患者运动前后要加强血糖监测,运动量大或激烈运动时应建议患者及时调整饮食及药物治疗方案,以免发生低血糖。定期糖尿病监测,有利于判定并掌握病情控制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使病情获得最佳控制。有利于改善2型糖尿病掉头发严重的情况。 2型糖尿病掉头发严重的患者还需注意平日的生活养护,注意保护头发,避免在洗头时过度挠抓头皮等,以免加重脱发的情况。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一型糖尿病吃什么药效果好
一型糖尿病指的是1型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而且在临床当中这种疾病的病发率也变得越来越高。一般情况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磺胺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1、胰岛素 因为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患者体内自身抗体与抗原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从而出现胰岛素分泌减少或不足。所以1型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上最常使用胰岛素。 2、磺脲类 常见的药物有格列本脲片、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等,药物服用之后能够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磺脲类药物受体相结合,可以促进胰岛素的释放,从而能够达到降糖的作用。 3、双胍类 双胍类药物也是治疗糖尿病不可缺少的药物,目前在临床当中最常用的双胍类主要包括了苯乙双胍和二甲双胍等。双胍类降糖药适用于2型糖尿病和运动疗法未达标者,但年龄>65岁、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疾病患者禁止服用,以免增加肝脏、肾脏负担。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该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小肠黏膜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这类药物包括伏格列波糖胶囊、阿卡波糖片、米格列醇片等,需要遵医嘱用药。 5、胰岛素增敏剂 主要口服降糖药物包括噻唑烷二酮类和双胍类药物,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还能改善血脂、提高纤溶系统活性、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等。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治疗,而是注意做好血糖监测,进行综合全面的调理治疗,才可让血糖平稳降低。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身体越来越瘦是什么原因
1型糖尿病患者身体越来越瘦可能是由于胰岛素缺乏、药物作用、胃肠功能紊乱、运动量减少、肝功能损伤等原因所导致。 1、胰岛素缺乏 1型糖尿病通常是由于遗传、病毒感染等原因所引起,由于胰岛素缺乏,无法有效控制血糖,导致血糖持续升高,患者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如果患者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导致身体越来越瘦。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药物进行治疗。 2、药物作用 患者通常需要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如果患者不按时注射胰岛素,或者是注射胰岛素之后没有按时吃饭,就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糖水平升高。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注射胰岛素。 3、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通常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等原因所引起,由于胃肠功能紊乱会导致胃肠道消化和吸收能力减弱,使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无法被人体吸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进行治疗。 4、运动量减少 患者如果日常运动量减少,会导致摄入的热量无法消耗。建议患者适当进行运动,如游泳、慢跑等,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有助于减肥。 5、肝功能损伤 肝功能损伤会导致肝脏的代谢功能下降,使肝糖原的合成减少。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以免加重肝功能损伤的情况。 另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检查明确病因后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